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陕西·2008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报告集
15441700000103

第103章 论博物馆与文化产业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城市或者社区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每一个公民的终身学校,是以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而展示反映社会历史与环境变化过程的藏品的文化艺术殿堂,具有十分显着的公益性。所以无论是从公、私博物馆的诞生之时开始,还是从各国博物馆协会或学会以至国际博物馆协会的诞生之日起,“非营利”始终是首先需要明确的原则。1989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16届全会上,经过与会者广泛的讨论,对博物馆作出了新的定义,即“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也就是说,博物馆是一个非营利的公益性机构,它必须与纯商业性经营绝缘。所以在上世纪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开发文化产业始终是博物馆的一个理论禁区。不过,这一个状况在世纪之交有了一些变化。

中国的博物馆事业自建国以后,确实发生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后,以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立项建设到落成开放为标志,引发建设现代化博物馆的热潮。上海博物馆新馆、河南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新陈列馆等一大批展馆咕续问世,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为我国文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除少数博物馆外,包括中国历史博物馆在内,普遍陷入门可罗雀、难以为继的窘境。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短时间内难以加大投资力度,所以博物馆的经费严重不足;其次,博物馆界中,理论研究仍然薄弱,陈列思想陈旧,宣传手段单一,而人性化服务更为欠缺;再次,国民的文化素质有待提高,进入博物馆接受继续教育的自觉性还有待引导;再次,博物馆之间相对封闭,缺乏合作精神,大批藏品既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保护,也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于是经营博物馆的呼声日渐高涨。1999年在浙江杭州由浙江省博物馆主办的“走进新世纪馆长论坛”上,几乎每一个发言者都对是否把经营博物馆作为解决博物馆生存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作出自己的理解与抉择。

由于博物馆需要大量的资金来维持正常运转,所以不仅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处境窘迫,即使是财大气粗的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也同样不堪重负,不得不调动社会上一切积极因素来解决难题。比如美国华盛顿国立美术馆作为国家和世界性大馆,其经费来源除国家拨款外,主要靠史密森尼基金会来资助。此外,资助的对象还包括航天航空博物馆、弗乐尔博物馆、国家雕塑园等等。私人基金会的介入,不仅没有改变上述国有馆的性质,反而有力地促进了这些博物馆的发展,也促进了相关科学研究与展览交流的深入开展。这一做法应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借鉴。然而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对发达国家的博物馆的馆长来说,寻求社会上的赞助,是第一位的要务。许多馆长不一定是博物馆的专家,常是一个交游广泛的知名人士,具有极强的吸引资助的能力。同时他还应具备企业家的眼光与开拓精神,能充分利用博物馆的文化资源来开拓财源,维系博物馆的生存与发展。于是进人新世纪,对于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机构”的定义,衍生出一系列新的解释与修订。比如美国有人把它解释为“不以营利为目的机构”。

对于上述西方认识的改变,突显了一个趋势。那就是说,博物馆进行文化传播的同时,利用馆藏文化资源进行文化产品开发,并将所得的收人用于博物馆的再发展。它的运作方式可能采用的是商业手段,但是它的目的却与商业的赢利目的背道而驰,这就并不违反博物馆的公益性。这种行为应该允许,应该鼓励。同时,在新世纪里,博物馆强调对物更要对人,即加强“人性化”服务,将藏品与人即游客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使博物馆的工作更有意义。因此,满足所有参观者的合理要求,是博物馆应尽的责任,而利用博物馆的馆藏,开发游客喜欢的纪念品并满足相关要求,也是合理的、必要的、有益的举措。而当前又强调博物馆为社会服务,吸引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和深度接触,也促进了这一发展走势。在这一方面,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树立起一个完美的典范。该馆不仅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徜徉其间,该馆就藏品和展览展品所设计的纪念品,每年的纯利润在一亿美元以上,极大支撑这一民营博物馆的正常运转,为传播各国的优秀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馆既获得了社会效益,也赢得了经济效益,得到业内的广泛赞誉。-从博物馆发展趋势来看,博物馆坚持“非营利为目的”,适度开发相关文化产业,以促进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当前以文化为基础,以文化创意为核心,利用所有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博物馆作为文化事业单位应该当仁不让,不应置身事外。为了取得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一样的业绩,我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改变现念,勇于创新,理直气壮的投身文化产业的开发破除“非营利”原则的过度束缚,以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博物馆事业为目的,积极开发文化产业,以满足经济、社会、文化与交流的需求,是合理、合法、顺应时代发展的正当行为。让丰富的藏品和藏品所具有的独特的时代信息,转化为文化产品,既解决了博物馆经费的困难,又弘扬了中华优秀文化;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民族的文化素质,又有利于扩大对外交流,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何乐而不为。

