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给父母101条忠告
15467900000043

第43章 孝子是培养出来的

“孝子,孝子,孝敬儿子。”到底是谁要孝敬谁?在这个孩子至上的社会里,这句半开玩笑的调侃倒真是有点让人迷茫。在当今,相当多的孩子,不懂得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在独生子女家庭里就更是屡见不鲜。

尽管每一位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长大成人能够有孝心,尽管大家都知道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教育孩子时,又往往忽略这方面的要求。

据调查,许多家长对孩子孝敬长辈的要求是很低的。孩子上幼儿园、上学离家时能说:“爸爸妈妈,我走了,再见!”回家见到父母能说:“爸爸妈妈好,我回来了。”就相当满意。如果孩子在拿到好吃的东西时,举手让一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长辈们则觉得孩子非常乖。这是把孝心降低到一般文明礼貌来看待了。有孝心的人固然要讲文明礼貌,更重要的是要懂得真正关心父母、长辈,在需要为父母长辈付出辛劳时自觉自愿,而且形成习惯。

有这样几则报道:

一个年仅三岁的小孩儿,在父母上班之后陪伴着瘫痪在床的奶奶。奶奶该吃饭了,他把父母做好温在锅里的饭菜慢慢端到奶奶床上;奶奶要解手,他把便盆送到奶奶身边。他为父母分忧,学会了做很多事情。

一个上小学的女孩儿,母亲病卧在床多年。小女孩儿承担起了全部家务,每天买菜、做饭、收拾房间,为母亲擦洗身体。家里生活十分困难,她养成了省吃俭用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她每天按时到校上课,勤奋苦读,还担任学生干部,成为三好生,被评为十佳少年。

看着这样的报道,面对这样有孝心的孩子,许多为人父母者热泪盈眶。

孝心,作为传统美德,可以促使家庭和睦,温馨幸福。据有关调查,三代同堂的家庭,如果中间一代孝敬长辈,孩子就会懂得孝敬父母、祖辈,这样的家庭中不仅长幼有序,而且互相关心、互相宽容,呈现一种和乐融融的气氛。这对每个家庭成员的身心发展都是有利的。要让孩子从小知道,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孝心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还要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才算是有孝心。让孩子知道妈妈十月怀胎的艰辛,知道父母的养育之恩。有孝心的孩子,懂礼貌,责己严,为父母分忧解难。多给孩子讲些古今故事,通过形象去理解。

此外,父母也要作出好样子。父母对孩子祖辈的孝心如何,直接影响孩子,真孝心或假孝心,是骗不了孩子的。因此,为人父母要对自己的孝心作一番反省,先从自身做起,这样,孝心的种子才会播撒到孩子心里去。

真孝敬长辈,就应该听从长辈的教诲,不应随便顶撞,有不同想法应讲道理;真孝敬长辈,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体谅长辈的艰辛,尽可能少让长辈为自己操心;真孝敬长辈,就应该为父母分忧解难,在父母生病时,在父母有困难时,尽力去关心照顾父母、协助父母;真孝敬长辈,就应该刻苦学习,努力求知,让父母少为自己的学习担忧;真孝敬长辈,就应该在离家外出时,自己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外出时间较长,应及时向父母汇报情况……总之,真正的孝心要体现在言行上。

培养孩子的孝心,必须从小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