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优秀子女是怎样炼成的
15460400000071

第71章 健康——生命需要运动

“概念阐释”

健康是指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也就是说健康的人要有强壮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及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

健康一词的涵义,在不同时代有很大的差异。早期的健康,指的主要是不得病,没有残疾。因此,早期健康的概念就是只要身体各脏器没有病残就是健康。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需求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对健康的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他们不满足于没有病残,而要求长寿。随后,人们又发现,仅仅寿命长还不够,如果生命质量不高,也很痛苦,是不能享受生活乐趣的。因此,人们又追求不仅要活得好,活得精彩,生活质量要高,不仅寿命要延长,更重要的是健康寿命要大大延长,也即是说人生不但要好,还要长。由于对健康的理解改变了,于是就追求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美状态的结合。这也就是说,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的过程中,给健康赋予了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

现代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3个方面,其中社会适应性归根结底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素质状况。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而引起疾病。身体状况的改变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生理上的缺陷、疾病,特别是痼疾,往往会使人产生烦恼、焦躁、忧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各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作为身心统一体的人,身体和心理是紧密依存的两个方面。维护人体健康的4大基石是:平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健康。

人体又犹如一部机器,一生在不停地运转,不能等机器老了才维修、保养。人体保养的最好办法就是体育锻炼。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锻炼身体、增进健康的理念正在被更多人所接受。但是许多人仅仅是认识到而很少能做到。

有人会说,我在平时忙于工作和学习,任务重,事情多、没时间搞锻炼等借口重重。究其原因还是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自我保健的意识淡薄。“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全民健身,终生受益”,让这些理念随着国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素质的提高,更加深入人心,有更多的年轻人、中年人参加到体育锻炼的队伍中来。这也是国家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锻炼身体的内容丰富多彩,方法很多。比如:可选择一些增强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如跑步、球类、游泳等,对一般市民来说,只要自己处于不停地跑动跳跃的运动状态,持续30分钟左右就可以起到增强心肺功能的良好作用。每周要坚持2~3次。也可以选择那些增强肌肉力量的锻炼内容,如举重、引体向上、俯卧撑、收腹举腿、双臂屈伸等极简易的动作,只要合理安排运动量,就会有明显效果。还可选择一些娱乐游戏性的锻炼内容,如各种活动性游戏,散步,周末、节假日的远足郊游等,对于松弛紧张的工作学习后的神经,消除疲劳,获得轻松愉快的情绪,有重要作用。总之,每个锻炼者只要从实际出发,选择一项或几项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坚持锻炼,就能得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哲理小品”

野蛮其体魄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是毛主席经常引用的一句名言。

毛主席主张一个人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他认为,一个人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丰富的知识,还要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担当中国和世界的重任。

毛主席从学生时代开始就非常重视锻炼身体,一辈子坚持锻炼身体,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毛主席在12岁的时候曾经得了一场大病,开始体会到身体的重要,后来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时,他特别重视锻炼身体,经常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并且把锻炼身体与磨练意志结合起来。那时候,他几乎每天坚持冷水浴。既可强身又可明志。

第一师范校门口有一口水井。毛主席的老师杨昌济天天坚持在这里进行冷水浴,毛泽东也尽力仿效。每天,天刚蒙蒙亮,毛泽东就起床穿一短裤来到井旁,他一桶一桶把水吊上来,从头浇到脚冲洗全身,然后用毛巾擦干,擦了又淋,淋了再擦,直至擦得混身通红为止,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坚持。

毛泽东洗冷水浴坚持多年,解放后,他年岁大了,洗澡时还用温水,不用热水。他对人说:一个经常注意锻炼身体的人,便不会为风雪的寒威所吓倒。我练习过冷水浴,现在年纪虽然大了,冬天也还可以不用热水洗澡,小小的寒冻也还经得住。锻炼的确是重要的事情。

秘诀:只有好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学习和工作。健康是人类生存、生活的重要保障,只有增强体质,才能看到更远的风景。

“心态培养”

如何培养优秀子女的健康体魄

一,平衡饮食

1.五谷不可少

五谷类为我们提供碳水化合物,是提供热量的主要来源,例如米饭以至饼干、面包、三文治等,因此,是我们的主要食粮,必不可缺少,而且每日也要进食相当多的分量。

2.果蔬要多吃

除了五谷类之外,水果及蔬菜每日也要多吃一些,如果子女不爱进食水果和蔬菜,便会缺少水果及蔬菜所提供的丰富维生素、矿物质及纤维素,以致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父母要让子女自少养成多吃蔬果的习惯,可以为子女提供多一些蔬菜的选择,并配以不同的烹调方式,以鼓励子女多吃蔬菜。水果方面,由于一般均可口美味,小孩子一般均不会抗拒,因此,父母要每日为子女提供水果。

3.肉类少吃为妙

大部分儿童及成年人对肉类均有特别的偏好,以致每日进食太多的肉类,尤其是较滑的肥肉、禽畜的皮、合成肉类如香肠等高脂肪食物,更受小孩子的欢迎。虽然这些脂肪含量极高的食物入口香滑,但含有大量胆固醇及脂肪,过量进食会影响健康,实在少吃为妙,或应以瘦肉取代。

