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译文”
孔子说:“君子事奉父母能极尽孝道,那么他事奉君王时才能像精心服侍父母一样极尽忠诚。君子事奉兄长能极尽尊敬,那么他事奉年长者时才能像尊敬兄长一样恭顺。君子治理家务能极尽认真地达到完善,那么他能以这种精神去为官处事,并做得有条不紊。因此,君子在家若能遵行孝道,培养德行,然后才能在外面建功立业,声誉就可流传于后世了。”
“提示”
孔子认为君子能孝父就能忠君,能敬兄就能尊长,能理家就能做官,如此才能事业有成,名声远扬。
用现代观点来说,如果一个人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首先就取得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如果对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能认真去做,那么无论是做官还是做学问就更不会马马虎虎。这些优良的品行和良好的习惯就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
所以一个人要成名成家,要从培养个人的品行开始。
谏诤章第十五
“原文”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今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郑注云:“君父有不义,臣子不谏诤,则亡国破家之道也。”又云:“委曲从父母,善亦从善,恶亦从恶,而心有隐,岂得谓孝乎?”
“译文”
曾子说:“听您阐述慈爱、恭敬、安亲和扬名的各种孝道后,我都明白了。很冒昧地再请问,作儿子的若一味听从父亲的命令,这样能算是孝吗?”
孔子说:“这是什么话呀?这是什么话呀?从前,天子身边设有直言相劝的谏诤的臣子七人,即使天子一时触犯王道没有德政,也不会失去他的天下;诸侯身边设有谏诤的臣子五人,即使诸侯一时触犯君道,也不会失去他的封地;卿大夫身边也设有谏诤的臣子三人,即使卿大夫一时触犯臣道,也不会失去他的乡邑。一般的官吏若有谏诤的好友,就能保住一个美好的声誉;做父亲的若有能谏诤的儿子,他就不会陷于不义的行为中。因此,做儿子的若看到父亲有不义的行为,就应该直言相劝;为人臣的若看到君王有不义的行为,就应该进言劝止。所以,只要是不义的事情,不管是什么人做的,都要大胆地直言相劝。做儿子的如果一味盲从父亲的命令,那又怎能称为孝子呢?”
“提示”
在这一章里曾子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从父之命,可谓孝乎?”
孔子连用两个反问表明了自己不同意这种说法的态度。接着孔子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及父五个方面对谏诤作了精辟的阐述,认为天子从谏才能不失天下,诸侯从谏才能不失封地,卿大夫从谏才能不失其家,士能从谏才能保住名声,父亲从谏才能不失于义,由此说明谏诤的巨大作用。
孔子反对一味盲从,反对愚忠愚孝,在此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理论就是:“故当不义,则争之。”他提倡“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这些孝道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孔子的辩证思想和民主思想。正是这些积极的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些“亲贤纳谏,从谏如流”的君主,出现了许多以死相谏的忠臣,出现了许多为正义而牺牲的志士仁人,也出现了许多大义灭亲的英雄好汉。
感应章第十六
“原文”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礼记·祭义篇》:“父母既没,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这句的意思是平日里修身养性,谨慎自己的言行,这是唯恐玷污了祖先的英名。
“译文”
孔子说:“从前,圣明的君王事奉父亲非常孝顺,所以,在郊祀天帝时,能明白上天降生万物的道理。圣明的君主事奉母亲非常孝顺,所以,在社祭后土时能了解大地孕育万物的道理。
在宗族中,长幼的次序皆能和顺,那么上尊下卑的地位也就能治理得很好。能明察天地降生和孕育万物的道理,也就能获得神明的降福与庇佑。所以,即使贵为万民的天子,但还有比他更尊贵的人,那就是他的父亲;还有比他更先出生的人,那就是他的兄长。
到宗庙祭祀祖先时,必诚心表示敬意,这是不敢忘记他的祖先。平日里更要修身养性,谨慎自己的行为,这是不敢玷辱祖先的声誉;天子在宗庙祭祀祖先时,能诚心表示敬意,那么鬼神必显扬他的功德。孝悌的最高境界,就是能感通神明,能感化四海万邦的臣民,能使人人相互感应。”
《诗经·大雅篇》上说:“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没有人不诚心服从。”
“提示”
孔子在第七章里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天、地、人在孝经里构成为一个整体,如果人能敬天、敬地并互敬,那么上天就能风调雨顺,就能保佑人间,赐福于人间,地神就会孕育万物,使五谷丰登。
这一章主要是讲孝悌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感天动地,施于四海,如此才能做到:“天时地利人和”。
当然由于当时科学的落后,认识自然的能力有很大的局限,所以即使是圣人的孔子,其思想中有很多封建迷信色彩,这是可以理解的。对我们今天来说,掌握大自然的规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增强减灾抗灾能力,同时让我们都奉献自己的一颗爱心,团结起来互相帮助,这种力量同样能感天动地。孔子的孝道演化成了人类的美好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