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女人言行决定男人成败(修订版)
15483500000001

第1章 刘永好VS李巍:老婆是我的“金钥匙”

2001年,刘氏兄弟成为中国福布斯榜上的首富,2009年,刘永好再次摘得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桂冠,他的个人资产总值为30亿美元。

当人人都在为这对兄弟的成功而欢呼喝彩的时候,一个女人也走进了人们的视线———李巍,她就是刘氏兄弟中刘永好背后的那个女人。

刘永好出生于四川新津县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中专毕业后,留校当老师。一次修收音机的经历,让他认识了从华西医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成都一所机械干部学校当校医的李巍。因为那时的李巍想继续考医大的研究生,所以成天抱着收音机跟国际电台学英语……后来,李巍回忆两人的相识说:“说来也怪,那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相识半年后,他们结婚了。

有一年李巍跟着刘永好回四川新津老家过年,在和3个哥哥闲聊中得知,近来鹌鹑蛋卖得很火,于是四兄弟决定养鹌鹑。

1982年初,刘家四兄弟各自回家搜尽积蓄,变卖值钱的物品。身为教师的刘永好并没有多少钱,为了丈夫的创业,李巍把自己陪嫁的英纳格手表都变卖了,这下才凑齐了创业资本。

除了在新津的养殖场饲养外,刘永好夫妇还在自家的阳台上搭棚养了300多只鹌鹑。李巍每天都要给鹌鹑清理粪便,还要给鹌鹑配比添加合适的配方,精选各种原料,测试温度,详细记录并观察它们的成长、产蛋率等,刘永好则上街叫卖。邻居们对两个有着体面工作的年轻夫妇不理解,对他们的行为甚至还报以白眼和嘲笑。

一次,刘永好在街上叫卖鹌鹑蛋,遇到了自己的学生,刘永好窘迫地把头埋得低低的,晚上回到家里也无精打采。这时李巍就鼓励他:

“抬起头来!甭管别人怎么看怎么想,经商并不下贱。”听了妻子的一番话,刘永好眼里充满了感激,决心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

事后李巍说道:“男人有时候也像个孩子,当他的事业在蹒跚起步或处于困境的时候,他也充满了期盼和犹豫。妻子这个时候更应该像坚强、慈爱的妈妈,在他摔跤的时刻扶起他,牵着他的手,给他最温暖的目光和最灿烂的笑容,一定要鼓励他走好每一步。”

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事业渐渐起步,刘永好为了拓展市场,不得不比之前更加辛苦地工作。每到鹌鹑蛋销售的旺季,刘永好几乎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很多时候都是半夜12点以后才回到家。

奋斗的艰辛换来的是硕果累累,刘家四兄弟的事业渐有起色后,四兄弟决定成立集团公司,当希望集团注册之后,为了加速企业发展,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四兄弟一致作出了一个决定:所有的夫人回家相夫教子。

突然要让自己一下子放弃这一切,对于热爱工作的李巍来说并不容易。但李巍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她曾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

夫妻就是一个共同体,生活就像是在踩跷跷板,一头起来,另一头就要下去。而女人,一定是配合平衡的那一头,这样,感情和日子才能和谐稳定。

李巍决定放手让丈夫去奔跑,也知道这个时候她所能做的,就是安心回家,为亲爱的丈夫和女儿打造一个温馨宁静的家的港湾,让他们累了回家的时候,永远有一盏明亮的灯和温柔的笑脸。

后来,刘永好出国公干,李巍不得不承担起家庭和事业的两头重担。一方面是事业,一方面是他们准备升初中的女儿。为了让丈夫在国外安心工作,李巍要亲手做好三顿饭,负责女儿的全天接送,晚上还要陪她去补课,回到家几乎都已是夜里11点钟。等女儿熟睡后,李巍还得骑几十分钟的自行车到郊区的办公室,将公司每天工作进展的传真发给在国外等着的丈夫,刘永好看完又会将新的工作指示传真给李巍。直到这时,李巍才能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睡觉,这样的日子坚持了整整一年。正是有了这个称职的母亲、合格的妻子,刘永好的事业才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女儿也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成都的一所名校。

从养殖起步,历经磨难,坚持不懈,经过6年时间,刘永好积累了1000万元的资产,并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转向饲料生产。在随后的8年时间里,他们以自己的努力让企业滚雪球式地发展,创出了中国最大的本土饲料企业集团———希望集团。而这一切的成功,妻子当之无愧是最大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