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老板不会轻易告诉你的50个秘密
15446600000045

第45章 自由散漫,不拘小节在职场中行不通

在几次大型的高校人才交流洽谈会上,我不止一次见到这样的情形:当……些社会形象较好的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总会问及诸如愿不愿意参加单位聚会、能不能积极代表单位参加系统内一些重要活动等一些涉及单位集体观念的问题时,许多毕业生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很多招聘人员感叹道,公司的员工连自己单位的荣誉都不能维护,如此差的集团意识,怎能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单位?一个自由散漫、参与意识淡薄的员工,又怎么与同事密切合作?

自由散漫,缺乏集体意识

去参加高校人才洽谈会时,还碰到过很多这样的大学生,他们的穿着不像是来参加面试的,倒像是来逛街的。有些女孩会穿着吊带衫,超短裤,脸上画的妆颇像妖姬;有些男生穿着运动服,拎着塑料袋,气喘吁吁,好像刚刚从球场打球急急忙忙赶了过来。一个来面试的男孩子甚至穿着一双拖鞋站在我的面前,在我的注视下手足无措地解释着。

等他解释完,我看着他,问道,你觉得你这样可能会被录用吗?男孩更急了,我不想错过这样的机会,所以来得很匆忙。我说道,你这样真还不如不来,你是自己断送前程啊。

历史上,刘备不穿鞋子匆匆从内室中赶出来,是惜才,被后来人传诵;而在职场中,穿着拖鞋、自由散漫,则可能会直接被秒杀,见一家死一家。自由主义泛滥使得很多大学毕业生往往过分强调了个性的发展,而集体意识在他们的眼中则变得越来越淡薄。

一周前,公司通过现场招聘会招纳策划人员。其中一名求职者小Z引起了我的助理的注意:她说Z个性阳光、思维独特,文字功底扎实,很适合做策划。特别是他的文字,让我们很是惊喜,水平明显在其他应聘者之上。助理兴奋不已,在电话里不停说他的好话,说那个小伙子反应敏捷,见解独特,是很有潜力的新人,只要我出差回来面试后就敲定录用。

回公司后,原本定在第二天进行的最后面试,我突然决定当天早上就通知所有入围者到公司。于是,助理一一致电,到Z时,电话半天没人接,好不容易通上话,Z的声音听起来像没睡醒。待说明情况,Z却告诉她,前一天有事睡得太晚,精神不好,能不能改在下午再去公司面试。从助理那听完Z的解释,我也没说什么。等Z下午来到公司,这份本该他得到的工作,已经属于另一个勤快的男孩了。

其实,这次突然决定临时面试,就是想看看大家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应变能力怎样。看到Z尴尬而遗憾的样子,我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客户临时更改主意的时候,作为策划人员,如何在这种状况发生时,及时应对、得当取舍是很重要的。毕竟,进了公司,就要有团队概念,把个人先放一边。否则,就算你一身“武艺高强”,但不懂得约束自己,这样的弟子哪个“门派”愿意接收呢?

行为怪异,不拘小节

刚入职场,能力是敲门砖,但态度则是老板们考察新人一个最重要的标准。

在职场中,我看到很多让人遗憾的例子:明明有些新人有能力、有才华,但往往因为缺乏约束力,不肯吃苦,自由散漫,不拘小节而栽倒在工作能力测试以外的素质考验上。

记得以前公司来过一个新员工,刚进来的时候没发现什么特别不好的地方。

那时正好是冬天,天气还算好,大部分人认为并不是很冷,但突然有一天我们发觉这位新员工进入办公室总是戴着帽子。她的帽子是连着衣服的那种,而且全黑。

一开始大家都没觉得什么,可后来发觉她每天都是同样的打扮,而且进了公司也没有脱掉帽子的意向,整天都是保持这样的装束,不免让人觉得怪异。

经过查证,发觉她并没有秃发、掉发的尴尬,就更加不明白她为什么那么喜欢戴着帽子。另外,她走路的声音也很轻,整天戴着帽子不发声音地移来移去,平添大家的恐惧感。后来我们试着跟她提出,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说她是很执著地喜欢戴帽子吧。到最后,我们实在忍无可忍了,向公司领导反映,公司领导出面向该员工提出了想法。最后,该新员工也很知趣地改换门庭了。

