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农村法律法规常识——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上)
15480600000006

第6章 农村环境(5)

适当地利用农药以保证农业的增产和消灭某些传染性疾病,从当前的趋势看来是十分必要的,不过,化学农药的大量施用确实也引起了不少严重的问题。目前为了防止农药的污染和危害,大致有下列几方面的措施:(1)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研究新的杀虫除害途径,联合或交替使用化学、物理、生物和其他有效方法,克服单纯依赖化学农药的做法。如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使用微生物农药,以菌治虫,以虫治虫以及推广冬季灭虫、诱杀、辐射处理等办法,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2)搞好农药安全性评价和安全使用标准的制定工作。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农药品种和剂型进行安全评价;并从急性、蓄积性和慢性的毒性,致突变性、致癌性、致畸性,联合毒性,对眼和皮肤刺激性和变态反应,农药代谢产物的毒性,农药的残留行为,对水生动物和益虫的毒性等等方面综合分析,全面比较。然后制定允许残留标准和安全间隔期。

(3)安全合理地使用现有的农药。搞好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合理调配农药,改进喷洒方法和农药使用的性能,以便用药及时适量,提高药效,减少污染和防止产生抗药性,做到经济有效地消灭病虫害,并充分发挥农药的积极作用。

(4)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来代替剧毒和残留性高的农药。高效农药用量少,是减少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改变农药的分子结构,大力发展低毒性,易分解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生物农药以及不孕剂、诱引剂、昆虫激素即所谓第三代农药,已成为化学农药的研究发展方向。

2.现有农药的合理使用

要做到安全合理使用农药,首先必须调查研究各种病虫害的起因和发生的条件,做到能预测预报,对症下药。并防止由于措手不及而加大农药的浓度和用量,造成大面积作物的严重污染事件。

其次是混合和交替地使用不同的农药,以防止产生抗药性并保护害虫的天敌。长期单一地使用一种或一类农药,往往引起害虫对该农药的抗药性,从而使用药量和次数被迫增加,结果不仅增大防虫除害的费用,而且大量杀灭害虫的天敌。如果能摸清抗药性发生的规律,进行交互抗性试验,合理调配农药,至少可以控制抗性的发展,提高现有农药的使用效果。

农药的使用效果除了它本身的药效外,与所用的药械关系也很大。目前的趋势是向低量和超低量喷洒的方向发展,即要求喷雾和喷粉器械做到喷得快、喷得细而且喷得均匀。这样不但使用药剂的杀虫效率提高,而且能够耐热、耐光、耐雨和渗透力强。

在改进农药的使用性能方面,也有许多有效的办法。如在农药中掺杂一些辅助性的物质,可以改进其在使用中的某些缺点。我国农村往往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的三废和土农药掺和使用,既节省农药又提高药效。又如采用玻璃微囊(直径约5μm)装1605等剧毒农药原液喷洒使用。害虫取食后微囊经消化道摩擦破裂,很快就中毒死亡。这样既能保护天敌,又能防止污染,延长残效的时间。再有将挥发性和水解性的农药(如敌敌畏)吸收在脂溶性物质内或包在塑料薄膜中,以延长农药的寿命和提高药效。对根部内吸剂如3911和21149等农药,为防止水分渗入和控制颗粒剂农药释放的速度,可将其包在胶质薄层内,也可延长其在土壤中的寿命并提高其残效。

1990年以来,我国开始实施绿色食品工程,其食品标准中即对农药的使用作了严格的规定,这是我国农药防治的一个重要措施。

3.加强生物防治并推广无公害的农药

利用害虫的天敌以虫治虫,是生物防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经济简便,没有化学农药污染环境和产生抗药的缺点。

寻找能分解长效性农药的土壤微生物,使大部分落在土壤内的农药很快被分解,这对免除环境污染极为有利。

微生物农药是生物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利用微生物本身或其产物制成的农药。由害虫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称为微生物杀虫剂,如白僵菌、杀虫冥杆菌等。由植物病害病原菌的抗体或微生物代谢产物抗菌素制成的称为药用抗菌素。微生物农药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农药,在国外发展很快。据估计,美国微生物杀虫剂占农药的1/4。日本着重研究农用抗菌素,如春日霉素、灭瘟菌素、多氧霉素、威大霉素等都已大量生产和全面使用。

微生物农药具有许多优点:杀虫效率高,可达80%以上,不产生公害,对人畜无毒,能增强植物的抗病性并刺激植物生长。生产简便,成本低,可利用农副产品甚至工业废水做原料,也可以土法生产。许多农用抗菌素有内吸性、药效长,能充分发挥作用;与化学农药相比,对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

现有微生物农药有细菌、真菌、病毒和抗菌素等四类,前三类用于杀虫,后一类用于防治病害。

此外,生物防治还包括昆虫农药、动物农药和植物农药等。植物农药如除虫菊、烟草、鱼藤根等均能用于杀虫,并已经得到广泛作用。

据统计,我国目前生物防治病虫害面积已由1972年的80万hm2发展到目前的2 130万hm2。总之,生物防治前途远大,是今后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

