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这样教才对
15432000000064

第64章 63 助人为乐的孩子受欢迎——要教导孩子帮助他人

在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这对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来说极其重要。那么,如何把孩子培养成受人欢迎的人呢?让孩子助人为乐就是一个好办法。

现在的孩子大都深受父母溺爱和宠爱,因而总是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帮助别人。这样的孩子现在不受欢迎,将来也不会受人欢迎。我们发现,生活中凡是那些热爱帮助别人的孩子往往容易得到大家的欢迎,同时也能得到别人更多的回报。一个懂得助人为乐的人,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尊重,才能拥有更多的朋友,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因此,家长要教导孩子帮助他人,积极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好品格。

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在家里往往都是处在享受的地位上,这就使得他们从小就很少去考虑别人的需要和感受,只知道从别人那里得到帮助。有的孩子是在自己需要别人帮助时才想到别人,而在自己得到别人帮助后又不懂得感恩,这样的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很多挫折。

助人为乐,是一种很高尚的品质,这对受惯别人照顾的孩子来说可能难以理解,因为他们从小就是在父母的不求回报的照顾和呵护下长大的,他们只知道别人对自己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他们把父母对自己尽的义务看成了所有人都应该做的事情,这样的孩子其实就是自私的孩子,不懂得在社会集体中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

其实,孩子都是有同情心的,孩子的同情心就是培养其助人为乐的好品质的基础。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同情心,让孩子在不断地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和自己带来的快乐。不断强化孩子的这种感受,孩子自然就学会助人为乐了。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事例:

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莉莉不小心摔倒了,可能是摔得太疼了,她开始大哭起来。超超看到自己的小伙伴莉莉哭了,赶快去扶她,并把自己的玩具塞到了莉莉的手里,还学着大人的样子哄她:“我把我的玩具都给你玩,你不要哭了好吗?我家里还有好吃的糖果,我们一起去拿来吃好不好?要不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你听了一定很喜欢,是我爸爸讲给我听的,从前……”莉莉还真的被超超哄得停止了哭声。

这个时候,超超的爸爸来到孩子的跟前,很高兴地对孩子说:“我儿子长大了,已经能主动帮助别的小朋友了,还懂得想出不同的方法来让小朋友从自己的伤心事中走出来,你太棒了,爸爸很为你骄傲!”说完这些,他带着两个孩子到家里,给每个人发了一包牛奶糖。

超超高兴极了,从此以后更愿意帮助别人了。

以上这个事例中,超超的爸爸可谓是个很聪明的家长,他知道在什么时候对孩子的教育会受到最好的效果,并及时强化孩子的行为,这是很好的做法。

乐于助人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常常表现出帮助别人的倾向,就像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看到别的孩子哭,自己就也跟着哭了起来。稍大点儿的孩子就会为小朋友的痛苦而自己也感到痛苦,看到爸爸妈妈不开心就试着去哄爸爸妈妈开心。这时父母应该及时肯定和鼓励孩子的行为,不要想着孩子什么也不懂,就是在身边起哄,不理睬孩子的行为,这对孩子的心灵是一种伤害,更可能会让孩子渐渐失去帮助别人的意识。

随着孩子一天一天地长大,家长也可以给孩子设置一些帮助别的孩子的机会。比如,让孩子去帮助比他小的孩子,帮着给小弟弟穿衣服,当小弟弟摔倒时让孩子去帮忙扶小弟弟起来,并为他打掉身上的泥土,哄孩子不要哭等等。这些事情可能孩子刚开始做得不好,但没有关系,锻炼的次数多了,孩子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最重要的是,孩子在不断帮助别人的同时,会让自己有一种成就感,也会强化孩子的责任感。这样,孩子就能得到更多的朋友。

日常生活当中,当孩子主动帮助邻居家的老人做一些简单的事情的时候,当孩子主动帮老师打扫办公室卫生的时候,当孩子主动帮其他同学学习的时候,孩子一定能得到大家的肯定与表扬,一定会深受大家的欢迎。作为父母,想必你心里一定是甜滋滋的。孩子是快乐的,而父母同样是幸福的,而这一切都只是孩子的举手之劳,更是金钱买不到的,这不是很划算的吗?为了让孩子更受大家的欢迎,家长就应该让孩子学会助人为乐。

当然,家长在教导孩子帮助他人的时候,最好还要让孩子明白:“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生存就是共存。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我们,那就应该怎样对别人。帮助别人的关键是要有助人为乐的心态——只要你高兴,我就开心;只要你幸福,我就知足。”千万不要让孩子被那些少数的不良现象遮蔽住双眼,要让孩子相信,我们的世界还是美丽的。

最后,值得提醒的是,要教育孩子助人为乐,父母就必须先做出榜样。父母要在生活中热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管是熟悉的人,还是陌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