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团队内部角色定位清晰,职员也好、领导也罢,自上而下,每一个人的定位都很明确,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正如卡耐基所说:“我们不能都做船长,总得有人当船员,不过每人都得各司其职。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我们总得完成分内的工作。”正是这样一流的团队,才能成就事业的成功。
中国古语有这么一个说法:“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坚车能负重,渡水不如舟;良犬能守夜,司晨不如鸡。”真是形象地说出了一个团队里不同性质和不同岗位的人担当的角色是不一样的。
杰克·韦尔奇说:“在一个公司或一个办公室里,几乎没有一件工作是个人能独立完成的。大多数人只是在高度分工中担任部分工作,只有依靠部门中全体职员的互相合作,互补不足,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团队造就个人,个人成就团队。一个优秀的团队,把各种人才聚合在一起。大家会在工作中对别人进行了解,在沟通中能发现别人的许多优点,同时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取长补短,虚心向周围的人学习,可以改变自己以前不好的工作习惯,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黄鼠狼喜欢吃麂子肉。它们在发现麂子后,为首的黄鼠狼先让一部分黄鼠狼进行追堵,自己则迅速爬上高处。由于为首的黄鼠狼站得高、望得远,麂子又有爱绕圈的特点,它总能很快摸索到麂子的奔跑路线。另外一部分黄鼠狼在“首领”的指挥下预先埋伏在麂子要经过的路上,一听到“首领”的叫声,就出来袭击……由于分工明确,黄鼠狼追捕麂子的成功率特别高。
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就像彩虹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一样。一个人只有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我们每天都要做许许多多的事,但是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这就需要不断地寻求帮助,提高自身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合作是成功的快捷方式,只有懂得合作的人,才是真正成功的人。
几年前,有一家世界知名的公司要招聘4个部门主管,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蜂拥而至,通过几轮全面而细致的考试,终于有16个人凭借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能力闯过重重难关,进入了最后的面试阶段,这一轮的面试由该公司总裁亲自主持。
总裁让助理把考试过程中需要的资料分别发到了每位应试者手中,然后他郑重地说:“祝贺你们来到这里,我也很高兴见到你们,能够来到这里就足以说明你们都是某个领域、某一专业的优秀人才。我希望你们都能够留下来,但可惜的是,你们当中只有4个人能够留下来,因为现在只有4个空缺职位,因此今天我们不得不淘汰其中的12位。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能在今天突围出去,那么他明天就会成为我的同事。”
总裁看了看面前跃跃欲试的16位应试者,接着说道:“我不再浪费大家的宝贵时间了,现在我开始宣布这次考试的题目——请大家拿好各自手中的材料,这次考试就是要每个人根据现有的材料完成一份策划案,当然你们可以运用所有能用到的方法。另外,你们要分成4组,每组4人,具体是谁和谁一组,你们自由组合,下面大家开始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
2分钟后,这16位应试者已经自由组合成了4个小组。总裁又说:“从左往右排,这4个小组分别称为A组、B组、C组、D组。现在,大家可以开始着手自己的策划案了。30分钟以后我再来。”说完,总裁离开了房间。
30分钟以后,总裁助理按照划分的小组分别把每个人的策划案送到了总裁手里,总裁仔细看了大家的策划案,然后大声宣布:“D组的四位成员正是我们需要的人才。”
“为什么是他们而不是我们?请问您选择他们的理由是什么?”总裁的话音刚落,其他12位应试者就提出了疑问。
这时总裁说:“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说的话,因为你们每个人手里的材料都是不全面的,而且每个人的材料都不一样,只有D组的四位成员互相研究了别人的材料,所以他们每个人做出的策划案都比较全面。更可贵的是,他们还结合所有成员的意见,取长补短,制作了一份非常完美的小组策划案。而其他三组的成员都只顾着自己手中的任务,既不向其他成员借阅材料,也不把自己手中的材料借给别人,所以做出的策划案都十分片面。”
接着,总裁又说:“我们公司需要的是具有协作精神的优秀人才,因此,尽管其他人也很优秀,甚至在某些方面比D组的四名成员还要优秀,但是公司的发展仅靠某一个人的优秀是远远不够的。”
成功地生存,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任何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但当他依靠着一个团体时,他的力量会变得异常巨大。
也许你能力卓越,但是不屑于和其他人一起成长,仅靠你个人的能力,企业这辆大车也不能前行一步,因为个人的能力再出色,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都是杯水车薪。只有与同事一起成长,才能共同推动单位的进步,从而成就自己。
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两个人各自拿着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两个人各自拥有一个思想,互相交换,每个人就拥有两个思想。”一个人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取得一定成就,但是若能把个人的能力与别人的能力结合起来,则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众所周知,比尔·盖茨是微软集团的创始人,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比尔·盖茨所取得的成就并不是他一个人创造的。其中,现任微软总裁史蒂夫·鲍尔默可以说是在比尔·盖茨的事业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人物。
微软在成立初期,曾经一度陷入重重危机。比尔·盖茨虽然是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天才,但在管理方面却有些欠缺。比尔·盖茨也十分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学校期间,他就是一个沉默内向的人,参加的绝大多数交际活动都是好友鲍尔默极力鼓励的。
史蒂夫·鲍尔默也是哈佛大学的高材生,反应敏捷、判断准确、知识面广、善于把握商机,是一个天生的管家,并且很早就开始了商业实践。
鲍尔默在高中时,就担任了小篮球队的经理人。当时的教练给了鲍尔默很高的评价,并且称赞鲍尔默是他当时见过的最好的经理人。球队需要用的球和毛巾从不会乱放,总是放在它们应该放的地方,在那时候他就是团队精神的典范,因而,整个队伍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状态。
于是,比尔·盖茨决定去找鲍尔默。1980年,比尔·盖茨在他的游艇上以5万美元的年薪说服了当时就读于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鲍尔默加入微软,这两位性格迥异的好友通力合作,书写了一个创造财富的神话。
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是有限的,依靠和利用团队成员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共同完成项目是明智的选择,而不要担心功劳被别人抢走。一滴水要想不干涸,唯一办法就是融入大海;一个职员要想生存,唯一选择就是融入团队,依靠团队、依靠集体的力量来提升自己。
在荷兰,有一句这样的格言:“靠一根手指,连一个小石子也拾不起来。”合作会增强力量,分裂会削弱力量。如果你想要获得工作的效果,那么从现在开始就积极融入团队,与同事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完成任务吧!团队合作,是职员具有良好团队精神的重要特征,是工作的有力保障,是个人成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