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经验的人能少走弯路,不断学习的人才能进步。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是个学习型员工;一个好的团队,也应该是个学习型的团队。
现代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无论知识还是技术都是日新月异,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不断学习对员工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必然。信息时代,每天新出版的图书、报刊和新涌现的科学发明创造成千上万,而我们学习吸收知识的时间、能力、条件均有限,不可能一劳永逸,以不变的知识结构去应付迅速变化的社会现实,一刻止步不前就有可能使我们与迅速变化的现实社会脱节。
就像一块电池,如果持续不断使用却不充电,那么电池最终会失去电力,成为废品。因此员工只有不断学习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才有可能成功。学习对我们来说也不是一个阶段性任务,而是永无止境的。
系山英太郎,一位在日本政商界呼风唤雨的显赫人物,30岁即拥有了几十亿美元的资产,32岁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议员。2004年《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显示,系山英太郎个人净资产49亿美元,排行第86位。他的赚钱秘诀何在?系山英太郎回答道:“善于学习是制胜的法宝。”系山英太郎一直信奉“终身学习”的信念,碰到不懂的事情总是拼命去寻求解答。通过推销外国汽车,他领悟到销售的技巧;通过研究金融知识,他懂得如何利用银行和股市让大量的金钱流入自己的腰包……即使后来年龄渐长,系山英太郎仍不甘心被时代淘汰。他开始学习电脑,不久就成立了自己的网络公司,发表他个人对时事问题的看法。即使已进老迈之年,系山英太郎依然勇于挑战新的事物,热心了解未知的领域。
正是凭借终身学习,系山英太郎让自己始终站在时代的潮流之上。所以,如果你想事业有成,如果你想使自己的人生富有意义,就请把“终身学习”当作你的人生信条吧。
人的一生很漫长,也很短暂。学习是人的天性,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你咿呀学语算起,你的学习生涯就开始了。你因学习而成长,也因学习而成熟,更靠学习而成功。即使你智商过人,你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没有几个人仅靠先天的遗传而成功,后天的学习和努力才能成就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人生。
不要认为学习只是阶段性的任务,学了一些东西就够了。要知道你所学的不过是沧海一粟,还有很多很深的东西等待你去掌握。你要细心观察、留心学习,抓紧一切可以学习的时间,关注一切可以学到知识的人和事,做到无时不学、无事不学、无人不学。
他毕业于厦门大学的英语专业,希望能在国际教育交流领域创出一番事业,目前任职于国内某高校涉外部门。在正常工作之余,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等课程,而且主动承担起部门网站编辑和国际交流活动策划等工作,并且成功组织了各项活动。通过努力,网站的质量也受到上司的好评。
几年后,由于部门管理的混乱,他自己也感觉这样继续工作毫无前途可言,便跳到一家国际教育发展投资公司做市场调研员,开始了每天在外跑业务的生活。我同学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成为公司的业绩标兵,并升职做了主管。后来,他又被安排到市场部,担任市场部经理助理。在这个阶段,他开始全面接触市场工作,工作激情和绩效非常高。在助理的位子上,我同学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特长,特别在市场策划方面显示出了过人的能力。
有一年春节我们聚会,我和他聊得很畅快。期间,他回忆起了之前的艰辛,也憧憬着以后的幸福,而让我记住的则是一句话:
“一个年轻人,不一定要终身受雇,但一定要终身学习!”
这句话让我那天晚上在回家的路上思索良久。
很多员工,进入社会几年后就丧失了上进心,他们认为自己目前所掌握的知识足够一生所用了,于是就开始吃起老本来。殊不知即使有一些工作业绩,也只能表明过去。如果想在这个行业中继续下去,充电是唯一可行的方法,否则的话就意味着你会“贬值”。其实,一种学习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另一种学习的开始,社会生活是一个大课堂,是一本我们永远都读不完的书,它需要我们不断地翻阅。终身学习不仅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持久的行动。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不断学习对员工来说也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在国外,一个工程师的学历在六年之后就要重新考试,否则就无法继续被社会所承认。
俗话说:“知识改变命运。”然而什么才是知识?它不仅来自于书本,也来自于实践,特别是对于身处职场的人来说,知识带有一种职业化属性,学习的范围不仅仅局限在专业的知识上,还包括人际关系的沟通上、对待工作的心态上、处理问题的方式上等很多方面。
如何才能在忙碌的工作中学到东西呢?这就需要你以自我超越为起点,细心观察、留心学习,抓紧一切可以学习的时间,关注一切可以学到知识的人和事,做到无时不学、无事不学、无人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