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入世”与中医药的发展
15472400000009

第9章 “入世”让中医药何去何从

中医药是中国的国粹与瑰宝,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1973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前问国务卿基辛格,中国有什么优势。基辛格胸有成竹地回答,一是农业,二是中医中药。可见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如果说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入世”对中国的发展是挑战大于机遇,而从长远的观点看,则是机遇大于挑战。面对“入世”,只要我们积极努力,就一定能够让中医药这块东方瑰宝大放异彩。

一、新中国中医药发展概述

中国、埃及、罗马、印度共同构成了世界四大传统医药体系。随着历史的变迁,后三个传统医药体系均已消亡,惟有我国的中医药体系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以其简、便、廉、验等特点为繁衍不息的中华民族提供了健康的保障,并大步走向了世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中医药事业更是如鱼得水,走过了光辉的历程,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1.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巨大的中医药需求市场

80年代末,有关部门曾组织对8万多农村居民的逐个调查显示,希望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占43.92%,单纯希望西医治疗的占34.21%,其他占21.88%。进入21世纪后,很多中国人仍对中医药抱有好感。按我国有13亿人口计算,将有相当比例的人要求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我国每年国内中药销售总额均在几百亿元人民币,这是一个巨大的难得的中医药需求市场。

(2)百万中医药大军

新中国经过50多年的建设,遍布中国广大城乡的中医中药保健服务网络正在形成。到1999年底为止,全国卫生部门共有中医中药专业技术人员514380人,其中中医339666人,他们中有不少是医术精良的医师和专家,还有50多万从事中药生产和供销的职工,传统医药行业号称百万大军。

(3)中医医院是医疗保健中十分重要的力量

1999年我国有中医医院2629所,设置病床260386张,有职工397235人,20多个省市普及了县级中医医院。1999年中医医院门诊量1.9353亿人次,收治住院343万人,治愈了很多疑难疾病,它们还承担了大量的救灾防病、预防保健、社区卫生、健康教育等工作。此外,我国还有288所中医门诊部和许多小型中医专科医院。中医中药已是中国卫生保健中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4)农村欢迎中医药

我国农村目前有5万多个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的乡镇卫生院。全国卫生院有中医药人员近17万人,约占卫生院医药人员的1/3.据对四川、湖南部分乡卫生院的随机调查,中医门诊占卫生院门诊量的53%。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调查,农村就诊人次中,中医药治疗者占34.55%。近年随着卫生改革的深入,出现了一批卫生院办的中医专科和中医专科医院,一个好专科救活一个卫生院的例子屡见不鲜,仅山西省农村就有这种小型中医专科医院196所。如稷山县骨髓炎医院是一家有500多张病床的中医专科医院,该院摸索出一套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中医疗法,治愈2500多人。

(5)乡村医生普遍应用中医药

在我国的73万个村卫生室里,活跃着972288名乡村医生,由于农村中草药随处可得,加之多年对“赤脚医生”的多次培训,目前乡村医生中有40%~50%的人在使用西药的同时使用中药。

(6)中医科是西医医院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我国有7千余所西医医院,其中95%设有中医科或中药病房,其床位总数2000年底达79364张,接近于全国中医医院床位总数的1/3.据卫生部调查,在城市西医医院的门诊量中,中医科占22.86%;在农村西医院,中医科占22.3%,城乡中医科均占西医院门诊量的1/5.中药特别是中成药的使用也是大量的,西医医院的药品收入中,中药收入约占30%左右。

(7)民族医药功高绩显

我国的民族医学,藏医、蒙医、维医和傣医等,都有其悠久的历史和理论体系,壮、苗、瑶、彝、朝鲜等民族也拥有大量的民间草药和医疗手段。目前,全国的民族医药人员已达10442人,其中国家编制的民族医医生6114人、民族药剂人员2867人、民间医生1461人,这还未包括民族制药厂的技术员工。全国已经建起民族医医院132所,设床位4564张,其中藏医医院57所、蒙医医院39所、维医医院30所、其他民族医医院6所。我国已有几十家民族制药厂生产民族药品,规模最大的西藏自治区藏药厂的建成投产,使民族药品的生产由几千年的传统手工操作步入了现代化生产的行列。近年一批藏药火爆京城,并进入了北京市医院基本用药目录。虽然很多民族地区自然经济条件较差,但在那里民族医药仍深受各族人民的欢迎,民族医药为各民族的卫生保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家科技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6部委和四川省共同投资,兴建目前全国惟一以省为单位、全面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国家级基地。云南也正在筹建国家天然药物工程研究中心。随着人力、物力投入日益加大,西部地区中药制药新技术目前已取得重大进展: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超微粉碎等技术已成功应用,中药精制颗粒剂等生产技术研究已趋成熟。

西部地区自行培育的一批知名企业成为中药产业开发的主体。目前,甘肃奇正、青海三普药业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藏药资源开发企业。仅青海藏药开发产值短短数年间已突破一亿元。西南则以成都地奥、云南白药等企业为龙头,致力于中草药资源开发。据介绍,西部新型制药企业除稳定占领国内市场外,还开始进军国外市场。其中,昆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药物研究所研制的抗疟新药蒿甲醚注射液是我国在国际上第一个注册的制剂药物,已在27个国家注册销售,年外销额在200万美元以上,居中国发明的单一制剂药品创汇前列。

“中药西制、中药西吃”代表了目前我国西部中药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据了解,在民族医药产业的开发中,西部各省区纷纷引入高新科技和设备,进行科学化的研制开发和无菌化、自动化的加工生产,改变了传统中药产业发展技术水平低、“药罐子”、“药袋子”的粗笨形象,迎合了便捷、绿色的现代消费需求。

民族医药产业虽然投资大,新产品研制开发周期长,但是投资回报率高,利润丰厚。统计数字显示,四川中成药企业赢利率较全国平均水平高40%以上;云南医药工业总产值近4年翻了一番,利税增长2.89倍,实现了经济效益增长高于发展速度的良好业绩。可见,民族医药对当地的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四川省是西部地区民族医药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省份。据四川省科委主任杨国安介绍,该省的中成药产值由1990年的8000万元迅速增加到1999年的42.5亿元,在全国的位次从第22位跃居第一位,年均增长60%以上,实现利税和利润占全国中成药行业的比重分别达17%、19%,均居全国第一。

