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轻松养育你的宝宝
15453700000096

第96章 应让宝宝玩什么游戏和玩具

游戏是孩子的工作,玩具是游戏时必不可少的东西。玩具可以开发婴儿的动作、语言,并使他们心情愉悦,也能培养婴儿对美的感受力。

根据这个月婴儿智能发展的特点,可提供下列玩具:

动物玩具是婴儿最喜欢的玩具,也是最贴近婴儿生活及婴儿最熟悉的,动物玩具可以作为婴儿认识动物名称;

生活用品玩具,如小碗、小匙、小桌椅等,可以帮助婴儿认识物品的名称、用途;

运动性玩具发展婴儿动作及知觉,如软球、摇铃、套环、套杯等;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为宝宝买一些彩色积木、小汽车等,并要注意一次不要给婴儿太多的玩具,两三样即可,但要经常更换以提高婴儿的兴趣。

大人可以与婴儿做的游戏特别多,因为此阶段的婴儿自我意识得以加强,可以有意识地支配手的动作,并对手和手臂的活动感兴趣,他要不断试验自己的力量,喜欢通过玩游戏来证明自己。家长可以让婴儿练习扔东西或者扶着婴儿练习踢软球。大人可以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同时开动机械玩具和接插玩具。

经常和婴儿一起玩游戏,可以令婴儿情绪愉悦,和大人建立良好的感情,有利于婴儿智力开发。

怎样训练宝宝的语言表达

从婴儿开口咿呀学语时,家长就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其语言表达能力了。因为此时的宝宝开始具备理解语言的能力。

家长可以试着说一个常见的物品,来观察婴儿的表情,看看婴儿是否能将感知的物体与动作、语言建立联系。

家长应经常与婴儿交流。此时,婴儿不仅喜欢听大人说话,也喜欢看大人说话。模仿大人说话,是婴儿学习语言的一种方法。因此大人要对着婴儿说话,让他看见口型,如说“啊”时,嘴巴应尽量张开,因此当宝宝发“啊”音时,嘴巴也会张开,让婴儿模仿口型发音。大人平时应该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去公园看动物、花草、树木,观察自然现象,如刮风、下雨、树叶摇动等。在看的同时,大人应对这些景观进行生动地描述,尽可能多给予婴儿一些语言刺激与训练,培养婴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怎样教宝宝看图答问题

在婴儿睡觉前,妈妈可以拿一本既有情节,又有图的故事书,一面带着表情给婴儿朗读,一面向婴儿提问题,如“它怎么办?”“看见了谁?”“发生了什么事?”让婴儿指着书中的图慢慢学着回答问题。如果婴儿指错了,或者听不懂,妈妈可以换一些更简单的问题,慢慢引导婴儿回答问题,或者举一个例子帮助婴儿理解,在婴儿理解的基础上再为其朗读。若其中有一两个字是婴儿认识的,妈妈可以让婴儿指认几次加以巩固。因为婴儿每次只能记住其中的一小部分,所以需要多次重复才能记住。此外,家长给婴儿讲故事,可以使婴儿很容易入睡,而且睡前听故事较容易记住。

挑选的故事应该在婴儿可以理解的范围内,且比较喜欢的题目。故事的主人公最好是婴儿所熟悉的事物,如猫、公鸡、小鸟、大树等。如果讲婴儿未见过的事物,或不理解的事情婴儿会不爱听。

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做到有问有答,就会有趣得多。如果婴儿还不能听懂,就需要多次重复,或者指图更正。这种在婴儿还未能完整说话之前,利用手来同大人对话的情况,几乎长达1年之久,所以练习用手指图回答问题是训练婴儿智力与语言能力的有效方式。

哪些玩具能够启发宝宝的智能

在市场上,有许多玩具都有助于婴儿的智能开发,家长应该有意识地为宝宝进行购买。

套叠类玩具

如套碗、套塔、套环,可以培养宝宝图像思维和进一步的创造构思,部分与整体概念、大与小的概念等既能练手,又能练习动脑。

动作类玩具

如拖拉车、不倒翁、自行车、小木椅、钟摆等,可以锻炼宝宝四肢的肌肉,增强运动协调能力。

模仿游戏类玩具

模仿是婴儿的天性,几乎所有婴儿都喜欢模仿通过不同的角色来做游戏。因此,汽车、城市、街道、房子;娃娃与医院,玩具商店等,都是0~1岁的婴儿最好的模仿游戏道具。

语言类玩具

如成套的立体图画、儿歌、童谣、讲故事的玩具,可以培养婴儿视、听、说、写等能力。

建筑类玩具

如积木,能锻炼婴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既可以用以建房子,也可以摆成一个长亭,还能够搭成动物医院等。

