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十大华人企业家财富传奇
15463400000005

第5章 5,在变化多端中正确决断

“变”是市场经济永恒的特征,因为市场从来都是动态地发展着、激烈地竞争着的。行业不同也好,地域差异也罢,所有经济发展都必须以市场机制作为其运行基础,所以“唯变是适”才是正确的选择。

陈嘉庚一生涉足了很多行业,在这过程中他一直坚持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转”甚至“人转我移”的观念。这种不断开拓创新的意识让他在市场形势变化之时总能做出正确的决断。

1916年,欧洲各国互相厮杀,给美国经济腾飞提供了难得的机会。美国工业长足的发展,刺激了橡胶制品的需求,带动了马来亚的橡胶业,一跃而成了支柱产业,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马来亚成了世界“橡胶王国”。

橡胶第一次从巴西移植到马来亚。陈嘉庚即用2000元购了种子。播种在菠箩园中。进而大面积种植。

陈嘉庚在橡胶行业的大发展,经历了三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陈嘉庚先后将新加坡土头桥的菠萝罐头厂和恒美熟米厂改作“谦益”橡胶厂,专制胶布,实现了橡胶经营从单一的农业垦植到工业制造的飞跃。

第二次飞跃:陈嘉庚设法与美国橡胶业协会搭上了关系,把“谦益”橡胶厂的大半产品直接销售到美国。将橡胶的农、工、贸经营集于一身,而且开创了在英国统治新加坡百年来华侨不通过洋行而与外国商家直接进行贸易的先例。

第三次飞跃:陈嘉庚扩充了“谦益”橡胶厂的规模,将粗加工的生胶厂改为深加工的橡胶熟品厂;退出于两年前投资50万元入股的3家橡胶公司;组建陈嘉庚公司,将谦益以橡胶总公司的名义列其麾下。

1922年,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无度引起市况萧条,橡胶价连续3年下滑,许多小规模的胶园、胶厂被迫停产。

这时的陈嘉庚公司虎气十足,他断定橡胶业是新兴产业,好景还在前头。在对马来亚各地进行考察之后,陈嘉庚一下子买下了9家橡胶厂。

1924年,陈嘉庚又在马来亚和印尼设了10多家橡胶分店,其后又在其他地方设分行、分店或办事机构。目的是扩大产品销路和原料来源,减少中间环节造成的损失。

而在此时,英国政府为抬高橡胶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从中独占利润,在新加坡、马来亚实行限制橡胶生产计划,第二年略见成效,加上美国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影响,橡胶价格大幅度上涨。

这一年是陈嘉庚的橡胶事业的巅峰,在英国大臣对新加坡工业的考察书中,提到了陈嘉庚的公司,说它是“亚洲最大的企业”。

“财富课堂”适应时势,灵活多变

现实世界是一个变化的社会,时代在变,市场也在变。商界充满着机遇和挑战,唯有适应时势的需要而革故创新,才能抓住商机,成为行业的先锋,获得更多的财富。

商人面对的市场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诸如政策、货源、销售、价格、天气等,都会经常变化。市场上的动态,会随时影响经营者的生意,打乱你原先的计划。因此,经营者必须随机应变,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应急措施,灵活应对。

在市场变化动荡之时,陈嘉庚预见了市场的发展方向,想方设法的寻求突破,在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中做出了重点发展橡胶业的正确决断。

培根说:“不愿用新式疗法的人必见新灾,因为时间正是伟大的改革者”。经营者要看清形势,通过各种手法灵活应变,与时俱进。只有跟紧变化,适应现实的需要而不断变换经营模式,不断求新、求异、求变,才能因时而定,因人而定,在经营中充满生机活力,变得更大、更强、更具竞争力。

我们面对的世界,不是一个固步自封的世界,而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而这种竞争主要是创造力和创造性的竞争,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来自比竞争对手更快的革新。所以,现实的情形是要么革新、不断创造,要么就是死亡和破产。

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竞争各方为了跻身前列,无不使出浑身解数,不断推出新办法、新技术、新产品。生活于这样一个变化多端的社会,想要成功的商人要具有最灵活、最敏捷的应变能力,审时度势,综观全局,于千头万绪之中找出关键所在,权衡利弊,及时做出可行、有效的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