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十大华人企业家财富传奇
15463400000008

第8章 8,把光辉传给后人

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先生在京病逝。“陈嘉庚先生治丧委员会”由周恩来总理担任主任委员,丧仪极为隆重。

吊唁的时候,陈毅激动地说:“陈嘉庚先生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作为华侨领袖来说,他是一个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追随革命,善始善终,值得后人学习。”

在近现代历史上,陈嘉庚先生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国界,不仅中国内地人尊敬他,而且华侨和海外华裔也尊敬他。他的精神在海内外都将永远放光芒。

从贫穷的少年经过万般挣扎到获得巨大成就,熠熠发光,这让他更加重视对后代的培养与教导。多年的从商经历带给陈嘉庚诸多感悟,他的嘉庚精神也渗透在对子女的教育上。

陈嘉庚的家里几乎没有人挨过训,但是大家都莫名其妙地怕父亲。在孩子们眼中,父亲看上去十分严肃,不笑,也少逗乐。他一回家,孩子们常常躲开,呆在自己的房间里。

陈国庆是陈嘉庚的儿子,在他很小的时候,嘉庚先生就为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陈国庆的记忆中,父亲对他是极为严格的,也因为父亲用心良苦的栽培,陈国庆心里非常敬佩和热爱自己的父亲。

陈国庆15岁那年母亲给他买了条领带,结果这条领带让还在道南学校读书的陈国庆永生难忘。陈嘉庚叫他过去:“你脖子上戴的是什么?”

“领带。”

“我知道那叫领带,”父亲显然很不高兴,“你不会挣钱,却已戴起领带。要是你会挣钱,你又要穿什么?”

陈国庆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他深深记得当时父亲教诲他的语气。直到他长大成人,自己开业经营,他才再次戴上领带。

陈嘉庚不仅自己低调,勇于拼搏,而且也教导孩子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和辛劳去打拼自己的生活。嘉庚先生非常重视孩子的自立能力。

陈庆国在中学读书时,年纪幼小用钱无计划,有一个月从父亲的集通银行多支了10块银元。这件事刚好被回厦门清理账务的陈嘉庚发现了,他立即派人把阿国找来,进行了严肃的教育。

他开门见山地问阿国:“你嫌我每月给你8块银元作生活费太少吗?”

阿国点点头以为爸爸要征求他的意见,为他增加一些生活费。这时陈嘉庚十分生气地说:“你是个中学生,每月8块银元还不够花,可是集美师范许多穷学生,一个月才拿4块银元的助学金,还要节省一半寄回家,你真会花钱呀!”

阿国不解地说:“我和他们不一样!我……您有几百万元的家财呀!”

陈嘉庚听了儿子这样的说辞,气的火冒三,举起拐杖指着儿子说:“不错,我有几百万元家财,但是我要把它用于社会,决不让子孙挥霍!”他命令儿子每月从生活费里少支两块银元,5个月必须把多支的10块银元扣清。

他还坚持只要儿女长大就业后,就不再资助他们钱财,让孩子自己去体会生活的艰辛,靠自己的力量去创造生活。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他纵观历史与现实,凡不经过自己艰苦拼搏,而是继承遗产坐享其成的子孙,往往坐吃山空。

“贤儿多其财则损其志;愚儿多其财则益其过。”陈嘉庚生有9男8女。他没有留给子孙一分钱,全部财产献给祖国教育和公益事业。

9个儿子他们过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他们兄弟都得自己谋生。有的运气较好、较有成就,有的则较艰难。他的九个儿子除了已经去世的外,余下的都生活在海外。

“财富课堂”最大的财富是后继有人

海外商人经过自身的拼搏,意识到了要改变贫困的命运,必须让下一代子女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历练坚韧的品格。

我们可以看出,陈嘉庚先生之所以对孩子要求如此严格,是源自自己本身就具有这些美好的品质。他将自己的良好品行传承给子女,希望让自己的子女同样成为爱国之人,报效祖国。这也是他自己爱国精神的一种表现。

后代的教育问题确实是件很严肃的事情。众多享有家产的富家子女不能体会生活的坚信,因此他们容易造成奢侈浪费的习惯,将继承财产看做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这样他们很难去靠自己的双手打拼,也不能做一个自己自强的人。

在局外人眼中,富家子弟钞票堆中长大,肯定一辈子不愁吃喝,娇生惯养,无忧无虑。的确,有些富家子弟仗着父辈的财富和权势,挥金如土,骄奢淫逸,逍遥一生。然而,有些富家子弟却能够超然于父辈的成就之外,追寻自己的理想,创造充实的人生。这些都得益于富豪们的言传身教。