4.奶类制品科学选用

奶类制品包括牛奶、芝士等,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因此,父母不妨鼓励儿童维持每日饮用及食用适量奶类食品,要是担心奶类制品有过多的脂肪,可改选用脱脂及低脂奶代替。

5.调味料适量

至于一些调味料如食盐、糖及油等,则每日只须十分少量便可以。例如盐分,如过量吸收,便会影响血压及增加肾脏的负荷,而糖分则会令人肥胖,应尽量少吃。

二,适量运动

在人的大脑侧面,有一个像海马一样凸起的部分被称作海马体,它是大脑中主管学习和记忆的组织。

过量运动时,由于人体消耗了大量的能量时,脑子会变笨。为防止能量进一步消耗而出现机能抑制,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人们需要选择科学的运动量来增进体质的健康。

1.运动是否适量,标准主要看心率,应该是最大心率的60%—85%。

2.检验运动量是否合适还可以看运动后人体的相对反应。比如可以参照运动状态下人的汗流量和轻松度。还可以留意自己的食欲、睡眠以及次日是否还有参加运动的欲望。

3.成年人在有氧运动的前提下可多进行手部的单项锻炼,增强人体的协调能力。小孩则要多做一些机械运动,如摆放积木以及各项体育运动等等,看似简单,其实能大大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及手眼协调能力。

4.关键要把握好运动强度,除了心率保持在适当范围,还要有强烈的时间概念,一般而言有氧状态下每次的运动时间在30分钟到60分钟为宜,一旦过量,不仅无益,反倒可能损害身体机能。

三,健康心理

1.正确认识自我,容纳自我。

也就是说,要拥有正确的自我认识。这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第一要素。一个人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有没有健康的自我认识。所谓健康的自我认识,就是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拥有自信。你可以没有某种能力,但你拥有了自信,你就可以学会做事。但是有些人不自信,不能接纳自我。有的孩子会因皮肤黑、眼睛小、体形胖、个子矮等而自卑,有的因为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不如别人而自卑。有些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或成长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就不能接受他们,常常对此给予批评、斥责,以致孩子对自己过度要求完美,导致内心产生焦虑、自卑心理,严重的还产生了心理障碍。有的父母总是批评孩子,从而给孩子一种“我不是好孩子”的心理暗示,导致正常的孩子成了“问题儿童”。我们说,世界上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只有不完美才是真实的。既能接纳自己的长处又能接纳自己的短处的人,才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2.能与他人合作,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学会合作,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的教育目标。现代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我们的青少年只有学会合作,善于与人交往,才能获得自身的精神快乐与成功发展。学会合作的前提是能够正确认识他人,尊重和接纳他人,善于发现和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也能够容忍他人的缺点和不足。现在我们有相当数量的独生子女学生以自我中心,欠缺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他们的适应与发展遇到很大的困难。我在大学做心理咨询时,发现青年学生咨询问题最多的是宿舍人际关系问题。有的甚至因为人际交往障碍发生心理疾病,不得不休学或退学。这些问题不解决,以后如何在社会上与人交往、与人合作共事呢?

3.能够恰当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使自己能够基本上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

喜怒哀乐,每个人都会有。但适度把握自己的情绪,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地方,对适当的对象表达适度的情绪,是很不容易做到的。青少年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常常不能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让消极的情绪影响了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健康,甚至于由极端的情绪导致了恶性事件的发生。我们应当帮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4.独立自主,学会选择,学会做决定,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虽然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依赖、相互帮助,但独立自主,能够自我选择、自我决定是一个人适应环境和拥有自信的表现。现在由于许多家长对孩子过分关爱,甚至包办孩子的一切生活事务,使孩子缺少独立的生活能力和处事能力,因此环境适应能力不强。

5.有较强的意志品质,能够承受挫折。能否克服困难,承受挫折,是一个人意志品质是否坚强的表现。

无论是对生活的适应,还是迎接时代的挑战,获取个人的成功发展,都需要青少年拥有坚强的意志品质。然而,家长过分地保护,剥夺了孩子们经受锻炼,增长能力的机会。一些孩子性格懦弱,承受不了任何挫折。青少年中存在的离家出走、自杀等事件表现了这些孩子心理上的脆弱。我们应当重视对他们意志力的培养。

6.热爱生活和学习,能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幸福感。

现在许多孩子视学习为负担,不能在生活中感受到快乐与幸福,这与我们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有关。

7.在学习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潜力,有创新能力。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潜能,都有创新的能力。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然而“应试”教育压抑了他们的潜能发挥,不利于创新能力培养。

8.心理健康的人人格完善和谐。

人格发展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如气质类型、价值观等。一个心理健康的的人,他的人格发展是和谐完善的。有的人人格偏执,看问题极端,这样的人容易产生问题。因为世界是和谐的,你把世界看得很极端,正说明你的想法有问题,当然自己就很苦恼。

9.智力正常。一般智商80以上为正常。

10.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符。

从心理学来看,人的发展有很多阶段,每个人在每个阶段都要完成相应的发展任务。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发展落后于生理发展,那就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要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