西部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使西部发展中药产业具有突出的资源优势。据介绍,四川省共有4500余种中药材资源;云南省药用植物达6559种,占全国品种总数的51%;贵州等省也都在3000种以上。此外,西部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经过长期生活、生产实践,逐步形成了藏药、蒙药、维药、苗药等独具特色的民族医药,它们大多依托本地丰富的生物资源,就地取材。借助西部开发,人才、技术、资金西移的有利时机,西部各省区正加紧培育龙头企业,力争以现代高新技术提升民族医药业,使之成为极具竞争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2.中医理论研究和学术水平大幅提高

50年来,中医药理论研究的突出成就是,中医药理论体系得到全面系统的整理;现代医学和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与理论被大量移植到中医药理论研究之中,不断揭示了中医药理论的科学性,为人体生命科学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课题。与此同时,一些新的中医药学说或学科不断问世,丰富、发展了中医药理论的内容。

(1)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整理研究与重点实验室的建设

建国后,广大中医理论工作者在校注、语译古代医籍的基础上,对中医传统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陆续编写了五版全国统一的中医教材,为中医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化学说、藏象学说、气血理论、经络学说、诊法学说、治则学说、辩证学说、辩证论治学说、体质学说、运气学说等各家学说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对中医理论体系的认识,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是空前的。中医名词术语和各种技术标准的规范化日益受到重视,“八五”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制定了《中医病案书写规范》、《中医病案首册》、《中医内科急诊诊疗规范》、《中医常规护理、护理文件书写、技术操作规程》等一批医疗护理技术标准。近年又完成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等国家标准。《中医药专利管理办法》亦已颁布实施。与此同时,全国重点科研机构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中国中医药信息文献检索中心、P3病毒实验室、经络实验室及国家中药制药工程技术中心等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均为中医药学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文献医史研究

中医药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浩如烟海的中医药学文献。据统计,我国现存古代医籍共13000多个版本,近现代文献更是浩淼。目前有中医药内容的期刊资料,国内约有400余种,国外有200余种,每年累计中医药文献量约2万余篇。

1965年卫生部曾制定中医古籍整理的十年规划,1982年卫生部又拟订了“1982-1990年中医古籍的整理出版计划”,共计划点校、整理近600种古代医籍。在对国内现存近万种中医古籍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编成了《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近年来,中医文献研究工作广泛开展电子计算机应用,11部重点中医古籍整理研究全部完成。江泽民为《中医古籍孤本大全》题写了书名。《中华本草》、《中医方剂大词典》的编著问世,是对本草学、方剂学的历史性的总结。

在现代中医药文献的整理研究方面,编制了数以千计的中医书籍,有些书已译成外文,向国外发行。国内公开发行的中医药专业期刊有126种,其中一部分编写了英文或其他外文文献。中医药文献库和国际针灸文献库已初具规模。全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同Internet连网,为中医科技信息的双向国际交流提供了信息高速公路。

50年来,中医学史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在医史理论、通史、专科史、疾病史、断代史、地方医学史、近代医学史、方药史、医史人物、少数民族医学史、中外医学交流史等方面有大量论著问世,《中国医学史略》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组织汉译的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以及出土医书《五十二病方》和《武威汉代医简》的研究,分别获部级成果奖。近年来,我国医学史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日益活跃,并得到了日本、美国、德国、英国及一些国际学术组织的重视。

(3)中医药理论的现代研究

建国以来,各地积极采用现代医学及其他现代科学的技术、方法和理论,对中医的藏象学说、辩证论治、针刺针麻原理、经络实质、“气”的实质和诊法、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初步阐明了某些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

藏象学说与“证”实质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全国许多单位从“证”实质的研究入手,其中,以对“肾”、“脾”的研究较为突出。此外对“心气虚”、“肺气虚”、“肝郁证”的研究也有较大进展。许多学者还致力于证候规范化及阴虚、阳虚、寒证、热证和血瘀证的研究等,辩证微观化的工作也得到了重视。

经络与针灸、针麻原理的研究,循经感传现象的调查研究,揭示证实了经络是客观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人们尚未了解的生理系统。研究发现针灸对人体具有广泛的调整作用,并能有效地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研究表明:针刺之所以能发挥镇痛效应,其关键在于以针刺的方法激发存在于神经系统内的各级水平的抗痛机能。我国1990年颁布了针灸《经穴部位》的国家标准,对十四经脉的经穴部位和38个经外奇穴部位进行厘定,是针灸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1992年我国颁布实施了《耳穴名称和部位》的国家标准。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国内学者均重视对脉诊及舌诊的研究。近年来脉诊已成为医学、数学、工程学、生物物理等多学科结合研究的课题。舌诊研究则采用病理学、细胞形态学、生物化学、血液流变学、免疫学、微量元素分析和舌色仪等现代科学技术,对一些舌象的形成原理有了初步阐明。其他诊法如面部色诊、目诊、耳诊等也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开发了定性及定量研究,腹诊研究水平超过了日本。

扶正固本法、清热解毒法、通理攻下法与活血化瘀法等治法的研究均取得了重要成果。此外,中药的基本理论如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畏恶、归经、配伍等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

(4)中药资源的普查、开发和保护

建国以来,我国发现了许多新品种、新药源,使中药品种显著增加,1983-1994年对全国中草药资源进行普查,覆盖了80%的国土,收集和鉴定了药用植物、动物及矿物药材共12807种,被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防风、党参等680种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全国引种中草药3000种以上,一些重要的野生中药,产自国外的药用植物在我国已引种成功。其中,西洋参大面积农田栽培技术研究获国家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生物技术已进入中药材培育领域,人工养麝取香,活熊取胆,人工培植牛黄技术均获得成功,以往靠进口的60种常用中药,已引进成功30种,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

