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轻松养育你的宝宝
15453700000026

第26章 密切关注宝宝的各种症状

怎样预防小儿麻痹

小儿麻痹症又叫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粪便、经口传染给健康的宝宝。主要表现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弛缓性麻痹。

流行时以隐匿感染和无瘫痪病例为多,儿童发病较成人为高,普种疫苗前尤以宝宝患病为多,故又称小儿麻痹症。一旦感染此病,很难治愈,所以需要预防为主。

一般宝宝在三个月的时候开始服脊髓灰质炎糖丸,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糖丸”。没有服有糖丸或未服全3次糖丸的宝宝极有可能被传染,传染之后的患病宝宝四肢中,可有一个或多个肢体麻痹,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轻者经过治疗之后也会留下残疾。自从国家开展口服小儿麻痹糖丸以后,该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一般很少出现这种病情,小儿麻痹症已大大减少。

有些家长担心糖丸含病毒,对宝宝的身体不利,其实糖丸里的毒力成分很低,对宝宝根本不会造成危害。相反如果不服糖丸,对宝宝的健康更为不利,也只有服用糖丸才是预防小儿麻痹症的最好办法。

糖丸的服用方法为:一共要服3次,每次一粒,3次服全了才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只服一次和两次是没有用的,出生后第三个月初服第一次,以后在第四个月和第五个月初还要各服一次。

妈妈给宝宝服药前,先把小儿麻痹糖丸放在汤匙内用凉开水溶化,再用凉开水送服。宝宝服糖丸前2个小时和服糖丸后4个小时不能吃母乳,因为母乳中有抗小儿麻痹病毒的抗体而使预防效果。切忌用热开水冲服,因热开水可把小儿麻痹病毒杀死而达不到预防的效果。一周内每天腹泻4次以上或严重营养不良及体弱多病、反复感染的宝宝可暂缓服糖丸。口服小儿麻痹糖丸一般来说没有什么不良反应,个别会出现皮疹、腹泻等症状,一般2~3天内可自愈,不需治疗。

为什么宝宝会发生缺铁性贫血

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长期贫血会影响心脏功能及智力发育。宝宝贫血多数是由营养不良造成的。宝宝出生时,从母体带来的储备铁一般为300~350千克,这些铁只能维持到出生后3个月的造血所需。而早产儿更应该补铁,如果身体铁不足,在三个月时,宝宝会出现缺铁性贫血。此时母亲要多吃含铁丰富食物,或直接服硫酸低铁每次0.3克,每天3次,以增加母乳中铁的含量,以预防宝宝出现缺铁性贫血。

宝宝夜啼怎么办

夜里宝宝睡觉时,出现间歇哭闹或抽泣,这就是夜啼。有的宝宝夜里一哭起来就没完,一定是因为有不舒服的地方,这样长期下来,会导致宝宝睡眠不足,影响发育,所以要找到宝宝夜啼的原因。引起夜啼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缺钙、受到惊吓、患病、衣被因素、饥饿、尿憋、昼夜颠倒、需要爱抚等。

家长应坚信,夜啼是可以解决的。要注意白天带宝宝散步,喂奶时不要让宝宝吸进空气,夏季枕凉枕,冬天避免过热等等。同时,父母为宝宝按摩,也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主要方法是:家长用大拇指从宝宝拇指指尖处沿拇指外侧推向宝宝掌根处,按摩50~100次;然后由无名指指尖沿掌面推向掌根处,同样按摩50~100次;从腕关节推向肘关节20~30次,要沿前臂掌面正中;从腕关节沿前臂大拇指掌侧面向肘关节推30次,掐掐宝宝手掌面与腕的横纹中点;再掐掐宝宝手指尖的十宣穴;揉宝宝头顶百会穴20~50次;最后自下而上为宝宝捏脊3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