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延安博苑(第一辑)
15466900000069

第69章 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的成立和发展

花海洋 栾锦萍

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是八路军主力部队在奔赴抗日前线时,为了保卫陕甘宁边区和党中央的安全而留下来的部分兵力合编而成。从1937年12月成立至1945年9月番号取消的8年内,留守兵团在保证边区的安全和参加边区的生产自救运动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国共两党抗日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了侵华战争,大片国土相继沦陷。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全国上下掀起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民众的共同努力下,国民党政府被迫接受了中共中央的抗日主张,停止内战,共同抗日。1937年8月,中共中央根据统一战线的总政策,将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9月,陕甘宁苏维埃政府改制为陕甘宁边区政府。至此,国共两党的抗日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二、八路军后方留守处的成立和各军留守部队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主力部队即将奔赴各抗日战场。为了防止日寇进犯陕甘宁边区,保卫边区的安全,党中央决定成立八路军后方留守处。1937年9月下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成立,主任萧劲光。9月30日,八路军总部决定将第一一五师炮兵营、辎重营,第一二〇师三五九旅之七一八团,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之七七〇团,以及两师的特务营、炮兵营、工兵营、辎重营等9000余人统由留守处主任萧劲光指挥。

三、留守部队的改编及留守兵团的成立

1937年9月,八路军总部和主力部队开赴抗日前线。陕甘宁边区留守部队为适应战争形势的发展需要,有利于指挥与扩大补给,在中央军委的指示下,将各留守部队进行统一整编。第一二〇师辎重营、炮兵营改编为警备第一团,团长贺晋年;第一二九师特务营为警备第二团,团长周球保(周仁杰);第一二九师炮兵营为警备第三团,团长阎红彦;第一一五师炮兵营、辎重营为警备四团,团长陈先瑞;第一二〇师特务营、工兵营分别为警备第五、第六团,团长白志文、王兆相;第一二九师工兵营为警备第七团,团长尹国志;第一二九师辎重营为甘独立营,营长陈国栋;三五九旅七一八团于1937年12月改编为警备第八团,团长文年生。三八五旅七七〇团未改编。

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将留守部队分布在东、西两个区域驻防。东区由警备第一、四、五、六团和三五九旅七一八团担任防务;西区由警备第二、三、七团和甘独立营担任防务。1937年12月22日,陕甘宁边区又成立了绥德五县警备司令部,将神府至宜川以北划分为3个河防区,成立了两延(延川、延长)河防指挥部。1937年年底,留守处改为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司令员萧劲光。其主要任务是:巩固与扩大留守部队,提高战斗力,保证边区的安全及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并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

四、留守兵团的发展和补充

为了充实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的力量,有力地保障党中央和边区的安全,1939年7月,中央军委将直属炮兵团划归留守兵团建制,并和甘独立营合编为特务团。10月,三五九旅(缺七一九团)奉命返回边区,在绥德警备区担任防卫,王震为三五九旅旅长兼绥德警备司令员。并成立警一旅(下辖警备三、八团),调任关中地区的防务工作。1940年4月,三五九旅第七一九团和雁北支队等部先后回到边区。1943年至1944年4月,中央军委又将三五八旅、独立一旅、新四旅,教导一旅、二旅调回陕甘宁边区,使留守兵团的指战员从成立之初的9000余人增至近4万人。

留守兵团成立后,积极执行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各项政策。他们在各县警卫队、保安队和不脱产的自卫军的配合下,对流窜于边区境内的土匪给予了严厉打击,先后剿灭了数十股土匪武装。并积极开展群众工作,进行抗战动员,建立了工、农、妇、青、商等抗日团体。在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封锁下,为了响应毛泽东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和实现生产自给,留守兵团的广大指战员们在各自的驻地掀起了“生产自救”的大生产运动,其中,三五九旅在大生产运动中的成绩最为突出。

1938年2月下旬,日军第一〇九师团主力从太原出发,由汾(阳)离(石)西进,侵占了黄河东岸的军渡、碛口,并炮击我陕甘宁边区吴堡以北的河防阵地。3月13日,日军第二十六师团2000余人进抵神府河防东岸后,首先炮击边区黄河西岸河防阵地,在10余架飞机的掩护下开始强渡黄河。在此驻防的留守兵团警备六团沉着应战,誓死不让日军进入边区半步。并派出机动兵力东渡黄河,在日军背后给予突然袭击。正在山西同蒲路一带活动的我八路军一二〇师派出三五八旅两个团的兵力,火速前往碛口、军渡,增援边区留守兵团,阻止日军西渡黄河,使这股日军后撤退却。5月初,日军约一个旅团经大武向军渡进犯,企图突破我宋家川河防阵地。留守兵团为粉碎日军的企图,即令警备八团东渡黄河,于离(石)汾(阳)公路一带寻机打击日军。5月10日,警备八团趁夜击溃日军一个大队200余人,使日军随即退却。在保卫边区的河防战斗中,留守兵团始终贯彻积极防御的作战思想,依托黄河天险,御敌于边区以外,使陕甘宁边区和党中央机关的安全得到了有力地保障。

五、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的成立和留守兵团的机动性

1942年5月,中央军委决定在延安设立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贺龙为司令员,关向应为政委。留守兵团划归联防军所辖。但对外仍保留留守兵团和留守兵团司令部的名义。

1944年11月8日,三五九旅(欠一个团)和三八五旅七七〇团,由三五九旅旅长王震率领开赴华南敌后。1945年3月1日,骑兵旅奉命开赴绥远敌后根据地。6月,警一旅一部与独一旅、教一旅奉命南下。以后,炮兵团和三五九旅一个团又开赴东北。此时,留守兵团所属部队为三八五旅之第四、五团;警三旅之七、八、九团;警一旅之三团和保安大队;新四旅之十六、二十五、七七一团;教一旅之一、二、三团和回民支队;教二旅之一、五、九、三十四团和骑兵团。共32000多人。

六、留守兵团番号的取消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留守兵团建制取消。其中一部分部队奔赴东北解放区,一部分部队留守边区。至此,留守兵团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在人民军队的史册上,写下了极其重要的篇章。

(作者:延安革命纪念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