物理性防治害虫也是发展方向之一。例如:利用昆虫的趋性(趋光、趋热等特性),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利用糖醋液引诱害虫;利用扎草诱杀早期成虫等等。无论是农业害虫还是果树害虫,这种方法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还可以利用昆虫的性信息特征,人工合成昆虫的性激素并利用昆虫的微波传播信息诱杀异性和同类。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状况

一、生态农业发展的历史过程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具有有机农业的良好基础,农业生产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许多优良传统和生产经验,很多都是符合生态农业的原则的。事实上,从我国古代最早的《诗经》到近代最后一部全国性的整体古农书《授时通考》,可以看出朴素的生态思想是一以贯之,不断发展的,成为我国古代农学理论的精髓。千百年来,我国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始终强调土地的用养结合,使“地力常新壮”;循环利用,低能消耗,“天地人合一”,强调了人与大自然结合,改造大自然的思想。而农书《农桑辑要》《农桑衣食撮要》《耕织图》等,从书名到内容都强调了种植业与各业相结合的思想。《沈氏农书》把养猪、酿酒、种庄稼联系到一起,指出:“耕稼之家,惟此最为要务”,这就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种、养、加”相结合。“相继而生成,相资以利用”,这正是我们所强调的物质的循环利用、重复利用,以促使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由此可见,生态农业的建设与推广,是和我国传统农业习惯十分符合的,这是生态农业在我国获得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最近10多年来,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试验,在我国获得了广泛的开展。

1982年,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在京郊大兴县留民营村进行生态农业的实践试验,这是我国首次对生态农业进行的全面、系统、定量的研究和实践。接着江苏、浙江、湖北、辽宁、四川、广东、上海等省市也纷纷开始了生态农业的实践试验。

1984年11月在江苏吴县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经验交流会,特别是1985年4月的第三次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明确提出生态农业的经验要推广,每个省市都要搞1~2个生态农业试验点。自此,我国的生态农业建设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目前,我国的生态农业试点已遍布全国除台湾、西藏以外的29个省市。在开展较早的地区,已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如北京的留民营村,经过6年的努力,已基本上建成了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和一个高效、稳定、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该项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命名留民营村为世界生态农业新村,并被评为全球环境保护500佳,标志着我国生态农业的建设研究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除了留民营以外,全国还出现很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先进典型,大至一个县,小到家庭户,从平原到山区,从草原到水网区,形式多样、内容各异,充分展现了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研究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

二、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

生态农业必须合乎下列这样一些最基本的生态学要求:第一,生产结构的确定,产品布局的安排等都必须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和当地的环境条件相匹配;第二,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可更新能力;第三,在能量和物质的利用上,要做到有取有补,维护生态平衡;第四,在利用可更新资源的同时,要注意抚育和增殖自然资源,使整个生产的发展,走向良性循环。

生态农业是全面规划,相互协调的整体农业。生态农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着眼于系统的整体功能。而衡量整体功能的标准,最重要的有三条:一是经济效益,即生产要发展,农民要富裕;二是社会效益,要满足人民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各种社会需求;三是生态效益,即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要考虑系统之内全部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等,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并不断优化其结构,使其相互协调、协同发展,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

生态农业是广义农业的具体体现。它和狭义农业(或称小农业)的区别在于:从生产内容上讲,它不局限于种植业,而是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全面发展;从生产地域上讲,它不局限于耕地上,一方面立足耕地,努力提高单产,另一方面把全部土地都当作自己的生产场所;从食物的概念上看,它主要依靠粮食;但又不局限于粮食,而是建立在营养科学的基础上,根据人体营养需要的热能(糖类、脂肪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的数量和比例,科学地安排和计划农业生产。

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态农业是传统的有机农业和现代的无机农业相结合的综合体,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不断扩大的良性循环农业。

生态农业是一个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是结构与功能协调的高效农业。它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加进了人的劳动和干预,因而不只是单纯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同时也是个经济再生产过程,二者交织在一起。并通过人的劳动和干预,不断调整和优化其结构和功能,从而能够以较少的投入得到较大的产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生态农业作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就其性质来说,具有下列基本特征:1.生物产量高。要想使单位面积上的生物产量高,必须使物种和品种因地制宜,而且本身的转化效率要高,彼此之间结构合理,相互协调。

2.光合作用产物利用合理。这就要求生产的发展按照生态规律的“食物链”及其量比关系做到能流物复,提高绿色植物光合产物的利用率,从而得到更多的产出。

3.经济效益高。物质除沿着“食物链”进行多次利用外,还要沿着“加工链”(农副产品多次加工的顺序),进行深度加工。多次增值。加工的次数越多,产值越大,流回系统的财流也就越大,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就越好。

4.动态平衡最佳。生态农业所保持的生态平衡,是螺旋形向前发展的最佳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