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十日谈
15443000000017

第17章 “星期论文”的启示

谢:这些年,无论电视还是报纸,都比较注意社评,或者邀请评论员来发表议论。应该说,这是中国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变化。像中央电视台、《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中国新闻周刊》等媒体,都在注意加强言论的比重。

丁:报纸注意言论的力量,在中国也是有传统的。你刚才说到言论,可能还不光是指一般类似于社论那样的东西,而主要是指专业的言论、专家的发言。

谢:是这个意思。

丁:早年《大公报》有一个专栏叫“星期论文”,主要就是发表专家的意见,很受读者欢迎。

谢:《大公报》的“星期论文”是从1934年初开始的。第一次约定的撰稿人有:丁文江、胡适、翁文灏、陈振先、梁漱溟、傅斯年、杨振声、蒋廷黻,都是名教授。

丁:后来《大公报》“星期论文”成了一个非常有名的专栏,这个专栏中的文章不仅有很强的时效性,而且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谢:这个专栏的设置其实与胡适有关。“星期论文”这一设想最早是张季鸾提出的。他当时有两个用意:一是每天发一篇社评,负担太重,组织社外人士撰写“星期论文”,可以减轻负担;二是可以加强与文化教育的关系。“星期论文”是一个以学者为主要撰稿人的专栏,这样的专栏,如果没有一个学界领袖来出力,是很难办好的。胡适在当时就起了这样的作用。

丁:“星期论文”是一个包容性很大的专栏,左中右三方面的学者都有文章发表,但整体上看,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言论为主,特别是前期,主要是胡适《独立评论》集团的作者。

谢:胡适曾说过,《大公报》的星期论文,就是他替张季鸾先生、胡政之先生计划的。请《大公报》以外的作家每星期写一篇文章,日程也都由他代为排定。这样,报馆的主笔先生每周至少有一天休息。这种方式旋为国内各报所采用。

丁:“星期论文”的第一篇,就是胡适自己写的,题目是《报纸文学应该完全用白话》。“星期论文”共存在了15年时间,它代表了大公报的言论水平和基本立场。“星期论文”开始时由张季鸾负责,后来由王芸生主持。坚持每周一篇。遇有重大新闻,或有提前推后的情况,但是一定刊出。它有严格的规定,但又相对灵活,由主编亲自约稿、选稿和定稿。胡适在“星期论文”栏下共发表过19篇文章,是发表文章较多的一位作者。在“星期论文”初期的8位撰稿人当中,有5位是胡适《独立评论》的主要作者,不久增加的张奚若和吴景超,也是胡适的好朋友。

谢:胡适一生当中,政治上的许多认识都与《大公报》不谋而合,在许多问题上,甚至可以说,《大公报》的立场就是胡适的立场。当时《大公报》对中国的外交事务特别重视,他们对国家的外交事务有一个基本看法,那就是外交情形应该让人民知道。

丁:胡适一生对《大公报》非常有好感。在他的生活中,可以随时看到涉及《大公报》的记载。

谢:“星期论文”的话题非常广泛,特别是关于国际问题,专家的意见非常独立。特别是对中日问题、中苏问题和国共问题,当时教授的言论很少受限制。

丁:为什么媒体需要专家呢?道理很简单,就因为专家在相关问题上有专业见解。

谢:前一段,龙应台在《南方周末》上有一篇文章,说民主时代到来以后,简单的激情和立场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专业,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几乎所有的问题都要涉及专业。

丁:专业意味着训练和积累,如果一个人不是长期对某一问题关心和注意,他很难开出好的药方。

谢:对于专家来说,更重要的还是独立性,不能再成为另一个意义上的传声筒。特别是在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内,如果专家不能保持独立,只会发出投其所好的声音,那就失去了专家的意义。

丁:这些年,在关于国际问题的一些评论上,某些专家的评论已成为公认的笑柄。他们对某些事件的推测,都是一厢情愿的,很快被事实否定。不是因为这些专家缺少专业知识,主要是他们的精神出了问题,这样的专家在公众眼中其实已不成为专家了。专家其实就意味着独立。当然专家的声音如何发出也是一个问题,不过主要还是专家要保持独立性,不能拿自己的专业当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