可能有些人会有些不解,办公室里的人是不是没事找事,人家好好的戴一顶帽子招谁惹谁了?你还别说,有时候,办公室里还真有些没事找事的意味。正因为办公区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平时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个人,闲暇时就有人专门琢磨和飞短流长。如果大家都是全黑套装便罢了,偏偏很多职场新人都是80后,甚至90后,满口叫着“个性”、“时尚”,不想安分,也不想千篇一律。办公室新人给办公室注入一股新鲜力量,初始老员工是艳羡的,但日子久了,就不忍你鲜嫩着,而自己就这样随了社会的大潮流。而且办公室毕竟是办公场合,不是T台走秀,要招摇要突出个性,最好本事说话。

现在的公司里原本也有一个年轻人,也有这习惯。他是一个男生,却总喜欢戴一个耳钉,头发染黄,一小撮一小撮的。每次一进来都会令大家眼前一亮,牛仔裤上剪几个大洞,电脑包斜挎在身上,走起路来松松垮垮。做事明显带有自我标签,而且喜欢跟潮流。我为此特地跟他谈过,他说穿西装穿得太死板了,没有年轻人的感觉。我就让他到写字楼的大门口,看看走下来年龄差不多的人穿的是什么。说过几次后,年轻人明显好多了,毕竟也只是年轻人爱炫耀、好面子罢了。

而一些新人,则在礼仪上做得很不及格,有时候甚至可以说“真的很不懂礼貌”。进门自己先进、出门自己先出,主管、同事走到他身边说事情,作为新人第一时间要站起来,这些都是很基本的礼仪,而我看到很多的职场新人,往靠垫上一靠,二郎腿一翘,很没有教养。桌子上乱糟糟地摆了很多东西,却从不收拾。

这些小细节,其实都是公司“拘”之的“小节”,因为公司正是从这些小事情看出一个人的为人处世。

自作主张,不把规则放眼里

前一段时间,我打电话给一个关系很好的编辑,想要他寄几本样书过来。接电话的不是他,而是一个女孩。女孩在电话中很热情,问都没问我是谁,就大方地答应了我的要求,还邀请我有空就多去出版社转转。不多久,收到了编辑寄来的样书,还接到了他的电话,问我是不是已经收到了样书。得到我肯定答复之后,他问我,上次那个接电话的女孩,我是否记得。我问他怎么了,她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他说,没什么,她太自作主张。我并没有把那个女孩的消息透露给他,不过据说后来出版社还是找出了那个女孩,并且请辞了她。

这是一种善意的“自作主张”,而下面例子中的“自作主张”,则多少有些自私自利。我们公司曾经来了一位新员工,第一天进公司,就毫不介意地对身边的同事说:“哎,电脑借给我用一下!”还没等同事回答,已经一把把电脑抢过去使用了,同事看了长久无语。

隔了几天,她又擅自使用别人的洗面奶等化妆品,正巧被同事看见,就生气地质问她:“你怎么可以随便用别人的东西?”可是她好像一点没有羞耻感,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以为是公用的,就使用了。”同事听后,真的是一肚子的火。

从这以后,同事们的物品上都贴好名字,省得私有物品被当做公用品被人使用。也是自从这件事情之后,公司没有一个同事愿意跟她主动说话。这样过了没多久,这位新人也总算感觉到异样气氛,很自觉地申请了离职,原因是不适合该岗位,但实际原因大家都很清楚。

人与人交往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中都要与人为善。且走到哪里都应该有最起码的礼仪。想要人际关系如鱼得水,就不可能所有事情都以自己为中心,至少要考虑到别人的立场。这位新人处处自作主张,其后果可想而知。初入职场的毕业生大多自由散漫,容易依赖别人,动手能力差。那么,初入职场毕业生们应怎样让人们对自己的印象改观呢?

首先,要穿正装,不奇装异服,不袒胸露背。第一印象很重要,穿着是社交礼仪最关键的一环。

其次,要观察,别人不碰的东西不要碰,别人不谈的隐私就不要宣扬。

第三,不要贪小便宜,尽量少给人添麻烦,也不能太自私,要学会关注他人的感受。

第四,多参加集体活动,要肯接受他人善意的建议与批评。

第五,要学习办公室礼仪和公司的规章制度,这样就不会给他人留下一个随便的印象。

要点总结

进入公司要有团体概念,个人放一边;衣着打扮不要太标新立异,要学会办公室礼仪;要守时,要尊重公司规章制度;具备强烈责任心,培养起码的职业道德;顾及他人的感受,融入办公室这个大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