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这样教才对
15432000000074

第74章 73 没有竞争能力就无法适应社会——鼓励孩子勇于竞争

竞争,听起来本是成人之间的事,但由于这个社会方方面面的竞争都过于激烈,因此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竞争包围了。如果孩子竞争意识淡薄、竞争能力不强,那么,孩子将来就会在各种竞争中败下阵来,成为社会淘汰的对象。可以说,一个人,没有竞争能力就无法适应社会,因此,家长必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鼓励孩子勇于竞争。

可是,现在的父母普遍都不重视对孩子竞争意识的培养,这对孩子将来适应社会是极为不利的。“适者生存”,是对现代社会一切生命体的真实写照。一个孩子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除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良好的竞争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一个没有竞争能力或竞争能力不强的孩子,在学习上是很难进步的,更不要说成功的事业了。

竞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是社会不可避免的。培养和提高孩子的竞争能力,是孩子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参与竞争除了使孩子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外,还可以使孩子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能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提高学习效率。孩子在竞争的条件下还能更加努力地学习,而且在竞争中能获得对自己能力比较实际的评价。在竞争的过程中,孩子为了取得名次与其他人员展开竞争,可以锻炼孩子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使孩子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下面我们看看陈定的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陈定读高一时,班上调来一位教化学的李老师。这位老师是某中学的特级教师,其学生曾在国内甚至是国际中学生化学竞赛中创造过优异成绩。一次家长会上,他对家长们说:“我准备组织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参加化学小组竞赛,希望家长支持孩子踊跃报名。”散会后,家长们纷纷议论,有的说,马上就高二了,各科考试压力都很大,孩子再参加竞赛,弄不好会影响其他科成绩,得不偿失。陈定的父亲却有自己的看法,坚持鼓励孩子参与这项竞赛。结果,陈定不但在竞赛中获了奖,而且其他各科成绩也未受到影响。

其实,从小学起,陈定的父母就鼓励孩子勇于竞争。那时,陈定除了参加数、理、化、英语等主科竞赛外,还参加一些被许多家长认为是“不务正业”的竞赛活动,如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四驱车速度竞赛、手工制作竞赛、建筑模型竞赛以及各种体育比赛等。这不但没有影响陈定的学业,反而对他的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

陈定参加工作后,很快就适应了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并且,在各种职场竞争中,最终胜出的往往都是他。因此,他也成了最受老板赏识的、晋升最快的下属。

以上事例中,陈定能很快适应社会,并在各种职场竞争中胜出,是与他良好的竞争能力分不开的。当然,这还要感谢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注意鼓励他竞争。与陈定的父母不同,有的父母整天要孩子围着课本转,不让孩子参加竞赛甚至不让孩子看课外书,这是一种短视行为,充其量只能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孩子,甚至连以“低能”为代价的“高分”也得不到。高考后,这些家长看着那些不太务“正业”的孩子进了重点甚至名牌大学,他们就说人家的孩子聪明,而不承认自己的教育有问题,实在可悲又可叹!

任何时候,社会竞争都是不可避免的,竞争能力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的必备能力之一,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大有作为,就必须鼓励孩子勇于竞争。

那么,家长应如何正确而有效地鼓励孩子竞争呢?这里有几条经验可供借鉴:

第一,让孩子正确认识竞争的目的和作用。正确的竞争目的可以激发孩子的潜力,使孩子学习更加努力,不断地提高自己。并且,正确的竞争目的可以增强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还可以坚定孩子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勇气。

第二,教孩子学会和自己竞争。父母应教会孩子和自己进行纵向比较,要引导孩子看看自己和从前有什么不同,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第三,帮助孩子找到适于自己的竞争目标。如果孩子只顾盯住顶尖的位置,或者在自己不擅长的方面也想超过他人,就容易遭受失败,产生自卑心理。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帮孩子建立适于他的竞争目标,这个目标应是孩子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

第四,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其实就是要让孩子正确面对竞争中的得与失:成功了不能骄傲自满,要居安思危,能想到以后新的竞争;失败了不能灰心丧气,更不能嫉妒成功者,应该心平气和地面对别人成功的事实,将别人的成功、进步、成就看成自己前进的动力,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加以学习。

第五,鼓励孩子参与集体竞赛。集体竞赛可以使孩子加足马力,铆着劲儿去争、去夺,可以加快孩子做事的速度,提高做事的效率,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争强好胜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鼓励孩子参与多种多样的集体竞赛活动,能够给孩子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使其在多种尝试中寻求到自己的“对应点”。孩子一旦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因此而被别人尊重,便会产生上进心,并以这种上进心为契机,从而达到进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