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轻松养育你的宝宝
15453700000098

第98章 婴幼儿期饮食需谨慎——宝宝饮食的四大原则

宝宝在幼儿期消化功能正处于不断完善和强化的阶段,且宝宝的活动量也逐渐增大,因此这个时候需要给他们补充充足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家长应该选择那些容易消化,并且营养丰富的食物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此时,宝宝的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那些刚刚换乳不久的宝宝,由于他们此时的消化功能并不完善,而且牙齿不全,咀嚼能力差,所以必须选择那些容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每天为宝宝提供0.5千克左右的牛奶或者豆浆。食物在制作方面要求“小”“巧”,避免过于酸辣、腻甜。

(2)宝宝的饮食要定量、定时。

(3)爸爸妈妈要紧密关注宝宝的发育情况以及大便的形状,如果宝宝出现腹泻或者消化不良等情况,爸爸妈妈应当找出原因,及时改变宝宝的饮食。

(4)要让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宝宝在饭前要洗手,吃饭的时候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边吃边玩。宝宝吃饭的时间也不能太长,一般每顿饭的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宝宝吃饭的地方要干净、安静,宝宝能吃多少就给他盛多少,以免浪费。在宝宝吃饭的时候不能让他喝水,避免消化不良。并且,在宝宝吃饭的时候,爸爸妈妈不能斥责宝宝,如果宝宝排斥吃饭或者边吃边玩,应当对其进行说服教育,但是也不能一味地迁就,以免宝宝养成不良习惯。

怎样才能让宝宝摄入营养均衡

爸爸妈妈对宝宝进行科学喂养,其根本就在于“平衡膳食”,那么如何才能让宝宝摄入平衡的膳食呢?

由于担心宝宝的生长发育,很多爸爸妈妈可能会很着急,会担心宝宝是否缺乏某种维生素,或者不知道如何才能为宝宝提供足够的营养。其实,宝宝的均衡营养也不是那么的复杂,只要爸爸妈妈了解“平衡膳食”的观念,并且把它恰当地运用到宝宝的膳食中,宝宝的营养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所谓的平衡膳食,就是指宝宝摄入的食物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和机体的需求量所成的比例。只有平衡膳食营养,才能保证宝宝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得到满足,继而帮助宝宝体力、智力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摄入平衡的膳食是宝宝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

研究表明,将各种食物按照合理的搭配以及正确的喂养,才能实现宝宝的平衡膳食。构成平衡膳食的主要食物有谷类、肉类、蛋类、蔬菜、水果和奶类。谷类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多种矿物质;肉类、蛋类富含人体吸收率比较高的血红素铁;水果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以及钙等矿物质;奶类既可以为宝宝提供足量的钙,又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由于没有哪一种食物单独摄入可以同时满足人体对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在为宝宝准备的膳食中,爸爸妈妈要注意以上食物的合理搭配,并且要经常的变换烹饪方式,尽量使保证味道多样化,增进宝宝的食欲。比如宝宝婴儿期食用的菜泥、肉泥等食物,在宝宝进入幼儿期后,可以变为烹饪方法:小肉丸、鱼丸等。

有些爸爸妈妈认为,奶类只是宝宝婴儿期的食物,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奶类对于人生各个阶段来说,都很重要,它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营养食品。对于那些一岁以上的宝宝,奶类很容易吸收,同时由于奶类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等物质,也是宝宝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食物。爸爸妈妈可以选择一些专门针对宝宝各个年龄阶段需要的成长奶粉,每天给宝宝喝两杯,以保证宝宝健康成长。

如果爸爸妈妈能够每天都以平衡膳食的观念为宝宝准备食物,妥善的安排宝宝的饮食结构,就可以保证宝宝摄入均衡的营养了。

给瘦宝宝定制的“长肉”计划

儿童研究专家认为,如果宝宝太瘦,对其身体的正常发育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育迟缓等症状。对于那些瘦弱的宝宝而言,各种智能的正常发展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建议爸爸妈妈要重视瘦宝宝们过渡生长情况,了解宝宝瘦弱的原因后对症下药,帮助宝宝“长肉”。