1997年北京、广州分别成立了国家新药(中药)临床试验研究(GCP)中心,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亦组建,中心的组建为中药现代化行动的实施提供了基础。

(5)中药炮制和制剂研究

全国已对历代500多种常用中药的不同炮制技术和各地现行的炮制经验,进行了全面系统整理,初步阐明了药物经过炮制处理后制毒、增强疗效的机理,同时也为中药炮制工艺的改进、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科学依据。随着临床的需要和科学的发展,膜分离技术的采用与微细纤维素等的研究与应用,使中药新工艺、新辅料、新剂型有了很大发展。新发展了胶囊、注射剂、软胶囊、泡腾、气雾、滴丸等40余种剂型,复方丹参滴丸得到了美国临床研究的认可。近年来,运用显微鉴别、仪器分析等手段,已对不少中成药进行了定性以及定量的控制;通过对重点出口中药的二次开发,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出口创汇能力。

(6)中药药理、药化研究

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已有150余种常用中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化学、药理方面的现代研究,从中分离出活性单体500余种以上,发现了一批活性强的新结构成分,如青蒿素、联苯双脂等,推动了我国的新药研制工作。迄今,我国从中药的有效成分及其衍生物中研制出新药150余种,占全国各类创制新药总数的一半以上,已有多项成果获得了国家发明奖。自1956年以来,通过正柴胡饮等的拆方和配伍研究,初步揭示了方剂组成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中药复方研究获全国医药卫生科技重大成果奖;藿香正气口服液制剂的制备方法,获首次设立的中国专利创造发明金奖。

(7)中医新兴学科的发展

80年代以来,在中医药现代研究和长期医疗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一些新兴的中医药学科相继问世,如中医方法论、实验针灸、中医实验动物、中医全息学说、中医时间医学、中医气象医学、经络生物物理学、中医营养康复学、男科学、中医心理学等。

3.中医临床研究与防治疾病的能力不断提高

建国后中医临床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重症方面作出了成绩,显示了优势,并逐步走上了科学研究轨道。近年来中医临床专科也得到振兴和发展,逐步形成了现代中医临床体系,产生了一批中医疾病诊疗规范,流行病学、计量医学在中医临床研究中得到推广与应用。

(1)临床疗效不断提高,总结出新的治疗方法与经验

中医临床研究工作表明,应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疗法在临床各科许多疾病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如中医药防治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研究,已初步证明了活血化瘀法可降低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研究表明,中药能有效地改善肝功能,恢复急性肝损伤,抑制和逆转肝纤维化,并能大大降低重度黄疸性肝炎的病死率。对恶性肿瘤尤其是晚期患者,采用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减少化疗、放疗的毒副作用。“薏苡仁脂乳剂药学研究和治疗肺癌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的研究,大黄醇提片、血宁冲剂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老中医治疗浆细胞性乳晕瘘管经验等,均获得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动静结合”,运用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治疗某些骨折的方法,使骨折的愈合时间较单纯西医疗法缩短1/3,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运用“通里攻下”的理论和方法,治疗某些急腹症取得较好疗效。用活血化瘀疗法治疗全身性硬皮病、瘢痕疙瘩等结蒂组织增生性疾病也取得良好疗效,从而打破了“结蒂组织增生不可逆转”的传统观念。应用中医学中指中节同身寸确立食道心房调节搏管深度的最佳位置获1995年国家发明奖三等奖。

(2)中医对危急重症的治疗展现了优势

20世纪50年代中医在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中取得良好疗效。近年,中医临床工作者对许多危急重症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如制定了流行性出血热的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及治疗护理常规;通腑化痰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活血化瘀、泄热醒神、化瘀开窍法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实验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4年《中医急诊诊疗规范》在全国实施,1995年公布了全国中医医院急诊必备中成药,并于1997年遴选53种中成药推广使用,治疗疾病涉及心脑血管疾病、热病、出血性疾病等20多个病种,对中医急诊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广作用。

(3)名老中医经验的继承整理工作和民间疗法的挖掘

全国各地组织编写了大量老中医经验汇编和民间单验方汇编。70年代末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总结整理和研究著名老中医经验获得成功。1991年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确认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带徒,进行学术经验继承工作。1997年两部一局又实施了第二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工作,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的中医药临床人员。

(4)针灸临床研究取得突出成绩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对300多种疾病有效,实验研究初步阐明了治疗作用机制。针灸抗炎、抗休克研究,也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针刺麻醉是我国针灸临床研究的重大成果,我国已将针灸麻醉应用于100多种手术,因其麻醉成功率较高,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

(5)民族医药的临床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民族医药为各民族人民的防病治病发挥了重要作用。藏医药对萨病(相当于中医的卒中和中风)及后遗症也有了明显疗效;蒙药那如注射液用于坐骨神经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增生性脊椎炎疗效显著;其他如维医、傣医、壮医、苗医、朝医等均以自身的医疗特色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作出贡献。少数民族的文献研究亦得到重视和加强。如藏医除《四部医典》外,《月王药诊》、《晶珠本草》翻译整理工作已全面完成。有关方面开展了“藏医放血部位的厘定和层次解剖的研究”,《中国藏医学》为首部用汉语表达的藏医学专著。维医文献进行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祖国医学·维医分册》和《新疆药用植物志》的编写,以及波斯文《药用总库》的翻译等。蒙医文献的整理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卫生部、国家民委还制定了民族医药古籍整理计划,《苗族医药学》编著亦已完成,“九五”期间,民族医药“316计划”正在实施。在民族药研究方面,目前已对300余种蒙药、400余种藏药、200余种彝药和近400种傣药,做了不同程度的整理研究。其中“藏药的调查与研究整理”获199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6年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成立,从组织上保证了民族医药学术的持续发展。

4.中医药科技成就令人瞩目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中医药科技进步是中医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少数优势领域,5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政策指导下,中医药的科学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科研机构的建设不断加强,科技队伍明显壮大,人员素质显著提高,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科研成就硕果累累,科技成果转化意识日益提高。