2.促进体制改革,从制度上和机制上排除障碍,发挥出博物馆自身具有的文化优势。在这一方面民营博物馆可以先行一步过去并非没有博物馆或政府有关部门试图在体制上有所突破,陕西省旅游体制改革就是一例。充分发挥文物与旅游部门的优势,实行强强联合,力争文物、旅游双发展,在大方向上是正确的,可惜具体贯彻时违背了《文物法》,由旅游部门直接介人文物管理,不仅在陕西,也在国内部分省份,造成文物单位受损的状况出现。其结果,没有实现强强联合,反而造成部门对立,教训值得汲取。然而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应该总结经验,寻找打破部门封锁的良方,促进协调发展,才是当务之急。同时,国有博物馆因为机构臃肿,人事关系复杂,经营管理运行不畅,决策程序往往赔误商机,所以成功实例不多,需要认真予以解决。在这方面,民营博物馆由于机制灵活,决策环节较简单,更利于发挥作用,应该先行一步。在国外,往往也是民营优于国有,如大都会博物馆即是一例。

3.联合开发是必由之路无论是国有博物馆还是民营博物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如不打破封闭,实现资源共享,人员共享,研究成果共享,就难有大的发展。地方博物馆协会的成立,为国有地方馆之间的合作,创造了条件;而民营博物馆馆长论坛的酝酿与发起,必将为专业化程度髙,受众有限的民营博物馆间取长补短、合作发展开辟通途。而国有、民营馆间再搭建合作平台,才是真正突破的开始。否则,二种性质博物馆共同摆脱困境,就是一句空话。

4.突出特色,加铎知识产权保护没用特色,就没有广阔的市场。国内旅游品市场至今大同小异,缺乏知名的品牌,是不争的事实,但大家看好纪念品市场,认为它是一个富矿,也是不争的事实。做出特色,是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的出路。要做就做与自己的藏品和展品相关的纪念品,不重复他人的设计,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与其他单位的文化产品区分开来,只有先区别开来,再通过注册商标,凭借相关法律法规,才便于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只有不间断地开发新产品,保持产品质量,才能甩脱对手,不断掌握主动权。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形成相应的法治环境,促进市场的规范化,纪念品市场才大有前途。

5.借鉴与吸收国内外有益经验,多种形式挖掘潜力,把文化产业做大搞活就国内而言,能自负盈亏的博物馆并不多见。浙江海宁的十里红妆博物馆无疑是成功者。它抓住浙东婚俗这一主题,加以充分发挥,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不仅展示相关婚俗内容,还可以代办婚礼,将功夫运用到博物馆业务之外,取得明显的成效,值得认真借鉴。而国外博物馆特别像大英博物馆和大都会博物馆,往往是大企业或着名社会团体夜晚举行特殊社交冷餐活动的场所,既可以扩大知名度,建立起有效的社会联系,又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国内,陕西历史博物馆也成功地为美国比尔·盖茨、洛克菲勒财团,以及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在馆内举办过类似的交谊活动。所以博物馆开发的余地比较大,应予以大力发掘。

6.与相关部门特别是旅游部门以及企业界,社会团体开展合作,在这方面博物馆应发挥主动性7.鼓励与支持社会基金会的建立随着国民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建立社会基金会的呼声日高。这也是国际潮流与惯例。对待这一问题,在政策法规上应予以开放与规范。有些禁区应予以解除。比如在不改变国有性质的前提下,应允许民营资本组建的文化基金会,介入国有博物馆,以支持国有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与科学研究工作。同样,国有资本也应有选择的扶持有规模有影响的民营博物馆,为其解决难题,如纽约市政府扶持大都会博物馆,免收其房租和水电费用等,这比政府去投资建设一个大型博物馆见效更快更好。

8.政府应该在政策和经费上加大支持力度,用心加以扶持,这是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动力如果能实现以上/V点,我相信博物馆的文化开发会有光明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