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做学生的心灵导师
15467600000020

第20章 女学生爱上女老师

这一天是周一,一位小学女教师预约后急切来访,说是因为一个女学生对自己的爱,让自己很困惑。学生爱老师,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吗?何况还是小学女生?怎么让老师觉得不对劲了?

落座心理咨询室,女教师先拿出了女孩写给自己的一封信,说请我先看看这封信。打开女孩写给女教师的信,只见上面写道:

您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从来没有人这样关心过我,这样对我说过话,特别是那次我对自己没有信心,您说的那句话——人生要乐观,有困难坚持下去。这已经是我的座右铭了。您知道吗?您的话语时时温暖着我的心,您比我妈妈还要好,老师,我要对您说——我爱您!

可是,您这几天为什么不高兴呢?看到您不高兴的样子,我心里真的很难受,我要让您高兴,不让任何人伤害您,我要保护您!为了您,我可以什么都不顾,什么都不要,甚至可以不要我的妈妈,但是,不能没有您。每天看不到您,我都会想起您,上别的课的时候,脑子里也总是您的影子。老师,我离不开您。

老师,我真的希望和您交朋友,老师,您当我的姐姐好吗?我当您的好妹妹。

老师,我会记住您的话的,我一定要努力进取,一定要成为一个您喜欢的人,因为我爱您!您也永远爱我好吗?

应该怎样判断女孩对老师的感情?经过沟通,女教师介绍了如下情况。

女孩现在读六年级,刚刚从外校转来不到半年,学习比较差,在班里居下游,平时很少说话,上课基本不发言,是那种容易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的女孩。转学后的一天,老师曾经和女孩做过一次长谈,给了女孩很多鼓励。这一次谈话不得了,女孩给老师连续写了几次信,表达对老师的强烈的爱。老师又和女孩谈过几次话,也回过信。可是,老师每天要面对那么多学生,再加上谁都有自己的家庭生活,哪能对一个学生那么多关注?可这样一来,女孩就更加频繁地给老师写信。

最近,女孩又从给老师写信,变成了没完没了地给老师家里打电话,而且总是每天早晨5点多钟。一连几天,老师一家人实在吃不消了。更让老师吃不消的是,这个周末,女孩从家里跑好远的路来到老师住的小区里,不知道老师的具体住址,就在小区里转。是别的同学打来电话,老师才知道,赶紧下去,找到了女孩。女孩说就是想见到老师,不见到老师就受不了。老师实在不知道女孩是怎么回事,安抚了一下女孩,就赶紧与女孩的家长联系,请家长把女孩领回家里。

现在,老师最担心的是,女孩莫非是同性恋吗?

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了进一步诊断,需要与女孩和家长直接沟通。几天后,女孩和父母预约后来访。

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了解到,孩子不满12岁,发育的比较晚,还没有初潮。家长介绍说,孩子就说想和老师交朋友,觉得老师比父母还好。在家里还发现了孩子写给老师的两封信,大意与上次的信内容相同,其中一句话是“老师您再爱我一次”,在两封信中重复了好几遍。

随着沟通,得知女孩的父母做生意,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每天早出晚归,孩子一天到晚几乎见不到父母,更不用说和孩子沟通了。特别是每天早晨,父母5点多钟就出门了,家里就剩下孩子,晚上也是孩子一个人在家里。

他们说:最近一年来,孩子越来越对我们封闭了。可是我们也没顾上和孩子好好交流。半年前,因为搬家转学到了这个学校。不久,感觉孩子好像变得乐观多了。我们也就放心了,更顾不上孩子了。直到前不久学校和我们联系,才知道孩子早晨给老师打电话的事情。孩子打电话的时候,我们早晨已经出门了,家里就孩子一个人。老师一说,我们这才引起注意,在孩子的房间里找到了两封信,说的都是对老师的爱,对老师的感情。我们和孩子说,学生爱老师虽然没错,但是,这样打电话不是影响老师的生活吗?再说怎么能和老师成为姐妹呢?可是,我们也不明白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和女孩的咨询会话进行了较长的时间。女孩小小的个子,有几分瘦弱,性情比较内向,不大善于语言表达,但是也基本印证了上述情况,其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两句话女孩重复了好几遍:没人关心我,就这个老师关心我。通过沟通了解到,女孩还非常单纯,对老师的感情没有丝毫性心理的因素。

“与教师一起思考”综合上面的信息,现在可以判断,女孩对老师的爱,不是同性恋,因为其中没有看到性爱色彩的感情成分。而同性恋说的是指向同性的一种性倾向,是一种性爱关系。所以,不能随便把同性之间的依恋关系叫做同性恋。女孩对老师的爱,其实就是一种向往和依恋。

那么,女孩为什么对老师出现这样感情?主要是因为在过去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中,女孩太缺少被人关注,生活在一种被疏忽,被冷漠,被遗忘的处境。而转到新学校之后,老师的谈话和鼓励,使女孩被关注的需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女孩对老师强烈地向往和依恋。老师在弄不明白女孩的心思的情况下,对女孩连番地写信和电话感到不知所措,对女孩可能有所回避,这就更强烈地激发了女孩对老师的向往和依恋。

于是,我根据如上的判断,向家长和老师建议,共同的目标是给女孩以继续的关注,满足女孩的心理需求。建议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多多给女孩关注,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建议老师,不用担心和回避,继续关注女孩,让女孩感到老师一如既往的关爱。

两周后的反馈信息是:家长改变了过去的家庭生活氛围,对生意也作了时间上的调整,增加了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孩子和父母也可以交流了。老师和女孩进行了两次谈话,女孩说知道老师心里喜欢自己,也就踏实了,不会反复写信和打电话了。再后来的反馈信息是,女孩和老师的关系逐步走向了正常化。

“与教师一起思考”这个案例再一次证明,渴望关注,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求。青少年学生渴望关注的需求更为强烈。他们渴望来自成人的关注,特别渴望来自老师的关注。为了得到关注,他们会演出各种各样的故事,甚至包括淘气,打架,破坏纪律,与老师顶牛,以及令人莫名其妙的故事。因此,我们不能不把我们的关注送给每一个学生。我们从心里送给每一个学生的关注,都是学生心灵成长的阳光和雨露,功德无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