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中国)董事总经理符标榜说:“我比较注重业绩等实际的东西。我认为,如果一个公司不注重业绩,就很难说明自己做的好。我们的工作都不能是追求表面现象,我们要脚踏实地,不能做表面文章。”无论你目前的工作能力怎样都没关系,在不断自我提升中用业绩检验自己,不遗余力地创造好结果来完成工作任务,你才会有相应的回报。
仅靠手脚做事,完成上级要检查的任务,那么你只能成为最普通的合格员工;靠头脑做事,完成上级所期待的任务,那么你会成为一名优秀员工,获得被老板关注的机会;但是要想成为一名卓越员工,你就要用心做事,去完成那些上级所感动的任务。
企业的员工分三类:合格员工、优秀员工和卓越员工。
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合格只是企业聘用你的最低标准,企业需要优秀的员工,更需要卓越的员工。职场上有些员工之所以能够身居高位、薪水丰厚,就是因为他们是卓越员工,在企业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合格员工的理解,有人会认为:只要准时上班,准时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被老板批评,不被上司追究,不被别人指责,就是一名合格的员工了。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曾经有三只小鸟,他们一起出生,一起长大,等到羽翼丰满的时候,又一起从巢里飞出去,一起寻找成家立业的位置。
它们飞过很多湍急的河流和茂盛的丛林,飞到了一座小山上。一只小鸟落到一棵树上说:“这里真好,真高。你们看,那成群的鸡鸭牛羊,甚至大名鼎鼎的千里马都在羡慕地向我仰望呢。能够生活在这里,我们应该满足了。”它决定在这里停留,不再飞走了。
另外两只小鸟却失望地摇摇头说:“你既然满足,就留在这里吧,我们还想到更高的地方去看看。”
这两只小鸟继续飞行,它们的翅膀变得更强壮了,终于飞到了五彩斑斓的云彩里。其中一只陶醉了,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起来,它沾沾自喜地说:“我不想再飞了,这辈子能飞上云端,便是伟大的成就了,你不觉得已经十分了不起了吗?”
另一只难过地说:“不,我坚信一定还有更高的地方。遗憾的是,现在我只能独自去追求了。”
说完,它便振翅翱翔,向着九霄,向着太阳,执著地飞去……
最后,落在树上的小鸟成了麻雀,留在云端的成了大雁,飞向太阳的成了雄鹰。
读完这则寓言,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呢?其实,这三只鸟不就刚好对应着“合格员工、优秀员工和卓越员工”吗?
我们要明白,合格是企业聘用员工的最低标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与认可、信任、青睐画等号。“用力做事能把工作做完,用脑做事能把工作做对,用心做事能把工作做好。”合格的员工就是在“用力做事”,而非“用脑做事”,更非“用心做事”。所以,合格的员工工作态度永远是被动的、消极的。
在工作中,这样的员工很难被老板认可。原因是你的表现只属于合格,而不是优秀,更不是卓越。只要在上班之前到达公司就可以了;只要把今天的工作做完就可以了;只要老板没有说什么就可以了;只要……带着这样的想法和态度工作的人,永远无法赢得上司的信任和青睐,也永远无法争取到加薪和升职的机会。
韦尔和萨姆同为一所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并通过层层面试,同时进入了一家相当有知名度的保险公司,这样一家人满为患的公司竟然同时录用了两名大学生,令很多人大为吃惊,韦尔和萨姆也让很多同学、朋友羡慕不已。
在前三个月,两个人都会在上班前提前到达公司,在工作中全力以赴,在下班后会及时进行个人总结,但是三个月之后,韦尔的业绩却落后了萨姆一大段距离。
韦尔渐渐放下了刚刚进入公司时的紧张情绪,上班开始卡着点,下班时间一到就开溜,遇到问题时,上司不安排任务绝不去主动执行,韦尔每天朝九晚五,只对自己的劳动回报感兴趣。而萨姆则始终保持着刚来时的工作状态,对自己经手的每一项工作都认真处理,弄清来龙去脉,主动寻找解决办法,甚至绞尽脑汁去思考一个个解决办法,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韦尔远远不敌萨姆。
一天周末,韦尔接到了一份上司发来的电子邮件,内容写道:“你的工作合格,但是萨姆的工作更出色,鉴于我们只能留下一人,所以,你没有通过试用。”
斯图尔特·约翰逊说:“我们人生的志向并不是超越别人,而是超越自己——刷新自己的记录,以今日更新更好的表现凌驾在昨天的成绩上。”把自己的成就标准定得比周围的人都要高,不断超越自己。
合格是什么?在《新华字典》中,合格是指“符合标准”。“合格的员工”也就意味着员工符合公司规定的标准,能够完成公司交给的任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你仅仅用“合格”来要求自己,那么你永远都是站在被企业淘汰的边缘。
身在职场,若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永远不要觉得你做到“合格”就可以了,一定要让自己多一点进取心,则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只有那些不安于现状、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员工,才会可能成为最终完成工作任务的最大胜利者,因为他们会努力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争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