1955年第一所国家中医药科研机构——中医研究院成立;1965年先后建成四所中医学院;1965年国家科委中医中药专业小组成立;1987年12月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6年5月全国中医药科技大会召开,会议总结了中医药科技工作经验,分析了中医药科技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成绩与问题及发展趋势,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医药科技进步的主要任务;同年12月,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召开,确立了中医药的社会地位和科学地位,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依据,指明了中医药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这些重大决定与措施,逐步明确了中医药科技工作的地位、方向、目标和思路,从组织机构、人才培养、技术方法、科研支撑条件和科研机构的内涵建设等各个方面,为中医药科技工作纳入国家科研技术研究和规划的正常轨道,为促进中医药科技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至2000年底,全国已建有独立的中医药科研院所98个,专业技术人员13598人;高等中医药院校及其附属医院等附设的科研机构近百所,兼职科研人员近2万人,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市级的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及高等院校为主体的科研体系,以及一支以中医药人员为骨干,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科研队伍。据统计,至1999年,中医药科研院所累计获国家及部级科研成果799项;一些重大科研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医治疗重大疾病、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对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病毒性肝炎等的防治的研究;中医治疗的研究,文献研究;利用现代科学揭示中医“证”的科学内涵;以及中药品种整理、饮片炮制、剂型改革、栽培计划、新药开发均取得新进展与新成果。这些成果涵盖了中医药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诸多领域,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的结合,经历了从一般的临床经验总结、单纯观察到实验研究,从回顾性研究到前瞻性研究,直到积极参与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的逐步发展、不断提高的过程,提高了中医药防治疾病的能力和整体学术水平。

新中国成立至1965年间,特别是1958年中医工作掀起高潮后,涌现出以针刺镇痛、针灸麻醉、骨折小夹板治疗、急腹症、白内障套拨术为代表的的一批科研成果。1978年以来,中医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进入新的领域,迈上了更高的层次,如“消痔灵”注射治三期内痔、药物加强针刺镇痛效应的研究、经实验研究和大样本临床观察证实六味地黄汤(丸)有阻断食管癌病变和预防食管作用、“强力宁”治疗重症肌无力、康莱特注射治疗肺癌、药用植物洋地黄细胞培养与强心甙的生物转化研究,以及中医典籍《素问》的整理研究、常用中药品种整理等。其中抗疟新药双氢青蒿素的研制和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分获1992年和1995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

从“六五”到“九五”,中医药科研积极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特别是参与科技攻关计划和攀登计划,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医药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急需要办的,并将产生重大影响的,需以科技发挥先导作用解决的,带有方向性、基础性、综合性的重大课题。中医药科技攀登项目针对的是具有前沿性、或具有重要应用前景、或能发挥我国资源优势,能代表国家基础研究水平的重大项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医药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在“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指引下,中医药科研机构从市场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适时调整机构、分流人才,按照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走科、工、贸一体化的道路,建立起新型的科技体制,提高了生存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中医药科技工作50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丰富了中医药的学术内容,增强了防病治病的能力和整体学术水平,扩大了治疗服务领域,提高了中药产业的现代化水平,促进了中医药学向世界的传播,为中国的卫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5.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教育体系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教育工作。建国初期,在继续开展传统中医药师承教育的同时,全国普遍开办了中医进修学校和中医进修班,培训了大批中医药从业人员。1955年12月19日,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举行成立典礼的同时,该院首届西医学习中医班开学。1956年,国家创办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所中医学院,随后,各省市相继建立中医学院。1958年1月,卫生部发出通知,要求从1958年起在高等医学院校中逐步开设中医药课程。1962年9月,中医学院教学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着重讨论和明确了关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加强基本功等三个问题。至1966年,为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全国已有中医学院21所,在校生1万余人。

十年“文革”动乱使中医药教育遭到严重破坏,中医学院被拆并为11所,停止招生达5年之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医药教育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下,中医药教育的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内涵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1982年4月,卫生部在湖南衡阳召开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高等中医教育工作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方向,修订了教学计划,提出了《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办好中医学院》等指导性文件。其后的数年内,国家先后对发展中医中等教育、函授教育、继续教育、专科教育以及对外教育提出了指导性意见。1990年6月,1996年7月,决定以师承面授的方式开展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继承教育,两次共选1000多名老中医药专家。1997年1月,国家教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召开《全国中医药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总结了建国以来中医药教育经验、研究和规划今后一个时期加快中医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方针。

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医药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中医药教育先后创办了高、中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各种形式的函大、夜大教育,中医师带徒,自学考试和社会力量办学;近年来又启动实施“执业医师”和“执业中药师”的资格考试与认证制度,为中医药的人才培养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2)中医药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至2000年,全国已有高等中医药院校30所,民族医药院校3所,在校生6.1万人;中等中医药学校53所,在校生6.72万人;高、中等中医药院校已经成为主体,在其带动下,中医药成人教育也有了较大发展,现已基本形成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并举的办学格局。中医药院校的专业设置已由中医、中药专业向多种专业发展,基本涵盖了中医药学的主要学科。在发展中专、大专和本科教育的同时,1978年我国首次招收中医药研究生,1981年正式建立中医药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制度,实现了与国家学位制度的接轨。近年来,又开展七年制中医教育和第二学位教育,并建立了中医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了多层次的教育结构。

(3)中医药教育内涵建设不断加强,办学条件逐步改善

中医药院校的教学和教学管理渐趋规范,初步建立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群体和课程体系,建设了一支具有相当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全国高、中等中医药院校现有专业教师1.32万人,其中高级职称占30%。在编写了五版教材的基础上,国家对38门主干课程进行了规划教材建设,同时编写了多种中等中医药学校和民族医药院校教材。教学基地也达到了一定规模,高等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已达43个,病床总数17695张。

(4)中医药教育实现了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

中医药教育初步实现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较好地完成了与现代教育制度接轨,使中医药教育成为我国医药教育中独具特色与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

