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不搞外交是十分危险的,朱元璋明白国家虽然兵强马壮,但是要永固江山,不搞点睦邻关系那就是一个梦想。
洪武初年,朱元璋依据当时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相安无事、共享太平的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
朱元璋指出,倘若外国兴兵侵扰我国边防,我们一定狠加还击,但如果外国不来侵扰,那我们就不可无故兴兵,侵犯他国。
朱元璋这种保境安民的外交思路符合刚刚建立的大明国情。当时,统一全国的大业还没有完成,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创伤还没有恢复,而且历史的经验也证明:“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命”,对外扩张根本毫无意义,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的事。
所以,朱元璋告诫子孙:不可倚中国之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杀伤人命。
同时,朱元璋告诫武将:“国家用兵,就好比医生用药,用药是治病的,不以无病而服药。当国家不安宁用兵以戡定祸乱,到四方承平时,只宜修甲兵,练士卒,使常有备,而不可喜功生事。因为兵能平祸,亦能招乱。如果自恃富强,喜功生事,结怨启衅,这足以招乱。好比医生乱开瞑眩之药,强迫无病之人服用,纵然不使其残躯殒命,也会大伤元气。所以当政者应时常讲武,但不可穷兵黩武。”
朱元璋还告诫说:“胡戎(指蒙古)与中国边境紧邻,累世战争,你们一定要选好将,练好兵,时刻小心防备。”
洪武初年,朱元璋积极主动地着手恢复同周边诸国的友好关系。
1368年12月,他主动派侯斯、易安等人,分别出访高丽、安南之后,又陆续遣使出访日本、占城、爪畦、琐里等,阐明了明朝的外交政策并且还送给邻国大批金绮罗纱。
1370年,朱元璋在使臣带给爪哇国王的国书中指出:“朕仿前代帝王,治理天下,惟欲中外人民,各安其所。”
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朱元璋接见来访的高丽使者张子温时说:“绝不无故兴兵侵犯他国,愿与各国和平相处。”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派人想方设法同远在地中海地区的指森取得联系。
公元1393年12月,朱元璋在回顾他的外交活动时说:朕自即位以来,命使者出使周边各国,使者的足迹达36个国家。
由于朱元璋积极主动地开展了睦邻友好外交政策,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不少国家前来通好,贡献宝物,在这一系列外交活动中,大明王朝始终以“宗主国”自居,而视周围的邻国为附属国,作为这种“宗藩”关系的象征,东南亚各国名义上必须接受明朝的敕封,并称臣朝贡。
朱元璋对外始终奉行着两条原则,一是尊重各国的内政和主权,二是从不干预别国的事务,尤其是当邻国之间发生纠纷时,朱元璋从不偏袒任何一方,而是尽力地从中调解。
朱元璋为了招徕西方的客商,曾下令:凡西方商人前来互市,边将一律放行,驿站要为他们提供方便;他们做完生意后,派官吏送他们回国,这些举措促进了中外经济以及文化的文流与发展。
明朝初年,通过中外僧人的相互往来,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如公元1372年(洪武五年)5月,朱元璋曾派明州的祖阐法师和南京的无逸法师去日本,他们在日本和五山的僧侣相互学习交流,两位法师还为日本僧侣改诗、题词,并撰写了诗轴的序文。
同时,不少国家也派子弟到明朝求学,如高句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先后派人到国子监留学,成绩优良者还可以留在中国做官。他们对于传播中国文化,促进各国文化和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以武力侵犯别国,积积主张开展外交,鼓励经济文化交流,尊重各国主权和内政,朱元璋这一些外交政策反映了他的宽厚仁义,也符合中国儒家的王道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