对于那些瘦宝宝的爸爸妈妈来说应该仔细的了解宝宝变瘦的原因,并且他们能够发现宝宝在变瘦的过程中的一些征兆。

有些宝宝每天都按时吃饭,也不挑食,还吃得多,可是就是不长肉,因此有的爸爸妈妈认为宝宝天生如此。这种想法其实是不正确的。一般来说,食物的营养功能是通过它所富含的营养素来实现的,宝宝吃的食物越多。摄入的营养越充分,应当就能长胖。但是这些宝宝却并未长胖,这说明他们很可能是消化道功能太差,吃得多,排泄也多,导致食物的营养未被宝宝身体吸收、利用,因此宝宝不可能长胖。

爸爸妈妈准备的食物,没有进行合理的搭配,主要营养素中的蛋白质、脂肪等含量也比较低,这种情况也会使宝宝变瘦。此时宝宝的能量摄入小于消耗,摄入的营养素不能满足宝宝的身体生长需要,这样宝宝自然也不会胖。

如果宝宝一直处于饥饿的状态,那也有可能是消化道寄生虫病;如果宝宝表现为吃得多却体重下降、体质虚弱,则有可能是内分泌系统疾病。面对这些症状,爸爸妈妈应当及时地带宝宝到医院进行诊断与医治。

还有些宝宝讨厌吃饭,一看见爸爸妈妈拿来饭菜,就避开或转移注意力。长此以往,宝宝的食欲不断下降,体重也随之减轻。在医学上,这个属于典型的厌食症,很有可能是宝宝缺锌、铁、钙、贫血、消化不良等原因引起的。面对这种情况,爸爸妈妈要仔细思考一下是不是平时宝宝的饮食没有规律,或者放纵宝宝乱吃零食引起的,然后才能引导宝宝正常地进食。

为了让宝宝尽快“长肉”,爸爸妈妈要及时实施瘦宝宝“长肉”计划。首先给宝宝到医院全身检查,然后再调整宝宝的膳食结构,改善宝宝的喂食方法,还要从宝宝的不良饮食习惯入手。

通过对宝宝身体的检查,爸爸妈妈可以了解宝宝的消化系统、脾、胃等健康情况,对于这些方面出现问题的宝宝,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健脾、健胃的治疗;如果宝宝是由于缺乏锌、铁、钙或者贫血,轻者采用食补,重者则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药补。

假如宝宝是因为营养膳食结构不合理,那么这个时候就要求爸爸妈妈尽快调动宝宝对食物的兴趣。因为大部分瘦宝宝长不胖是由于营养膳食结构不合理,爸爸妈妈的喂养方式不恰当或者饮食习惯不好等因素引起的。以此,爸爸妈妈尽快改变以往单调的膳食,保证宝宝的食物多样化,每天谷类、肉类、豆类和蔬菜都应当合理搭配,让宝宝对食物充满兴趣。

另一方面,爸爸妈妈要了解各类食物中的营养含量,并且要合理地搭配膳食的营养:

牛奶、豆浆等富含钙质,应当保证让宝宝每天饮用一杯;

蛋类富含铁元素,对于1岁以上的宝宝,每天可以食用一个左右的鸡蛋;

动物肝脏中富含铁质、维生素A,可以与肉类合理搭配;

在膳食中,每天都要有一定量的蔬菜,而且要选择一些深绿色或者深红色的蔬菜,因为它们富含的维生素A、维生素C高于浅色的蔬菜;

谷类事物每天都要摄入,并保证食用1碗左右,可以用稀饭、馒头、面条、玉米粒等相互替换;

水果是宝宝膳食中必不可少的,宝宝每天必须按时、定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