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帝王的智慧
15466500000004

第4章 曹操不是无能之辈

——曹操刚打天下时,经常被打得落花流水,这种失败不但锻炼自己,也考验部队,为将来的成功打下良好基础,因此,这种失败就是一种“胜利”。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

朝廷内部由于外戚和宦官势力的激烈斗争,导致皇权易位的变故常发生在旦夕之间。

宫廷内部的斗争,终于导致手握重兵、残暴专横的并州牧董卓带兵进京,经过一番疯狂的残杀,董卓成了一个挟天子横行天下,谁也奈何不得的霸主,其淫威如日中天。

这时,曹操却毅然不受董卓之召,逃出洛阳,在陈留招兵买马,建立起了一支以曹操的宗族家兵为基本力量,仅有5000人的武装,曹操正是以这支武装为基础,开始走上讨伐董卓以及后来的霸王之路。

公元189年十二月,曹操在陈留郡正式起兵。

当时各地州牧郡守态度不一,有的在积极筹备,有的在犹豫观望,只有陈留太守张邈与曹操互相呼应,共同筹划,同时起兵。

曹操虽然兵少,但他没有被动地等待机会,没有消极地保存自己的力量,而是率先起兵,表现了非凡的胆识、气魄和勇气,这对迅速掀起反董斗争的高潮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第二年正月,继曹操、张邈之后,函谷关以东各州郡也纷纷起兵讨伐董卓,主要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兖州刺史刘岱、河东太守王匪、渤海太守袁绍、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及骑都尉鲍信等人。

荆州刺史刘表得知消息,也聚兵屯驻襄阳,与义兵遥相呼应。

长沙太守孙坚则率兵北上,准备直接投身讨董运动。

正可谓星星之火已燎原。

由于曹操率先举兵,各路诸侯共讨董卓的高潮迅速到来。

关东诸军分驻各地,袁绍同王匡驻河内,韩馥驻邺城,袁术驻南阳,曹操与刘岱、张邈、张超、桥瑁、袁遗、鲍信等人驻酸枣。

驻扎酸枣的诸军,设坛盟誓,由张超手下的功曹臧洪声讨董卓暴行,慷慨激昂,涕泪交流,在场的将士无不深受感动。

由于袁绍是“四世三公”之后,在消灭宦官的行动中又出过大力,同董卓闹翻后又率先逃到冀州反对董卓,因此,盟会上大家公推袁绍为盟主。

袁绍得知消息,高兴接受,自号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

接下来关东诸侯陈兵前线,以讨董救国号召,但实际上却同床异梦、各怀一心,只想保存实力,并没有同董卓真正交锋的打算。

对这种情况,曹操十分失望,他气愤地对各路将领说:“今大军会合已齐,诛暴平乱之时已到,还有什么疑虑的呢?董卓扶持王室,占据长安、洛阳各地险阻,以皇上的声威号令天下,尚可忍耐。可现在董卓竟然劫持天子、焚烧宫室,举国震动,人心惶恐,天怒人愤,这正是他自寻死路,我们一战即可定天下的时刻,万万不可错失啊?”

不幸的是诸将对曹操振振有词的话无动于衷,曹操于是决定单独出兵,以此带动诸将,结果仅得鲍信兄弟响应,连张邈也只是派卫兹带了少量士兵随同作战,自己依然按兵不动。

曹操无奈,只能靠仅有的两路人马奋勇出击。

他准备先占成皋,再作良图。

没想到在荥阳汴水岸边与董卓大将徐荣大军相遇,曹操部下皆为新兵,训练不足,董军却是久经战阵的凉州骑兵,激战一天后曹操败北。

鲍信受伤,鲍韬、卫兹战死,曹操也中箭,坐骑也受了伤,靠曹洪舍命相救,他才幸免于难。

汴水一战,是曹操军事生涯的一次惨败,也是他以血的代价换到的一次鼓舞:天下诸侯都不是救世的人才,能成大事的人就是我曹操!只是他还得必须从头做起。

人们非常赞赏曹操在力量十分弱小时,敢于举兵讨伐残暴骄横的董卓的壮举。尽管曹操出师占成皋不利,但他善谋敢战,成功可就。由此可见,曹操成大事的气魄,是一种独领群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失败是兵家常见的事情,曹操在刚起兵之时,由于兵将不足,以弱对强,无法发挥出他的能力,失败的概率很大,绝不能说他是受人欺负的懦夫!相反,这种敢于与强敌对抗的精神是可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