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完成任务不找借口
15465900000035

第35章 在老板遇到难题时,挺身而出

在关键时刻,你一定要挺身而出,该出手时就出手,为老板分担风险,帮助老板渡过难关。这时,你为老板撑起一片天,为他挡风遮雨,你将赢得其他同事的尊敬,更能得到老板的信任和器重。

1998年抗洪,当堤坝上出现缺口的时候,那些解放军会毫不犹豫地用身体堵上去,因为那是关键时刻,刻不容缓。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意外的事件,给公司和老板带来棘手的问题,有些迫在眉睫,必须马上解决。这时候,作为“最可爱的员工”,你就要挺身而出,帮老板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使企业摆脱困境。

几年前,温家开和陈国良在大学毕业后一起到一家软件公司应聘,结果被同时录用了,负责电脑软件的设计开发工作。

上了不到两个月的班,温家开就辞职了。原因是他嫌这家公司规模太小,连老板在内仅有六个人。实力也太弱,注册资金只有10万。市场前景也不看好,研发能力不强,与那些实力雄厚的公司很难竞争。而且,办公条件也太简陋,只有一间面积不大的办公室,连台空调也没有。他们上班的时候,正是最热的八月天,只有两台吊扇不停地送出热风。温家开劝陈国良也别干了:有的是好单位,干嘛在一棵树上吊死,趁现在年轻,得赶紧找个好“庙”,要不然连女朋友也找不到。

说实在的,陈国良也有些动摇,但是一看到老板每天早出晚归的辛苦样,又不忍开口了。老板比他们大不了几岁,也是学计算机的大学生。创业难啊,陈国良想反正自己还年轻,权当帮帮老板。即使以后公司垮了,也算积累点人生经验吧。

温家开骂他傻,摇摇头自奔前程去了。陈国良的决定是老板没有想到的,从那以后他把陈国良看成了风雨知己。

一年以后,公司的经营已面临绝境,工资已有三个月没有发了,那几个人也走了,现在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了。老板对陈国良说:委屈你了,哥们。陈国良摆摆手:什么也不用说了,只要你一天把公司开下去,我就一天不离开这里。几年来,任何困难都没把老板压垮,现在他却被陈国良的这句话弄得红了眼圈。

半年后,公司的局面开始峰回路转,由于他们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位实力雄厚的集团公司肯出资让他们开发新款的游戏软件。新品巨大的市场前景,让他们充满信心,这是决定公司未来命运的大机遇,为此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软件的研制中去,结果产品推出后,大获全盛。除了巨额利润,他们的知名度也在业内迅速打响。公司开始招兵买马,发展壮大,仅短短的几年工夫,就成为知名的软件公司。陈国良也被提拔为公司的设计总监。

老板们对于那些面对困难毫不气馁、坚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员工,从内心里欣赏。因为企业的环境总是处于困难竞争中的,锲而不舍是公司进步的支柱。

当老板意识到你是真正同老板同舟共济时,自然就会重用你。你这样做,比频频跳槽要实惠、有效得多,如果公司有大发展了,你的好运也就随着来了。如果你认为老板的命运比你好,你不妨豁出去,跟他同坐一条船,这样一来,你的命运不是也登上了“诺亚方舟”吗?

我看到过这样一则报道:

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正向美国席卷而来的1933年,一场大火几乎将哈里逊纺织公司化为灰烬。

公司将最后一月的工资支付给工人后,也同时宣布,公司已无能为力,只能听天由命,请大家回家待命。

然而员工们并没有回家,他们纷纷自发涌向厂区,清理废墟,修理机器。三个月后,公司奇迹般地复活了。

那时,员工们不计得失,日夜加班加点重建他们共同的家园。公司的运转复苏,鼓舞了整个危机中的美国。

员工们在灾难面前,为公司着想,为老板分忧,从而保住了他们濒临破产的共同家园,最终保住了所有人的生计。那时大家才意识到,替老板分忧,公司有起色了,自己才能保住利益不受损。

因此,当老板被公司事务缠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作为他的下属,应该想想“我能为老板做些什么才能为其分忧解难”。特别是老板在遇到难题、迫切需要帮助的时候,优秀的员工应该像江湖豪杰那样主动站出来,挺身而出,施以援手,而不像平庸者那样袖手旁观。

任何工作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与障碍。作为老板,管理一个企业,责任重大,压力也最大,某些工作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或以往的经验就能做好,而有些工作则需要下属的帮助才能解决。这时,如果下属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外,还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老板出谋划策,共同渡过难关。如果你能帮老板分忧解难,他肯定会十分感动,从而对你另眼相看。

从现在起,请认真思考以下问题:

假如我是老板,会怎样对待难缠的客户?

假如我是老板,目前这个项目是不是需要再考虑一下,再做投资的决定?

假如我是老板,面对公司中无谓的浪费,会不会采取必要的措施?

假如我是老板,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是不是应该更加注意?

……

如果你能替老板分忧,即便是最平凡的工作,也会变得生机盎然。请以这种方式思考,你完成工作任务将会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