书城亲子家教孩子这样教才对
15432000000018

第18章 17 好孩子不是打骂出来的——别动不动就打骂孩子

我们或许都遇见过这样的80后父母,孩子调皮了,犯错了,或者做了一些令他们不满意的事情,他们就会动手打孩子,并责骂孩子。这种不正常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们反思。

长期生活在打骂之下的孩子真的能成为家长心目中理想的好孩子吗?好孩子需要从小对他严格管教,但严格管教不等于犯了错就要挨打挨骂。好孩子不是打骂出来的,别动不动就打骂孩子,有方法的父母不打不骂也能调教出好孩子。

父母打骂孩子,往往是出于一时冲动,却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使孩子产生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比如,喜怒无常、焦虑不安、犯罪、性格怪癖、偏激等等。打骂孩子决不能获得教育孩子的良好效果。这一点,迄今尚未引起广大80后家长的重视和认可。

《中国青年报》的记者曾就“孩子挨打”问题做了一次随机性问卷调查。被调查的一百名家长中,除一名家长外,都有过打孩子的经历,被调查的一百名孩子中没挨过打的只占12%。“打”是孩子有缺点、犯错误时采取的极端措施。家长们认为,由此可起到威慑、惩罚、警示作用,目的在于教育。然而,这种手段的应用,孩子的反映如何?效果怎样呢?从调查来看,结果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由哭泣喊叫的反抗方式,过渡到无所谓和沉默的反抗方式,所以,教育的效果是“有时管用,有时不管用”,以至“越来越不管用”了。

晨阳是家中的独生子,爸爸妈妈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然而,刚刚10岁的他却非常喜欢玩电子游戏,经常厌学、逃学,不好好学习。为此,爸爸妈妈没少打骂他。但是,晨阳对父母的打骂却已经麻木了,每次不管父母怎么打骂,他就是不吭声,依旧我行我素。

一天下午,读小学三年级的晨阳无精打采地回家了。一到家爸爸就问他:“阳阳,听你们老师说前两天的考试成绩单已经发下来了,你这次考得怎么样啊?”晨阳因为考试之前没有复习好,所以考得非常差。他犹犹豫豫地把成绩单递给爸爸。爸爸一看成绩单,就气不打一处来:“你说说你这次怎么考这么差?你看看邻居家的小明,同样在一个班学习,可人家每次考试都拿第一。你再看看你的成绩,你怎么这么笨?真给我丢脸!”

听到爸爸严厉的批评,晨阳不敢吭声,便低着头站到一旁。看到他无精打采的样子,爸爸越说越生气,便随手拿起身后的扫把狠狠地往他身上敲。

一下,两下,三下……一顿痛打之后,晨阳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妈妈下班后,知道晨阳考得不好,又把他臭骂一顿。

其实,晨阳这次没考好是有原因的,可是父母却不给他解释的机会,这令他很伤心。联想到平时父母总以打骂的方式对待自己,晨阳更伤心了,连晚饭都没有吃。

在爸爸妈妈的打骂教育中,晨阳逐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在学校不喜欢和人交往,连老师都说他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了。

日常生活中,这种打骂孩子的事情经常发生,事实证明,这种教育方式是不妥的,也是收效甚微的。专家指出,家长打骂孩子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家长打骂孩子会让孩子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也容易使孩子产生仇视、攻击等心理问题,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创伤,严重摧残孩子的身心健康,不仅不会促使孩子成才,还可能会酿成家庭悲剧。

打骂孩子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被称为家庭教育的痼疾,这种痼疾不但会给孩子带来身体上的疼痛,还会给孩子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孩子为了逃避这种痛苦,会被迫遵从父母的旨意,变得没有主见,没有自信,成为一个自卑、自弃的人。

尽管如此,许多80后父母,尤其是那些文化层次低的父母,仍然奉行“不打不骂不成器”的陈旧的教育观念,时常以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给孩子的身心带来极大的创伤和危害。可到头来回报他们的却是:一个越来越差、越来越令人失望的孩子。

好孩子不是打骂出来的,别动不动就打骂孩子了,看看成功的家长是怎么做的。

球王贝利受全世界很多人喜欢,但极少有人知道,贝利还是孩子的时候曾有段时间染上了抽烟的坏毛病,经常瞒着父亲偷偷地跑到外面抽烟。

有一次,贝利正和一群朋友抽烟,被父亲碰见了,贝利本以为会挨揍,至少也得被父亲臭骂一顿。可是,他的父亲却很平静地对他说:“你在踢球上有些天份,但如果你有抽烟喝酒的习惯,到时候就没有足够体力坚持在90分钟内保持最佳状态,这事还是你自己决定怎么办吧。”更出乎意料的是,父亲说完又掏出几张仅有的钞票交给贝利,让他不要老向别人要烟抽,自己拿钱去买烟。听了父亲的话,小贝利深感羞愧,从此再也没有抽过一支香烟。

贝利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方法是很恰当有效的。假如他看见贝利偷偷抽烟时就勃然大怒,用打骂的方式来教训他,那贝利后来可能就成不了世界球王了。因此,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应抓住施教的机会,寻找妥当的方法对症下药,孩子自然就会知错改错的。用打骂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是错误的,即使家长有这种观念也是错误的。

通过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是父母无能的表现,是父母拿孩子没办法的表现,那样,不仅有悖于科学,还可能会触犯法律,怎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呢?

那么,如何避免打骂孩子呢?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有效的教育方法:

第一,给孩子讲明道理。19世纪德国著名天才卡尔·威特认为,对孩子最有效的教育,就是家长一定要有耐心,给孩子讲道理,摆事实,而不是去打骂斥责孩子。在卡尔·威特看来,通过打骂来教育孩子,这会伤害孩子,父母以为这样不会惯坏孩子,实际上更是错误的。这样做,只能使孩子变得顽固、冷酷、残忍。因此,当孩子犯错误或做得不好时,父母应该给孩子讲明道理,而不应该用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第二,正确地引导孩子。孩子做了坏事,最大的原因也在父母这里,父母不应该让孩子来替自己承担责任。因为,孩子做坏事是由于父母没有把孩子的精力正确引导到正事上来。父母放任孩子,必然会造成孩子犯错误。所以,父母应该积极引导孩子将精力投放到好的方面,尽早地让孩子对工作、劳动感兴趣。如果可以,最好能多方面地培养孩子的能力和爱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渐培养孩子健康的内心世界观。

第三,正确地批评和处罚孩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也避免不了受家长或轻或重的批评和处罚。家长在批评或处罚孩子时,必须注意自己的方法,不然,不仅不能起到给孩子纠正错误的作用,还会对孩子造成一些不良危害。

第四,赏识孩子。管教孩子的方法有千百种,打骂孩子可以说是最常见最直接的方式。打骂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冰霜,赏识则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阳光。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是渴望别人的赞美,这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的地方。”许多伟人的成功都是因为父母的赏识,正是这种赏识不断激励着他们,他们才坚定地走向了成功。

总之,遇到问题时,父母不妨冷静下来想一想,即使孩子现在还不能让你满意,但也要学会等待与忍耐,不要过于心急,要学会多想想孩子的好处,感谢孩子给你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不要老想他这不好那不好。调整好心情,少责骂批评孩子,多给孩子一些赏识与鼓励,孩子才会有信心继续前边的人生之路,最终获得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