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这样教才对
15432000000003

第3章 02 要说服不要压服——别逼着孩子服从自己

逼着孩子服从自己,自古就是中国父母的家教方式,这种家教方式现在仍然被很多80后父母运用在家庭教育中。这种家教方式是有悖于孩子的意愿的,是一种很不科学很不健康的家教方式。科学而健康的家教方式应该是“要说服不要压服”。

记得伊索曾写过一篇题目为《北风和太阳》的寓言,内容是这样的:

北风和太阳是很要好的朋友,可这天,它们却为一件事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

“我最厉害,人们都怕我。”北风骄傲地说。

太阳也不示弱:“大地万物都离不开我温暖的阳光。”

吵来吵去,谁也不服气,那就来较量较吧。

北风看见路上有一个扛着大包的行人,便提议说:“这样吧。我们也别争了,如果谁能让行人先脱下衣服,谁就更厉害。”太阳愉快地答应了。

北风立冲上去,对着行人猛烈地吹了起来,行人却把身上的衣服裹得更紧了。不服气的北风使出更大的力气呼呼地吹着。没想到,行人反而从包里又拿了件厚衣穿上。

这时,太阳走过来将温暖的阳光照在行人身上,行人立即脱掉了添加的衣服。当太阳发出更强烈的阳光时,流汗的行人不仅脱光了衣服,还跳进了河里去洗澡。

最后当然是太阳胜利了。

这个故事启发我们:说服往往比压服更有效。北风以暴力、恶劣、强硬、盛气凌人、横行霸道的“压服”式的行为,强逼行人脱去身上的衣裳,结果呢?事与愿违;太阳则以温和、善意、平坦、循序渐进、以柔克刚的“说服”式的行为,顺水推舟般让行人不但“把衣裳脱光”,还“跳跳进了河里洗澡。”我们不妨把“北风”比作以粗暴、生硬的方式来压服孩子,把“太阳”比作以细腻温和的方式来说服孩子,把“行人”比作被压服和说服的孩子。可以看到,最后真正征服了行人的是那种温和的方式——说服。这无疑形象地告诉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只有对孩子多一点善意、温和的好言相劝,多一点和悦可亲、平易近人的亲切感,改变原有的逼迫、压服式的做法,才能增强说服力,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然而,很多80后家长都喜欢做专制的家长,平时总是逼迫孩子服从自己的安排,常常采用压服孩子的办法。比如,当孩子成为“双差生”时,怒发冲冠,对孩子怒斥道:再不好好学习,就不给你什么什么穿,不给你什么什么吃,或者,再考不好就不要看动画片了,使孩子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利用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甚至利用家长给孩子提供的生活资本来限制孩子,威胁孩子,逼迫孩子听从自己的命令,这对孩子而言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孩子成了“双差生”,就扬言在经济上不给这不给那,这只是家长的一种发泄而已,并不能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相反,这种做法会促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做出极端行为。

压服孩子会产生什么后果呢?我们看看下面这个事例吧。

有一位学生家长,总想着让孩子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于是就想到一个办法,威胁孩子说:“这次考试必须要有进步,不然你的零花钱就要相应地减少。”孩子倒是没有辜负家长的期待,考试成绩有了一定的进步。以后,家长就用这样的方法来要求孩子,孩子的学习本来就力不从心,加上家长给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成绩就开始下降。家长生气孩子不听话,就不断减少孩子的零花钱,孩子连正常的买学习用具的钱都没有了,对自己更没有了自信,学习更是一落千丈。老师发现孩子最近很不正常,就找孩子谈心,孩子就将自己的遭遇和老师说了。老师觉得家长的做法的确很不好,就找到了这位家长,想让他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这位家长当时没有说什么,到家就骂孩子:“你行啊,老子养你这么大,辛辛苦苦供你上学,现在学会告老子的状了,你的成绩不好,我就是不给你钱花,我看你有什么本事,你再去告一次试试,老子打断你的腿!”孩子吓得半天都不敢抬头。

晚上,孩子觉得自己特别委屈,可成绩就是上不去,自己已经尽力了,看来以后都不会有好日子过了。孩子越想越觉得自己前途渺茫,实在找不到哪怕一丝的希望。绝望的孩子就从自家的楼上跳了下来,当场死亡。而孩子的母亲在失去儿子后精神也受到严重刺激,突发脑溢血。孩子的父亲真悔恨自己教育不当,就这样毁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这样的教训不止一个,其实我们都不愿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还有很多80后父母在压服自己的孩子,从不考虑孩子的感受,总觉得孩子就应该听自己的,对孩子不需要说服教育,觉得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只要听家长的就不会有错。是的,孩子在父母面前就是小孩子,孩子永远超不过父母,但孩子是独立的一个人,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家长总想着压服孩子是不可能的,受压迫的人总有一天是要反抗的,现在没有反抗是孩子在积蓄能量,等到孩子反抗的时候往往是很难收拾的,所以,家长不要再逼迫孩子服从自己了。

俗话说:“一时胜负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其实,说服孩子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更有帮助,说服往往比压服更有效。说服,是要让孩子口服心也服的,因而说服才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具体体现。所以,我们一定要旗帜鲜明地坚持:要说服,不要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