家长除了为宝宝购买玩具之外,还应该引导宝宝有目的地玩各类玩具。这个阶段的婴儿开始有了把物体互相联系起来的能力,如能把各种套叠的玩具套起来,把笔装进笔盒里,把盖子盖在瓶子上等等。这对增强手臂肌肉的力量,手与眼的协调动作以及直观行动思维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此时,妈妈要有意识地教婴儿用各种方式去玩玩具。如:小盒子和盒盖,瓶子和瓶盖,笔和纸等。婴儿可以在动作的重复中探知事物的关系。如“放进去,拿出来”,是这个阶段的婴儿最爱玩的游戏,也是探索事物之间最基本关系的方法之一。

宝宝需要什么样的成长环境

教育专家的研究表明,天才儿童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双亲家庭。专家们发现,这样的环境不受动荡、情感、压力等紧张气氛和心神烦乱的干扰,使孩子的天赋、智力能够得到最好的发展,在孩子人生的最初几年,这种情况最为明显。

如果孩子出生在一个充满家庭危机的家庭,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怎么样呢?我们不能否认孩子也许会以早熟的心态对待疾病、离婚、分别、死亡和其他人生的挫折,但他们在感情上所受到伤害会更大。

因此,家长有必要为孩子提供一个爱的环境,使孩子在成长中能受到父母的疼爱,而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智能和特长。

再者,早期教育应当是轻松愉快、丰富多彩的,方法应该具有启发性,应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而不是强求知识的系统性。

怎样培养宝宝的观察力

良好的观察力是孩子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门户,没有观察作基础就不能形成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心理过程。所以,有人把观察力比喻为“智慧的大门”。那么怎样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呢?

首先,要及早训练宝宝的感觉器官

父母要制造各种机会让宝宝参加活动。只有及早对宝宝的感官给予训练,才能使宝宝的知觉更精确、细致和迅速。

其次,要培养宝宝观察的兴趣

如父母可以带宝宝到大自然中看树木、花草发芽、生长的情况,还可以带宝宝观雨后彩虹,欣赏雪景、海景,饲养小动物等,以此引起宝宝的观察兴趣。由于宝宝的观察不持久、不稳定,所以在选择观察对象时,要尽量选择那些颜色鲜艳夺目、带有不同声响及不断运动变化的事物,宝宝对这些事物极易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最后在观察的过程中,要引导宝宝把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比较

如让宝宝比较猴子和大象,可以带宝宝去动物园观察这两种动物,也可以把猴子和大象的图片同时呈现在宝宝面前,让宝宝找出二者之间的异同点。由于宝宝的观察缺乏独立性、系统性,所以家长要教给宝宝一些观察方法,比如先看什么、后看什么、从哪方面看,逐步使宝宝养成一个由部分到整体、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观察习惯,迅速提高宝宝的观察力。如果宝宝通过观察获得了一些新发现,家长一定要及时称赞宝宝。通过家长不断地肯定,宝宝的探索行为会逐渐增多,观察力也必定逐渐增强。

怎样教宝宝认识数字

在孩子3岁左右时,家长可以教孩子认识一些数字。在孩子刚接触数字时,就应当将数数和实物联系起来,而不是从一开始就叫孩子唱数“1、2、3、4、5……”,要先让孩子建立起数字的基本概念。家长应该定时地一个一个慢慢教,也可从孩子喜欢吃的水果开始,每次吃水果时,先数给孩子看,如“宝宝吃1个,妈妈吃1个”、“共吃了几个呀”,让孩子明白数字的含义,然后再利用广泛的教具,进行数字方面的早期教育。

家长可以使用的教具非常多,如苹果、花生、橘子、棋子、纽扣等。将3~5个鲜艳的纽扣散开放在孩子面前,家长先数给孩子看,数一个数用手拿开一个,数完后将纽扣重新混合再数一遍。当孩子明白了数数的规则后,就让孩子自己数。开始数数时,家长可拿着孩子的手一个一个地将纽扣拿开,同时让孩子数“1、2、3……”几次以后就可让孩子自己数。

教孩子数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先从3~5个数字开始,逐渐到10个和10个以上。同时要仔细观察孩子的兴趣怎样,每次时间不要太长,5~10分钟即可。不要因为教了几遍后孩子仍不会数就发脾气,甚至训斥孩子,以免让孩子感到乏味,失去兴趣。家长一定要有耐心,这次不行,下次再继续教。等孩子对10以内的数数法比较熟练时,再让孩子唱数,从1直至100。

哪些宝宝要进行智力监测

如果想知道一个孩子的胖瘦;可以量体重;想知道一个孩子的高矮;可以测身高;如果想知道孩子的智力发育情况,则可以做智力测验。智力监测方法比测量身高、体重要复杂得多,但对高危儿做智力监测却十分必要。

1 胎儿期中毒、感染者,特别是妊娠早期有病毒感染或一氧化碳(煤气、被动吸烟)中毒史的婴儿

2 有缺血、缺氧者,如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或颅内出血等

3 极低体重儿或早产儿

4 有家族遗传病史或智力、精神发育异常的婴儿

家长应注意,上述情况都是造成大脑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一定要有警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