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陕西·2008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报告集
15441700000003

第3章 在陕西·2008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代序)陈宗兴①(2)

(2)消费需求增长带来的创意产业发展空间。我们曾做过一个抽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大学生和白领,调査内容是用五个字构成的当代青年人的生活方式,即“吃、穿、用、听、看”。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有25%注重品牌,75%不讲究品牌,在讲品牌的里面有50%崇尚的是国外品牌。工作以后,进人白领阶层,就有75%的人讲究品牌了,而且这里面又有75%的人崇尚的是国外品牌。这说明消费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品牌意识到这一个阶层就增强了。我们是否看清楚了这个问题,有没有战略?我们能否把自己的品牌占有率再提高5%·美国人靠一杯水(可口可乐),一个面包(麦当劳),一个小芯片(IT)和一个小老鼠(迪斯尼)做出了创意大产业,这些产业超过了他们的汽车、钢铁等产业。在面临21世纪新的生活方式已经到来的时候,我们能应对挑战和抓住机会吗?

上海在我国经济和文化中都有重要的地位。在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没有产生和引领过生活方式的时期?上世纪的30年代,西装旗袍石库门,这就是生活方式。21世纪,面对一个客观存在的市场消费空间和科学技术带来的发展空间,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这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涉及社会和文化建设问题。从创意产业的构成来看,社会、文化建设和创意产业发展密切相关。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观以及与此相对应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树立一个大文化事业和产业的概念来研究创意产业发展。

3.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模式

上海创意产业除了要看到科技、消费两个空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外,还要科学地面对发展模式问题。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我认为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以“老厂房+艺术家”为主的创意产业园区,现在上海已经有了很多。第二种类型,挖掘文化资源特色,建立创意产业集聚区,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设计创意产业领域、网络创意产业领域和时尚类创意产业领域等四个领域进行重点突破。第三种类型,立足创意产业链,着眼跨行业培育创意产业大项目、大企业。这三种创意产业的类型都有一个发展过程,都是一步步发展成熟起来的。

以第一种类型来说,创意产业园区为上海创意产业造势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上海发展创意产业的必由阶段。现在要通过调查研究制订出园区标准、分类分层,这样导向性就体现出来了。

当下正在努力建设的具有行业特色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就是第二种模式。例如,上海的戏剧大道,在这个1.5平方公里中,集中了戏剧艺术的生产单位,艺术教育学府和十多个剧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场,还有很多名人故居,如周璇、白杨等等。可以说,上海戏剧生产的主要要素通过近百年的历史沉淀在这里形成,生产者、产品、观众、剧场、营销能力、戏剧人才培养及学术研究的软实力在这里逐渐汇聚。戏剧大道,就应该按照这些要素规律来继承、推进和发展。为此,有关方面做了一个由软件建设拉动硬件建设的发展规划。提出了“一二三四,十百千万”的计划,就是由位于戏剧大道内的相关机构发起组成一个演出联盟,软件、硬件两项工程一起抓。戏剧学院、话剧中心、中福会儿艺三个单位相互合作,繁荣创作演出,每年春夏秋冬四季举办各具特色的戏剧节;利用十个剧场;每年上演一百台剧目;完成一千场演出;观众达到二十四万。经过两年多的努力,2006年,戏剧大道内已经有了95台演出,演出场次996场,观众达到了50万。戏剧大道成为上海文化新地标,形成了品牌效应。

第三守类型更多体现在文化、科技、经济的结合项目上,比如上海大型活动和演艺虚拟实验室,是上海市科委和市教委共同支持建立的第一个文化和科技相结合的科研项目。多媒体和CAD技术已经应用于很多领域,但是多年来,表演艺术领域仍处在手工生产阶段。该系统的集成和自主开发,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系列,使艺术表演和大型活动的生产流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因为创作都是在虚拟环境下进行,文化资源可以进行数字化储存,制作成本也有了科学依据。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舞台上的人物造型、布景、灯光、服装等效果都可以现场全部合成出来,做到实时变化。这个系统需要大量的数据库来支持,其创作过程,也是自动化计算过程,包括人工和材料成本计算,以便及时做出预算方案。目前,这个项目得到了李长春、唐家玻等领导同志和文化部的充分肯定。多次来过我国的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也曾表示,这是他在中国看到的最有创意的项目之~。这个项目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巨大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因此,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还是要着眼于文化、科技、经济相结合的项目上,注重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延伸,使项目产品化,产品产业化。

三发展创意产业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1.树立文化资濂是第一资逋的现念

说到创意产业,除了关注上海这样的城市外,我认为还应当认真探讨像陕西这样文化资源大省的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创意产业带给我们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决定了文化是第一资源。我们要像对待森林、矿产、水等资源一样来认真对待文化这样一个资源。过去我们只有文化事业的观念,但文化资源如果保护和开发好了,都可能会变成产业。而且以文化为资源的产业,后期开发越精细,附加值就越高。

2.关于“做好”、“做大”、“做铎”的问题

根据上海市统计局所作的统计,2007年上海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脤务四个核心层文化服务业虽然也有较快发展,但增加值增长幅度在5%8%之间,这四个行业占文化服务业的比重为24.3%。而增长较快的依次为以会展、广告为主的其他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网络文化服务等。以会展、广告为主的其他文化服务总产出比上年增长37.8%,增加值增长273%,·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总产出增长29.

