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十日谈
15443000000053

第53章 阅读率为何走低

丁: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表了一个调查报告:结论是六年来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他们1999年首次调查,国民的阅读率是60.4%,2001年是54.2%,2003年是51.7%,到了2005年,仅有48.7%。也就是说,在两个识字的国人里,每年至少读一本书的还不到一人。

谢:这几年,网络在中国发展很快。上网阅读率1999年是3.7%,2003年是18.3%,到2005年已经达到27.8%。上网的人多了,读书的人就少了。上网的时间多了,读书的时间就少了。看书是阅读,上网也是阅读。网上阅读,又省钱,又方便。一些人多上网,少看书,是正常的。况且,现在还开通了数字图书馆,许多书籍,包括大量中外经典著作,网上都可以全文下载。

丁:网上信息虽然很多,但上网和看书毕竟感觉不一样。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样,我在网上浏览,总有一种浮光掠影的感觉。那些有深度的书,要沉下心来琢磨,恐怕还是看书比较好。所以有一种说法,上网是浅阅读,看书才是深阅读。

谢:我看不可一概而论。各人习惯不同。网上有深刻的信息,书籍也有浅薄的信息。网上阅读可以深思熟虑,纸上阅读也可以走马观花。

丁:你说的也有道理。我的感受不能代表别人。但我想说的是,网络的发育,恐怕不能掩盖中国人阅读率整体下降的现实。前几天,我和一个民营学术书店的经理聊天,他说,十几年前,大学生还是买书的重要群体,现在,大学生已经很少买书了。他的书店的顾客主要是三种人,一种是研究人员,一种是党政官员,一种是企业家、经理阶层。这几类人中,买书多的往往有公费报销。像改革开放初期那样,怀着求知的饥渴争相自费买书读书的现象,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谢:的确,单纯地把图书阅读率走低的原因归结到网络,会掩盖当今中国精神文化生产、流通和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就以图书而论,出版界是否需要扪心自问,如今出版的图书,对读者是不是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是不是值得读者掏钱买回来阅读?

丁:值得读者购买的好书当然有。这些年,不论古今中外,各个学科的经典著作出得很多,而且往往不止一个版本。与文革年代许多中外文化遗产被当作封、资、修,不许出版、不许阅读的情况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谢:经典固然重要,但人们读书,光有经典是不够的。还希望读到一些新的创作。人们把书籍比喻成精神食粮。但精神食量有特殊的性质。同样的米饭、馒头、面条我们可以反复吃一辈子,同样的书我们不能反复读一辈子。读书,总要从中获得新的知识、新的思想、新的故事,新的智慧。图书如果仅仅重复已有的内容,读者就不需要了。

丁:问题就在这里。中国图书出版的品种增长很快,但真正具备知识创新和思想创新品格的,却只是其中的凤毛麟角。现在大量新书其实是“三无书籍”:一曰无害,二曰无益,三曰无聊。

谢:这种概括很有意思。这些年,图书的装潢水平提高很快。而内容上的创新却难以恭维。“三无书籍”的比例越来越大。

丁:不论是出版社,还是编辑人员,他们也未必愿意费力劳神制造文化垃圾。我想,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鼓励创新的环境。如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成为出版社最有利的生存方式,而任何追求创新的努力意味着增加风险,那就必然导致“三无书籍”的泛滥。在这种情况下,广大读者当然会对失去购买和阅读新书的冲动。

谢:我听说,前些年,全国经营学术文化书籍的民营书店曾经达到1500家,现在已经不足100家了,而且越经营越吃力。这种现象值得深思。

丁:比较中国读者的阅读率变化,我以为还要有一个世界性的维度。就是说,在网络时代,读者阅读率的变化是中国独有的问题?还是全球性的问题。如果是后者,那说明网络时代的到来,确实影响了书籍的阅读。说明这个问题,需要详细的统计。不过我个人倒是倾向于认为,网络对书籍的影响并不特别大,主要还是书籍的质量和出版模式,还有就是书籍的价格。

谢:现在书籍的出版质量明显下降,在图书市场上,旧版书重印成为这两年的主流,如三联、广西师大、新星等出版社,虽然都是致力于中国学术图书出版的明星,但说实话,真正原创的学术书极少。缺少原创的学术著作,可能也是影响读者阅读率的一个原因。缺少原创学术著作和出版之间有连带关系。据我所知,现在不是没有原创性的书稿,而是在出版环节上制约太多。出版环境本身缺乏活力,是读者阅读率下降的一个深刻原因。

丁:如今是娱乐的时代,平庸是时代的主流。“百家讲坛”以国家强势打造学术明星,成为学术著作畅销的主要模式。其实电视只能把学术时尚化,想从电视里获得学术的真谛是很困难的,也是对真正学术的不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