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这样教才对
15432000000028

第28章 27 百善孝为先——不能忽视对孩子孝道的教育

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家庭遇到了“四二一综合症”,即指四位老人(爷爷、奶奶、老爷、姥姥)两位父母共同关爱抚养一个孩子。在这种境况下,溺爱孩子成了一种普遍现象,而孩子的孝心也在这种溺爱中被削弱了。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如果现在不重视会孩子孝道的教育,那么,将来等你们年事已高,孩子的孝心势必会面临严峻的考验。

孝敬父母,孝敬老人,向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这种美德却在渐渐远离我们这个时代的孩子们,在他们身上,我们很难发现孝敬父母的表现,生活中到处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吃过饭后孩子就可以看电视或找伙伴玩耍了,很少有孩子会主动提出帮父母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糖果点心,家长总是想着孩子,孩子却很少分给父母一点;父母生病卧床,孩子却还在埋怨父母的照顾不周。这真的很令人担忧啊!

当然,现在社会保障事业也在不断完善,子女和父母都不必为以后养老的事太过忧虑,但不管社会如何进步,人都需要爱,都需要亲情,子女需要父母的关爱,同样父母也需要孩子的孝敬,这样组成的家庭才算得上是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没有孝道的家庭会是很凄凉的。试想,一个不懂孝敬父母长辈的孩子,他还能关心谁呢?

这是一个关于忽视对孩子孝道教育的真实故事:

樊宇读小学四年级,是个不懂孝顺长辈的孩子。

有一天,妈妈病得厉害,需要躺在床上休息,就没有及时给樊宇做午饭,而让他自己去楼下的路边随便吃点,并让他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他听母亲居然连自己吃饭都不管了,还要自己动手做家务,就对着母亲大发脾气,骂她“没有人性,把自己的孩子当奴仆使唤。”

有一段时间,爸爸失业了,家里仅靠妈妈一个人的薪水维持生活。但樊宇仍然大手大脚地花钱,不停地向爸爸要零花钱买羊肉串、雪米饼、、冰淇淋、台湾热狗等,吃得满嘴流油。可是,当爸爸做家务忙不过来让他帮忙打一盆洗脸水、取一条毛巾时,他却懒得动,并以“正在做作业”为由拒不动手,还没好气地说:“又不是什么老爷,穷巴巴的还想要人伺候……”

前段时间,奶奶从乡下过来住。自从奶奶住进自己的家,樊宇从来没有主动拿自己的零食让奶奶尝尝。当疼爱他的奶奶几次给他买零食时,他反而抱怨不好吃,并随手扔进了垃圾桶。奶奶要过60岁大寿,他和父母一起给老人祝寿。餐桌上,樊宇大声嚷嚷着要自己先吃一块生日蛋糕。爸爸特别生气,不同意他的无礼要求。他便开始大闹:“不让我先吃也行,那你们谁也别想吃了!”他说着一下子就把生日蛋糕掀翻在地。奶奶一看泪都流了出来,说:“我是多么疼爱你,心疼你十来年了,你对我好一会也不行吗?”

看了这个事例,你一定会觉得孩子让人很寒心吧?生活中,这样的不孝之举屡见不鲜,孩子的孝心究竟到哪里去了?作为家长,我们难道不应该反思一下吗?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冷酷无情、自私自利呢?就是因为家长平时忽视了对孩子孝道的教育。

据调查,许多80后家长对孩子的孝心都没有很高的要求。孩子上学离家前能说一句“爸爸妈妈,我走了,再见”,孩子放学回家见到父母能说一句“爸爸妈妈,我回来了”,父母就相当满意了。如果孩子在得到了好吃的东西时稍微表现出谦让,父母就会大加赞扬。把孩子的孝心降低到了这样的程度,还能培养出有孝心的孩子吗?

孩子能不能孝敬父母,不仅仅是孩子对父母关爱的问题,其实也是孩子能否关心他人的问题。孩子在家里能养成孝敬父母、孝敬长辈的好习惯,进入社会后,他才有可能做到关心他人,关爱这个社会,从而更好地融入到这个社会当中。

那么,身为家长,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孝敬的美德呢?你不妨参考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现在很多孩子都不了解父母挣钱的艰辛,只知道父母有钱,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事。这样的孩子就不可能会有孝敬父母的心思。所以,父母应该经常给孩子讲述自己工作的情况,甚至是带孩子参观自己的工作场所,让孩子知道父母工作挣钱的辛苦。自然,孩子就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和拥有的幸福,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第二,培养孩子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入手。教育孩子不可能一劳永逸,孩子需要时间去慢慢改变,家长首先就要让孩子听从父母的教诲,懂得关心父母的健康,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等等。比如,教孩子每天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当父母忙家务时,让孩子主动帮忙或请父母休息一下;当父母外出时,让孩子提醒父母不要遗忘东西或注意天气变化;当父母有病时,孩子应主动照护,多说宽慰话,替他们接待客人;让孩子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哪怕只是吃饭时拿筷子这样的小事……当然,这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学习情况,合理分配,具体指导,耐心训练,热情鼓励。这样不但有利于孩子养成勤劳的习惯,也有利于增强孩子孝敬父母的观念:“父母养育我不容易,我应该好好孝敬他们。”

第三,做孩子的榜样与楷模。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现在你对长辈的态度就是孩子将来对你的态度。家长希望孩子孝敬父母、长辈,就必须自己首先做到孝敬父母、长辈,做好孩子孝敬长辈的榜样与楷模。

第四,给孩子讲故事,让他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孝心。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关于孝心的故事不计其数,如果父母抓住这个条件,多给孩子讲一些孝心故事,孩子定能深受启发。

第五,给孩子表达孝心的机会。孩子的孝心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如果孩子一直没有表达的机会,即使有孝心也没有什么意义。久而久之,孩子的孝心就被淹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