2008文化产业发展研究4%,增加值增长23%;网络文化服务总产出增长15.8%,增加值增长18.5%。我从中得到的启示是,文化创意核心层应着眼于“做好",保证较高的品质,避免因片面追求“量”而导致低俗的文化产品大量问世,从而给社会造成危害;而外围层和相关层则应着眼于“做大”,着重培育形成横向联合的产业和项目。

3·关于挖掘文化传统的“软实力”的问题

陕西是我国历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推出了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等创意产品,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引起广泛关注。这说明利用自身文化资源,完全可以更好更快地发展创意产业。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韩国学习。1997年金融危机后,韩国人在思考,这个国家该怎么发展,他们坚持和借用了东方美学和民族文化传统,把具有精神价值的民族文化实物化、产品化、标准化、产业化,并十分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并将其系统地成功运用在青春剧、影视、动漫、整容业和时尚业等创意产业上,既带动了巨额消费,又在大众自觉消费中传播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可见,学习他们的核心就是学习他们能把文化“软实力”、“软资源”和科技经济相结合,通过产品化和产业化的运作,在精神传播和产业增值两层面得到共赢。

从文化资源到创意产业的转化,关键是创意能力。创意能力,体现在把好的创意变成创意产品上,更体现在产业链的构建上。产业链越长,行业跨度越宽,文化、科技、经济要素融合越深,就越有竞争力。我们应该沿着这个思路发展创意产业,创造具有中国价值观念和产业特点的发展模式。

四对陕西省创意产业的几点建议

1.根据陕西的特点发展创意产业

当前,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趋势下,全国很多地区都把发展创意产业提上了日程。发展创意产业必须充分考虑本地区历史、文化、经济、教育等各方面条件,从而形成有地区特色的创意产业结构,这样才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美国电影产业、韩国电视剧、日本动漫业等都已成为国际品牌,而这正是他们各自创意产业的亮点和特色。

2.文化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我们对文化资源要大力保护,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文化资源一旦流失、破坏就无法再生。但是,我们的保护,不是把文化资源一味封闭起来,而是要善于用创意产业的观点,对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将其变成创意产品,激发创意消费,让其更多通过物化的方式被人们所接受,在人们的现代生活形态中留存。

3.加强领导和建立跨行业协调机制创意产业发展是横向的,具有跨度大、搞射强、渗透性广的特点,这与其他产业有着根本的不同。因此,发展创意产业,就要打破条块分割的领导体制,建立起有效的跨行业协调机制。英国布莱尔政府在建立创意产业领导和协调体制方面创造了很好的经验,我国北京等地区也显示出很强的决心与力度。

4.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集聚创意产业人才

创意产业是知识产权体系下的产业,也是“头脑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意人才集聚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陕西高校集中,这是很大的优势,同时还要注重让人才愿意来、人才留得下来,让人们的创造性劳动都能通过知识产权的方式得到回报.使创意的动力能够持续不断。

陕西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人才众多,而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今天,认真思考谋划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问题十分必要。希望借此来增强对发展文化产业的前瞻性、全局性、规律性的把握,更好地推动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

-战略依据准确把握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陕西文化资源的优势及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对确立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1.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特点

(1)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文化产业日益取代传统产业而成为新的战略性主导产业。2000年美国的版权产业达到4572亿美元,占GDP近10%,成为美国第一大出口产业。美国400家最富有的公司中,1/4是文化企业。日本的音像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二大产业,其文化娱乐业经营收人已超过了汽车工业的产值,成为日本新兴支柱产业。在英国、意大利等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均已成为支柱产业。

(2)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文化产业已呈现出集团化、规模化、跨国化和网络化发展态势。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依靠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对国外文化市场的争夺能力,打破地域和行业分割,突破部门界限,通过产权的流动和重组,实现文化结构的战略性重组和文化资源的国际化配置,形成了一批跨国性的巨型文化产业集团和综合性的传媒集团。2000年,美国最大的两个文化企业集团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公司合并成为超巨型企业集团,总资产达3500亿美元,年销售额达300多亿美元。2001年,迪斯尼集团年收人达254亿美元。经营全球图书、报纸、杂志及电视、音乐和印刷业的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德国贝塔斯曼集团,2001年销售收人达170亿美元。日本的富士产经通讯集团是一个由近百家与大众传媒有关的公司组成的日本最大的媒体集团,年经营收入达100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次大规模的广播、影视、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等媒体、文化集团合并收购浪潮,出现了十多个经营收人100亿元以上的综合性超大型企业集团和30多家经营收人20-100亿美元的大型媒体集团。

(3)发达国家文化产业集团以其强大的竞争实力不断向外扩张,特别是向欠发达国家渗透与扩张,当前一些跨国文化集团已经渗透到我国文化领域,并有继续扩张和占有我国文化消费市场的趋势,特别是加人WTO后,国外文化资本与文化产品对我国文化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严峻地挑战。

2.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发展呈以下十大趋势。

(1)从中央到地方,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就预示着文化产业将是一个大发展的趋势,有望成为支柱产业。

(2)区域间的文化产业竞争全面展开,全国范围内文化产业的非均衡发展态势进一步突出。

(3)由传统的媒体产业竞争已经演化扩大为文化产业的全领域的竞争,行业壁垒和市场准入的矛盾已充分展开。

(4)以信息产业带动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将成为提升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的主要趋势。

(5)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高度融合,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趋势更加明显。

(6)由于文化市场的对外开放和文化产品的特殊性,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重要。

(7)社会资本和国际资本将越来越多地进人到中国文化产业的核心领域,以资本为纽带而非以行政隶属为纽带,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综合文化产业集团将成为十分重要的组织形式。

(8)由于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中国百姓收入的提高,如何扩大文化内需成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课题。

(9)文化产业人才需求将大幅提升,尤其是需要具有多个行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10)科学发展观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避免盲目发展、保护文化生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