(5)中医教育推动了中医药事业和学术的发展

至2000年,各类中医药教育已培养了本科生近12万人,研究生6200多人,他们遍布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等各种岗位,成为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中坚力量,不少人已成为学科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同时,建立了一批有相当水平的重点学科,促进了学术带头人的脱颖而出和人才梯队的形成,并涌现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和教学成果。中医药教育的显著成绩,为进一步发展中医药事业奠定了基础。

(6)中医药对外教育为中医药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人类渴望回归自然的趋势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学在国际上越来越引人注目。目前到我国学习自然科学的外国留学生中,学习中医药的人数居第一位。近10多年来,来华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进修生达14700多人,是此前30多年总数的36倍,从而扩大了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推动了中医药的国际交流。

二、“入世”后中医药的发展趋势

21世纪是充满着竞争和挑战的时代。新的一轮科学技术革命、信息革命已打开了中国大门,“入世”后医药卫生将迎来一个更新的发展时期。中医药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末由于贯彻“中西医并重”方针,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的引进和渗透,中医药更显示出科学性和生命力。“入世”后,国门将进一步打开,中医将更多地融入世界,中医药的发展不断表现出其特有的趋势。

1.入世将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经济专家预测,一旦“入世”,受益最大的是纺织业、交通旅游业和中医药行业。就中医药而言,在当今人们崇尚自然的潮流中,新的化学药物开发难度越来越大,从化学合成物中获得新的成功率明显降低,一些化学药物存在难以克服的毒副作用、药源性疾病等不利因素,为此天然药物已成为创制新药的重要研究对象。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中医热”正在升温,这将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另一方面,加入WTO,医药产品关税将降至5.5%~6.5%,我国医药行业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和冲击,然而中药产品因其是国粹而冲击较少,新的市场空间正在逐步形成,面临的将是更大的发展机遇。近来,随着银杏灵等中成药获美国FDA认证正式进入美国市场,同时,FDA也不再要求中草药产品是已知结构的单味纯品,而可以是成分固定、疗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混合物,这为中药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鼓励中药厂达到GMP要求,制剂要现代化、品种要创新,是中药走出国门的前提。双管齐下,齐心协力,进入世界草药市场并非难能所为。想当年,日本津村顺天堂株式会社把我国中药名方六神丸加入人参、沉香,以救心丸之名畅销于海外,年销售额达1.2亿美元,很值得我们反思。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自古经方、验方不计其数,就当今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就有867个,这些都是中药走向世界的巨大财富。当前,需要的是务实求快,高度认识到我国中草药的优势,广集中医药英才,有的放矢地加强开发研究,特别是在中药质量和包装上多下功夫,加强营销策略,更好地利用“入世”的机遇,使中医药更快占领国际医药市场。

入世给中药行业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大量资金被吸引注入,技术改造将加速进行

药品的生产技术,尤其是天然药品(即中药)的生产技术,中国相对于国外落后较多,特别是化学分析研究和提取技术。化学分析的落后导致复方汤剂中化学反应和有效成分不清;提取技术的落后导致服用不方便或药效随服用的方便程度而递减,即片剂不如丸剂、丸剂不如汤剂,这也是影响中药走向世界的主要原因。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中药发展潜力巨大。复方是中国独有的巨大资源,每一成熟复方剂型的革新都可能使市场发生巨变,掌握成熟技术的外方投资者一定不会放弃这一巨大市场,届时会主动和国内企业洽谈合资合作,我们也要主动出击来迎接机遇和挑战。

(2)中药将会得到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消费者心目中的观念是中药的副作用要小于西药且有保健功效,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大部分中药由于服用不方便而被放弃。但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它将伴随着制剂的革新而被重新开发。随着医疗观念由治疗向预防保健的转变,用药也相应会向药品——保健性药品——保健食品转变,而很多中药具有保健性的特性,所以医疗观念的更新会带动中药的发展。另外,大部分中成药归类于OTC,国家为了降低医疗负担和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会大力宣传推广OTC药物的使用,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中药业的发展。

(3)中成药的出口量将成倍增长

随着回归自然潮流在世界上的兴起,天然药物销量的增长在国际市场上要远远高于化学药品,而现阶段我国中药的年出口量仅和韩国的汉药出口量相当,同为一亿多美元,远低于日本和法国,这令我们汗颜。出口量少使得世界对中医药的了解还停留在很肤浅的程度。中医的整体诊疗和中药对慢性病的治疗优势以及保健功效,是西药无法企及的。国际上的消费者对中药有一种神秘的向往,但粗糙的包装、服用的不便、在国际上临床疗效验证的滞后和各国对中药的限制,使得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推广困难重重。随着中药西制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在国际经济环境中地位的改变,中药在国际上的困境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外资对中药行业的注入也会促使外商积极地向国际市场上推广新型中药,中药的出口量因此将成倍增长。

(4)中药材的生产将被拉动

中药材的生产讲究产地,相同的药材不同的产地,原生药含量差别很大,这是我国独有的资源且异常丰富。中草药的生产和采集属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成本低下也是我们的一大优势。另外,中成药生产的增加等都会带动中药材的生产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总的说来,中国加入WTO对中药行业的影响是利大于弊,机遇大于挑战。当然威胁也是存在的,世界上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汉药也是很发达的。但上述几个方面的优势,是国外企业不具备的,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勇于迎接挑战,就会给中药行业创造出一个光明的未来。

2.“入世”将会促进中医药行业的改革

(1)中医医疗机构的体制改革

中医医疗机构体制改革中,人事制度和运行机制改革将是重头戏。

21世纪初,中医工作的改革将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为契机,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卫生、中医药资源的调整和科学配置,逐步建立宏观调控、富有生机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中医医疗机构体制改革将是新世纪初的中医工作重点,而且将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随着国家实行非营利性医院和营利性医院的分类管理,中医医疗机构也将划分为两大类别并纳入管理。过去,阻碍中医医疗机构改革的主要原因,一是计划经济模式下遗留的人事制度;二是旧的运行机制,以致不少中医医院缺少生气和活力。因此,人事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将是中医医院改革的重头戏。

