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把孩子培养成财富:做最成功的父母
15460300000047

第47章 八?反思教育中成年人意识"的剥削

成年人的思维模式?行为举止(这其中包括成年人的权力欲和支配欲)借助于

孩子们的人生之初,每个人的记录都是空白的,是成年人的所谓的爱"和权力欲"抓住孩子的小手,使孩子们人生图画的底稿罕有本我"的愿望和个性,大部分是成年人欲望的强加,到最后,成年人不满意,孩子们更不满意。而责任呢,成人们又统统归咎于孩子们。孩子们不解,这深情的爱怎么不能使我们快乐呢?成年人意识中的爱,绝大部分与孩子自身特点相悖,与真正的教育宗旨相悖。爱,在他们那里已经畸形,是因为这爱"充满了成年人的长官意识",是充满了权力欲和支配欲的。

现在我们来看看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成年人(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大部分精力用于如何帮助孩子达到自己的目标。孩子的思维和行为基本上不受外在因素的拘束,属于一种赞赏?宽松型的学习生活氛围:现代中国的基础教育,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大部分精力用于如何使孩子按照成人的意图实现目标。而要求孩子按照成年人的欲望来操作,去完成成年人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属于一种批评?压抑性的学习生活氛围。

孩子的思维受到了抑制,孩子的兴趣受到了打击。只能按照成人的要求,依葫芦画瓢,循规蹈矩,孩子慢慢地接受,永远循规蹈矩下去,一直到成年,还谈什么创造力。

据说陶行知先生曾经提着一只鸡上台演讲,整个演讲几乎是靠动作来完成的。他一手提着鸡,一手按住鸡头,硬要鸡去啄台子上的谷子,但鸡挣扎着始终不啄,没有办法,只好放开它,还轻轻地抚摩它的羽毛,然后轻轻地走开,不一会儿,鸡把台子上的谷子吃得一干二净。

思维能力本无须刻意培养,要刻意也刻"不出来的。孩子本身在生活的接触中就存在着无数的想象和创造,而很多孩子这种创造力的慢慢丧失,恰恰是成年人意识温性扼杀的后果。实际上人的创造能力贯穿于儿童时代并延伸到人的一生,只要成人们能对他们宽容?信任?赞赏和提供条件?进行思维引导就行了。也就是说,孩子的童贞蕴藏了大量的创造力,而压抑使孩子慢慢丧失了童贞,便是丧失了创造力。尤为可怕的是,我们推崇的知识是因创造力的存在而活,而没有了创造力的知识,可不仅仅是一堆垃圾。

世间所有的家长都是爱自己孩子的,尽管在这爱"的招牌下家长们有意无意地给孩子们施放了大量膨胀了的权力欲和支配欲,但这真爱的本质无可置疑。孩子们只是祈求成人们收敛他们的权力欲和支配欲,改变一下成人们辛辛苦苦付出的爱"的形式,给孩子们以尊重?给孩子们以宽容?给孩子们以赞赏?给孩子们以信任?给孩子以快乐。还孩子的天真?还孩子的稚气。这样做不仅值得,而且必要。

由权力欲和支配欲延伸及派生出来的成人的处世圆滑?唯命是从?怕官?红眼病?窝里斗?自私?虚荣?无视公共道德?法律意识的淡薄等,侵蚀着孩子纯洁的身心。所以成人们必须正视的是:你们快乐于权力欲和支配欲的施放的同时,是以孩子的天真?创造力?权益的失去?个性品质的畸形,甚至牺牲孩子一生的成就为代价的。你们充满权力欲和支配欲的爱"对于孩子是非常可怕的!

谈教育就必定首谈教育孩子,这是成人们的习惯,都在探讨如何来教育好孩子,要孩子怎么样?怎么样,似乎所有的问题都根植于孩子们的身上,为什么成人们不反过来检讨一下自己?我们有没有资格来教育孩子,难道把一个个天才都规范成了一个个平庸的人。便是我们教育孩子成就卓著有力的佐证么?

孩子们在自己这张洁白的纸上,每一个都想画出他们以为是最美的图面,而成人们在干什么?成年人最大的欲望就是能够使孩子们充满志趣且无羁绊的小手能在他们的指挥之下,去完成最后成人们和孩子们都不满意的不伦不类的糟糕的涂鸦。

几乎没有一个成年人肯承认自己比孩子懂得少。都自负于自己在各方面皆是孩子的权威。给予了孩子无限的畸形的爱,给予了孩子所谓的自由",在他们的观念和意识里美称为是对孩子的恩赐"。许多时候,成人们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时,都把它美称为教育,而这教育在这些有着教育责任的成人手里变得一塌糊涂。流于形式的启发式"启发了孩子什么?愉快教学"孩子们真的愉快了吗?这是所有父母都应该值得深思的问题。

教子箴言懂得尊重自己的人,也会懂得尊重别人,这包括尊重自己的孩子在内。

——(中国)顾振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