台湾塑胶公司董事长王永庆常常向他的后辈们敲响警钟:“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富贵不超过三代’。白手起家的第一代如果不努力,根本没有出头的日子。第二代多少受到第一代言行的影响,还知道用功。到了第三代,不但没吃过苦,甚至连见都没见过,就容易忪懈。这种演变过程往往让人疏于防范。”

王永庆此言告诉我们,如果创业者的后代坐享其成,不思进取,就会很快使家业败落。为此,他对孩子们的零花钱严加限制,不许孩子乱花一分钱。

正是由于海外企业家自己创业的不易,所以他们重视后代的教育,期待后代能够懂得生活的不易。而他们的孩子大多能够被父母这种用心良苦所感染,获得巨大的精神财富。

对比之下,一些教子无方的富豪们对子女或溺爱,或纵容,使其坐享其成,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下场实为可悲。

富豪们成功的家教方略就是让子女摆脱对父辈金钱的依赖心理,辛勤工作,独立成长,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第二章“亚洲糖王”郭鹤年——做生意永不止步的马来大亨

在马来西亚,他得到过代表企业界最高荣誉的“金字塔奖”;在新加坡,他被新加坡媒体称为“新加坡著名企业家”;在香港,他排进“百位香港富豪”的名单。他的名字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已成为财富和成功的代名词。他就是马来西亚最杰出的企业家,郭鹤年。

在2004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郭鹤年的个人净资产为42亿美元,名列第111位。在《福布斯》东南亚40大富豪榜上,郭鹤年则高居榜首。他一身兼“两王”,先是享有“亚洲糖王”的美誉,后来又有“酒店大王”之称,可他的事业还不仅限于此。从白糖,酒店,房地产,船务,矿产,保险,传媒到粮油,他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也创造了无数的奇迹。

档案

中文名:郭鹤年

出生地:福建省福州市盖山郭宅村

出生年月:1932年10月6日

毕业院校:马来西亚莱佛士书院

主要成就:马来西亚首富,“亚洲糖王”

语录

“危机就是机会。一名生意人必须保持对时势的敏感与警觉。”

“人生在世,有两件事要做的:首先要刻苦工作,努力奋斗,安排家庭的生活;同时,也要帮助一些在教育上有需要的人们。这样社会才会和谐、稳定和进步。”

“做生意有如逆水行舟,必须不断向前划,否则,一停下来便可能倒退。因此,我们不能停下来,必须不断向前、不断寻找机会。”

“人生七十古来稀是旧社会的说法,现在,九十岁才是古来稀。人生一定要有挑战。”

“企业家都有一种使命感。赚钱当然是最重要的工作,可是,当获得大量金钱后,使命感便会油然而生。没有使命感,一个人很快便想到退休,每天在高尔夫球场出现。”

“要记住,物质的东西,人死不能带去,多留给子孙是害他们,而不是对他们好。太多的财富好像是砒霜,把砒霜点在子孙的头顶上,不是破坏他们的头脑吗?但因为爱子孙是人之常情,一定给他们一些资产,让他们有个机会站起来。”

“我的心可以说分成两半,一半是爱我生长的国家,一半是爱我父母亲的老家乡。我是百分之百地承认自己是中国血统,但我心里还是爱马来西亚的,那个地方也是个好国家、好社会。”

年谱

1923年,郭鹤年先生出生在马来西亚新山市,祖籍中国福建。

20世纪40年代后期,从新山英文书院和莱佛士书院学成毕业,在父亲的公司里做帮手。

1948年,自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毕业不久后,在新加坡创办了利克务公司。

1949年,父亲郭钦监逝世。郭家经过开会后,议决由他领导家族事业,并组织郭兄弟有限公司,由他出任董事经理,正式执掌家族事业。

1967年,结识印尼首富林绍良,并供应白糖给林氏旗下的布洛公司,将版图扩展至印尼。

1968年,创立了旗舰公司玻璃市种植。

1971年,开始进军酒店业,投下一亿马币在新加坡设立第一家香格里拉globrand。com酒店。

20世纪80年代初期,事业的低潮期。

1984年,在杭州开出中国内地的第一家酒店。

20世纪80年代末期,大举投资中国,投下数以十亿计的巨资,使他成为马来西亚企业进军中国的开路先锋。

20世纪90年代,将触角伸及传媒及影视业。

2005年9月1日,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中国区总部由北京迁上海。

2005年10月10日,香格里拉宣布计划在芝加哥和迈阿密分别开设两家香格里拉大酒店。

2005年10月,于泰国芭堤雅举行的第16届TTG年度旅游行业颁奖仪式上,亚太区豪华酒店集团香格里拉荣获“最佳区域连锁酒店集团”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