中医医院分级管理将会持续进行,整体护理将在中医医院中普遍推行,中医整体护理以其兼有传统医学的特色将走出国门,被一些国家医疗机构引入。

医院分级管理是被国际公认的实现医院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有效措施。20世纪末,我国已取得了成功的实践经验。因此,实施分级管理在21世纪初将会继续进行,标准会调整,要求会更切合医院实际。中医医院在发展中更强调就医环境、服务态度、医疗质量和合理利润作为医院形象的四大要素;更重视管理和人才的培养,管理和人才的竞争将成为医疗机构竞争的核心。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医医院将逐步智能化,新世纪初将出现智能化病区和智能化医院。

为了适应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促进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针对中医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9年6月30日提出了城镇中医医疗机构配套改革的任务、原则和措施。

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医疗服务的需求,合理调整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服务成本,规范服务行为,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方便的多形式、多层次的中医医疗服务。

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公平管理竞争;坚持与整个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统一规划,同步进行;同时从中医药工作实际出发,注意研究中医药自身特殊性的问题,分类指导、稳步推进。

在具体措施上,要求各省(市、区)中医药主管部门要配合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的制定工作;做好医改中有关中医药项目指标的统计测算工作,同时定点检查中医医疗机构;做好中医技术劳务服务价格核算、确定基本医疗保险中的中药品种目录、中医基本医疗技术服务项目、院内制剂以及中医医疗机构药品收入比重等。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时要予以充分研究,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抓好医改联系点;加强沟通交流,注意总结,发现典型。

(2)中医药产业的改革

中医药产业将以股份制企事业模式出现,成为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打破部门和地域界限的中医药集团将在21世纪初诞生。

当前,我国关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决定对中医药同样有重大意义。具有一定实力的中药企业,会吸引投资加快发展;对产品有市场但负担过重、经营困难的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对产品没有市场、长期亏损、浪费资源、质量低劣的企业要实行破产、关闭。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中医药企业将有部分成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企业集团。

(3)中药剂型的改革

中药剂型的改革将迈出更大步伐,饮片浓缩颗粒或浓缩粉剂将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和接受,但颗粒(粉)剂与传统中药煎剂仍会长期共存,互不取代。单体药与复合性药物同样受到重视,且会出现研制、生产、应用相结合的时期。

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中药饮片浓缩制剂将愈来愈受群众欢迎,且质量会不断提高。但传统中药煎煮法仍以其特有方式和确切疗效继续在民间保留。传统的中药方剂成为主要的复合性药物将成为受群众欢迎的新制剂。

(4)部门管理的变革

部门管理从微观转向宏观,从办中医药转向管理中医药。

随着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将进一步明确,法制将逐步健全。政府首先要管市场,要营造一个法制健全、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其次,政府要管质量。政府部门要把两大职能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主要是管好卫生、医药市场,规范医疗行为,管好和保证医疗质量、药品质量。原有的办卫生、办中医药的微观管理方式、方法在新世纪将被逐步淘汰。中医机构在今后的存在和发展,也不能再依赖“政策倾斜”,而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在管理、人才、特色、内涵上下功夫。随着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中医机构的布局将被调整,中医药资源配置将逐步优化。

(5)中医院校改革力度加大

为提高中医药人才素质,部分中医院校将与综合性大学联袂,并进行属地化管理。为解决扩招的场地,中医院校将把目光瞄向中等中医药(卫生)学校,中等中医药(卫生)学校也将迎来发展机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卫生行业对医学人才要求的学历层次逐步提高,中等医学人才在某些岗位已愈来愈不适应,因此,中等医学教育的办学层次、规模、专业结构和布局将要进行重大的调整和改革。

中医院校在“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方针引导下,更注意发挥地方积极性,“条块分割”体制将有较大改革。为本地区培养人才,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重点解决重复设置、交叉、分散、封闭办学等问题,使校际间、教学和科研间、教研与临床之间、系与系间、学科与学科间优势趋向互补。

3.中医现代化和世界化

(1)中医药的现代化

中医药现代化必将成为新世纪中医药界追求的伟大目标。中医机构率先走向现代化的是仪器设备、内部设施与服务方式;其后是机构现代化管理;最后是学术与理论。支撑中医药现代化理论的是基础科学、现代工程技术和现代哲学三大支柱。现代医药与传统医药在新世纪初将继续并存,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在日益渗透中各自特色会相对减弱。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目标在新世纪中的实现,融中西两种理论的新医药学最终会诞生。

为了提高中药质量和中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使中医药走向世界,中国政府制定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最近又成立了“中药现代化项目管理办公室”,并拨出巨款,组织该方案的实施。

该项计划的具体目标包括:在“九五”期间建设和完善中药现代研究开发体系,到2010年基本建成,并形成国际认可的现代中药标准和规范体系,如中药复方药物筛选中心、安全评价(GLP)中心、中药标准品研发中心、中药临床(GCP)研究中心等;到2010年形成几个有竞争力的集团,组建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中成药及道地中药材产业基地,与国外企业、研究和投资机构联合跨国经营,使中国在国际中草药市场的占有率提高到15%。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提供的报告称,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突破口将选择西医西药缺乏肯定疗效,而中医药治疗有所长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疑难病、老年病等的药物。

中医药必将迅速走向世界,造福全人类,成为与西医药平起平坐、相互补充而又不相互取代的人类另一医疗保健体系。

对于中医现代化,在由国家作出宏观规划的同时,中医学科本身亦应该进行一些战略性的思考。这种战略性思考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观念的变革。中医学近几十年来发展缓慢的原因,固然有其外部因素的影响,但归根结底更多的是来自于内部的原因。科学发展是由其内动力所驱动的。概括说来,科学发展的内动力至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新发现的经验和实验事实与原有理论之间存在的矛盾;其二,学术体系内部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矛盾;其三,理论自身存在或受知识体系影响而产生的矛盾等。这些矛盾的对立与转化、提出与解决,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与发展。这是已被证实且在自然科学各领域被广泛采纳的科学认识。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对待中医学也要一分为二,既言其长,也要言其短,没有短,便无所谓长,不知己短,何言其长?中医学素来被视为传统文化中的一大“遗产”,生怕它被吃掉,遂在中西医学的碰撞中便表现出顽强的排他性,言必特色、优势,把它作为一件价值连城的古董和“国粹”来精心保护,这是一种消极的、固步自封的思想。因此,观念的变革是首要的,应当把中医学和中医工作放到恰当的位置,否则,将会被人们的好心溺爱和保护所捧杀。

其次是哲学思想的发展。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发展观。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到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来自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这是中医界所共识的。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在中医理论的形成中有其历史贡献,但它也表现出了历史的局限性和缺陷。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与辩证唯物论是有本质区别的。辩证唯物主义是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经过否定之否定后发展完善而来的,并以其完整性、彻底性和科学性代表着哲学发展的现实最高水平。在中医界,人们普遍认同中医理论体系哲学基础的朴素性和自发性,却又不能容忍将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作为较低层次的历史形态来看待。从某种严格的意义上来讲,中医学属于自然哲学。自然哲学流行于西方17-19世纪初叶,由于当时的自然科学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一些哲学家企图不依赖科学实验材料为依据,而以抽象的思辨原则来建立有关自然界的体系,这样建立起来的自然界的体系就是自然哲学。不难看出,自然哲学所体现的认知方式与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者都显露出浓厚的思辨色彩。因此,必须树立辩证唯物论思想,如果继续全面维护中医哲学,势必贻误运用现代科学、科学哲学的方法和手段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的大好时机。

第三是更新方法。分析中医学方法的历史局限性,提出中医学方法是当前面临的问题。目前的研究认为,中医学的方法虽然合理,但不充分。其不充分性主要在于:近代几百年来研究方法没有突破性的发展,特别是近代自然科学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实验方法、分析还原方法、数学方法等没有及时吸收融化,没有移植和运用近代以来发展的各种技术手段,因而,这种方法仍保留着朴素的形式,直观性多而客观性不足,定性多而定量不足,思辨多而实证不足,描述多而揭示不足。已有的各种方法都没有发展到现代水平,特别是不够精确和严格,使其有效性受到限制。已有的方法体系不够完备,特别是缺乏实验研究和技术手段,在许多研究环节上显得不够得力。中医学方法面临的问题和主攻方向,可概括为“扬长”和“补短”两方面。扬长,就是发扬优势,把传统方法的科学内核充分地发掘、阐发出来,吸收现代科学的知识和技术手段加以提高,达到现代化水平。补短,就是克服历史局限性,凡研究人体和疾病需要而中医传统方法不具备的方法内容,都应当吸收、移植。特别是实验方法、分析还原方法、数学方法、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论方法、以及各种技术手段,是医学方法在内容体系上全面适应现代条件下考察和控制疾病的各种需要,在水平上达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一般或较好水准。

(2)中医将更广泛走向世界

20世纪,中医走向世界未成气候,在许多国家多以个体行医形式出现,国际性的中医药学术会议亦以民间社团组织为多。新世纪初,中医药将在国际更广泛传播,中医会愈来愈受青睐,国内中医的外国留学生会不断增加。中国式的中医医院将率先在港澳,继而在东南亚国家和西方国家中设立。一部分外国的医学院将逐步开设中医专业课程,大量中成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生产符合GMP规范要求将进入国际市场并成为创汇的重点项目。中医药将为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3)计算机网络是中医药学走向世界的桥梁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之瑰宝,中医药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其中蕴含着我国人民几千年来防病治病及应用天然药物诊治疾病的丰富经验。中医药学要发展,要走向世界,必须与现代医学、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必须依赖于现代化的手段。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中医药学走向世界的桥梁。近几年来,中医药已开始在Internet上开发、应用,在教育、科研、产业领域已初见成效。如:对国外先进管理技术的引进,使中医药管理逐步走向现代化;利用国外医药新技术新方法与传统中医药技术相结合,逐步达到与世界医药行业接轨,提高功效,拓宽市场;通过对网上信息的检索利用,提高中医药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目前,在网上建立了一些具有传统中医药特色的网站,开展的服务有:全面宣传中医药文化,介绍中医药新产品、新技术、新信息,网上中医药培训、远程医疗诊断、网上学术研讨等。

驾驭现代化的技术,有赖于现代化的人才。为此,从事中医药研究与管理的人员必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科技手段和方法,以信息技术推动中医药管理现代化,加速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迎接21世纪的挑战。

三、中医医院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在当前面临加入世贸组织之际,我国中医医院面临许多问题与考验,何去何从,是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

1.中医医院面临的主要问题

(1)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目前,我国已对原有的公费和劳保医疗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建立了城镇职工都能获得的低水平、广覆盖、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全新医疗保险制度。这是我国市场经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大局,中医医院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和配合。

医改使中医院面临三个考验:一是“低水平会在一个时期内带来医疗服务需求量的进一步约束和抑制,使医疗服务利用率下降。我国城镇目前实际年人均医疗费用支出为638元,据有关部门测算,进入个人账户和统筹的年人均费用不到580元。“低水平”对过快增长的现有医疗需求总量进行了控制和压缩。二是医疗保险严格控制费用,对诊疗项目、药品目录、设施标准及其费用严格规范,而县以上中医院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城镇职工,其单位门诊和住院费用将呈下降趋势。三是实行多个机构定点医疗或购药(医生、药店),即使多数中医院纳入定点单位,其在规模、设备和综合医疗能力等方面整体上也不如综合医院。因此,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之间,定点与非定点医疗机构及药店之间,以及向社会开放的企业、军队医院和个体开业等多种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会非常激烈,如处理得不好,中医院的市场份额有可能缩小。个别效率严重低下难以生存的医院,可能面临“关、停、并、转、迁”的结局,目前已有这种例子。

(2)控制医药费用,医药分开核算和管理

尽管中医医院做了很大努力,但2000年药品收入仍占业务收入的60.2%(全国医院为51.6%),医改后药品收入将大大“缩水”,“以药补医”的老路子将走不通。

①药品折扣和院内外制剂的加成率曾是补偿医院经费不足的重要途径。过去折扣一般为20%或更高,国家计委出台的新的管理办法规定,折扣率最高不准超过5%。1997年中医医院的药品加成率为19.7%,远超过计委新印发的治疗单位药剂作价办法的标准。可以预见,今后这条“源头活水”可能会干涸。

②我国医疗费用的涨幅高于物价和居民收入的增长,医疗费用中药品又占一半以上,药品价格对医疗费用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医保单位对用药品种、范围和价格进行了严格监督和控制,并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和管理,药品在收入中的比重肯定会下降。

③由于医疗保险患者“可持处方在定点药店购药”,医院用药将大量分流,药店也会主动前来竞争,医院药店逐鹿中原,胜负难卜。OTC的实施,病人大病上医院、小病进药店。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报告显示:近三分之一的病人(28.54%,城市高达43.61%)采取了自我医疗。

(3)资源利用效率下降

1990-1999年,中医院机构增加了453个,床位增加了72111张,人员增加了116459人。但病床使用率由73.6%降为52.1%,下降了21.5%;每床日门急诊人次由1:3.7降为1:3.1;医生人均每天门诊人次由7.2降为5.9,担负住院人数由1.3降为0.9.这两个问题严重困扰中医院的发展:一是病床使用率8年来年年下降,无一年回升;二是门诊量缓慢下降。平均每个医院的日门诊量1990年为362,1997年反而降为312.床位和人员的增加使中医院的医疗成本提高,门诊和病房效率的下降使病人减少,经济窘困,制约发展。

2.解决中医院所面临问题的对策

医疗机构的配套改革既有压力也有机遇。张文康部长提出的“优质、高效、低耗、便捷”应该成为我们的市场定位。中医院应根据今后患者择优就医、方便就医的趋势,寻求中医院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1)宏观控制增量

我国医疗供需总量上大体平衡,但城市已供过于求。中医院病床已有一半在“睡觉”,因此不应再盲目扩大规模和床位。增床必然增人,“低耗、高效”永难实现。

(2)开辟新的领域

中医院应尽快走出医院高墙,走进社区和家庭,开辟第二战场,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据调查,城市有50%的患者未去门诊就诊,30%应住院的未去住院。

(3)守住自己的优势

中医院有自己的优势:其一,在资源相比少几倍的情况下,中医院单位门诊量一直超过西医院,1997年每床日均门诊人次中医院为3.1,西医院仅为2.0.其二,1997年平均每1门诊人次中医院为29.3元,西医院为37.8元;每1住院者中医院为1857元,西医院为2384元。门诊量多和价格低廉这两个优势一失,就更无力与众多医疗机构竞争。

(4)开拓医疗保健新领域

当前很多医院发愁没有病人,但又有很多病人无处治疗。据国家卫生部门调查,心脑血管、肿瘤和糖尿病等非感染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再如,中国老年人口位居全世界第一,高达1.3亿,其他如康复、保健、非药物治疗、心理咨询、保健食疗、家庭护理、临终关怀等中医院也是大有可为的。

(5)改善医疗服务态度

主要是改进不方便患者的工作程序。在医疗机构林立的今天,若还是“排不完的队、受不完的罪”,必定路断人稀。

(6)开拓自费人群市场

城镇医疗保险目前只覆盖全社会人口的14%和医疗总费用的30%,在大城市占医院病人的30%左右,县城约占15%左右(今后这一比例会有所扩大)。城乡自费医疗人群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任何研究并适宜他们的不同需求而提供的初级保健或特需服务,是医院的主要课题和竞争契机。

(7)发展专科医院

采用针灸推拿等非药物方法,在中医的专科专病上形成优势。目前,全国从上到下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中医综合医院,是否可以转型一批在专科专病上具有优势的专科医院或“大专科小综合”的医院。

(8)主管部门要做好医疗市场的规范与培育工作

一些地方两家医院门对门或墙靠墙,兄弟两个同室操戈;有的城市东边挤成了医疗一条街,西边又成了医疗真空带。医疗机构设置规范喊了多年,像“火车进站,吼得凶,跑得慢”。没有科学均衡的医院布局,哪有优质高效的资源效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当前,要切实纠正乱办医的现象”。《决定》提出了主体和补充纠正乱办医的问题。1995年个体西医(103143人)与县及县以上综合医院西医(558217人)之比为1:5,个体中医师(69042人)与县及县以上中医医院中医师(71801人)之比为1:1,且个体队伍正在高速发展,还有大量的无照个体医。1998年国家卫生部门调查的结果令我们惊诧:在患者就诊机构构成中,私人诊所占医疗市场诊疗份额的9.4%,已大大超过5040所国有县级(县市区)西医院和中医院诊量之和(5.97%)。主补比例失衡,“乱办医”后果堪忧,这些宏观问题是医院本身所无法解决的。

医院需要适度、适时地提高技术劳务收费水平。

第一,提高技术劳务收费要有理、有利、适度、适时。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按成本+微利收费。提高收费不能一次到位,也不能一次幅度过大。因为医改的原则是“低水平、广覆盖”,一次提价过高可能会冲击医改,引起群众的震动,反而得不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

第二,要瞻前顾后。因为今天的医疗市场已不是计划经济时代国有医院的一统天下了,有的地区技术收费一次调得太高,出现病人和收入大幅度下降的问题。其一,高费用抑制了部分医疗需求,使一些人小伤小病或不看或自我医疗或转向药店;其二,国有医院调价,但是大量集体、个体诊所和企业不调价甚至降价,拉走大批病人。结果,有的县级国有医院自动降价至以前的水平,甚至不收挂号诊疗费。

第三,要把握时机。在经济过热、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的时候不宜调价或过高调价;在市场疲软,经济低迷,价格低下的时候可以调价或较高调价,因为此时群众对物价具有信心,个别或局部调价不会引起市场价格飚升,反而会激活有效需求,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