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向红军学习
15487300000004

第4章 红军指战员的“牺牲带”

在开创、发展和保卫革命根据地的峥嵘岁月里,广大红军指战员在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领导、指挥下,同仇敌忾,英勇不屈,同蒋介石国民党反动军队进行了殊死的搏斗。红军指战员在颈脖子上都系有红带子,取名 “牺牲带 ”,表明为共产主义而献身的决心。井冈山斗争中,仅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 1.5万,涌现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谱写了一曲曲 “为主义而牺牲 ”的胜利凯歌。

让我们摘取几个片断,以观其壮:

卢德铭英勇捐躯

卢德铭是经孙中山亲试合格的黄埔军校优秀学员,北伐战争中战功卓著的虎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总指挥。当秋收起义失利后,他在文家市前委会议的关键时刻,坚决支持毛泽东放弃 “直攻长沙 ”、向萍乡退却的正确主张,确保了起义部队在前委领导下的统一行动。1927年 9月 29日清晨,当起义部队从萍乡附近的芦溪出发行至 15华里的山后岩时,突然遭到江西军阀朱培德部江保定特务营和江西保安第 4团的伏击。部队仓促应战,损失很大。在危急关头,卢德铭挺身而出,率部占领白泥坳高地,掩护部队转移。当后续部队全部转移安全进山后,卢德铭才从白泥坳高地撤下。就在他骑着白马通过一片开阔地时,不幸中弹牺牲,年仅 23岁。敌人撤退后,当地群众将卢德铭以及同时牺牲的 40多名起义将士的尸体就地埋葬。卢德铭的忠骸,从此安卧在江西的红土地上。总指挥为掩护部队牺牲的消息传开后,工农革命军全军将士悲痛不已,毛泽东失之股肱,哀伤地喊道:“还我卢德铭!”

马奕夫身堵机枪

朱毛会师后不久,就在七溪岭迎来了一场恶战。1928年 6月 23日这一天,适逢农历端午节。赣敌以第 9师师长杨池生为总指挥,集合 5个团的重兵向井冈山根据地“进剿”。红 4军和根据地群众顾不上端午佳节,齐心加入战斗。当红 29团抢先占领新七溪岭的制高点——望月亭后,敌 27团即向红军扑来。敌人在七八挺机枪弹雨的掩护下,很快就冲上了地势险要的风车口。风车口一失,红 29团将处于危险境地。就在这时,朱德率红 31团 1营赶到。朱军长一边手提机枪射击,一边下令:“搞掉敌人的机枪!”红军班长马奕夫闻令,一马当先,冲了出去。他时而匍匐,时而进攻,迅速接近了风车口。当他用密集手榴弹把敌人的机枪炸得只剩一挺时,自己却中弹倒下了。战士们见状,冲了上去,敌人的机枪再吐火舌,一大批战士倒在血泊中。这时,马奕夫被枪声惊醒,看见身边战友的尸体,义愤填膺,一步步爬上前去,突然一跃而起,奋力握住敌人的机枪枪管,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机枪,为战友们开路。战士们发起冲锋将敌人打退了,马奕夫永远闭上了眼睛。

萧劲塞肠冲锋

同样是 6月 23日这一天。就在新七溪岭上马奕夫等英雄捐躯的时候,老七溪岭上的红 28团也与敌 25、26团展开了殊死的搏斗。由于敌人抢先一步占领了制高点——百步墩,密集的枪林弹雨打得红 28团这支南昌起义过来的劲旅抬不起头,团长王尔琢、党代表何长工组织多次冲锋,均未能奏效。时间就是生命。“必须拿下百步墩!”团长王尔琢下定决心,采取 “冲锋集群 ”的战斗方案,首次 “冲锋集群 ”的是 3营营长萧劲。中午时分,萧劲乘敌在树丛下休息之机,率领“冲锋集群”冲了上去。当接近百步墩时,一颗子弹打中萧劲腹部,肠子顿时涌了出来。萧劲趔趄了几步,却没有倒下。他迅速捂住伤口,自己把肠子塞进腹内,叫人撕下衣袖,裹好扎紧,又继续冲了上去,英雄的鲜血,走一路,洒一路。战士们踏着营长的血迹,英勇地扑向百步墩,终于占领了制高点。战斗胜利后,萧劲牺牲了。他像七溪岭的苍松一样,屹立在战友们的心中。

痛失王尔琢

王尔琢是红 4军的军参谋长兼红 28团团长,一位英勇善战的红军优秀指挥员。 1928年“八月失败 ”后红军大队从湘南回师井冈山路经崇义时,早有反叛之心的 2营营长袁崇全率部与大队脱离。同袁部随行的机枪连党代表何笃才、6连党代表赵尔陆、 4连连长粟裕等人,及时察觉了袁崇全企图投敌的行迹,当即将所部四个连带回军部。当军部有人主张将袁部 “打回来”时,团长王尔琢认为自己与袁是湖南石门老乡、黄埔同学,可以“追回来”,随即率部追至崇义思顺圩。“我是团长王尔琢,是来接你们回去的!”当王尔琢喊话时,正在村中祠堂打麻将的袁崇全闻讯,手持双枪冲了出来,对着王尔琢连开数枪。王尔琢应声而倒,当场牺牲。袁趁黄昏夜色跑出村头,把放哨不知内情的一个排骗走了。后来,袁崇全投靠了敌刘士毅部。王尔琢的思顺之行虽追回了两个连,却英年捐躯,年仅 27岁。毛泽东、朱德和全军将士为王尔琢的牺牲深感悲痛,在宁冈砻市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新拟一副挽联,抒表哀痛之情: “一哭同胞,二哭同胞,同胞今已矣,留却工农难承受;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念如何,得到解放方始休。”

小井浩气

1929年 1月,红 4军主力下山向赣南进军后,留守井冈山的军民在敌人重兵进攻下浴血奋战,寡不敌众,井冈山根据地沦陷敌手。1月 29日,敌军进入小井村,正在小井红军医院养伤的 130多名伤病员和医务人员来不及撤退、突围,被敌人押到一块田里。敌人架起机枪,严刑拷打、审讯他们,妄图得到红军情报。红军伤病员们在敌人枪口面前泰然自若,忍着伤痛,拒绝回答敌人的任何提问,表现出视死如归的崇高革命气节。他们一个个怒目而视,振臂而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中国共产党万岁!” “红军胜利万岁!”敌人下令开枪了,130多名红军伤病员和医务人员倒在血泊之中。烈士的鲜血,把小井村的溪水都染红了。小井遇难的 130多名红军伤病员和医务人员,许多连姓名也没有留下,但他们的浩然之气却像大山一样,与天地同在,与日月争辉。

井冈山斗争时期,边界六县一山牺牲的革命烈士共有 4.8万人。其中,有名有姓的烈士计有 15744人,无名烈士却有 32200余人。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内,现珍藏着一座“无字碑 ”,是井冈山时期的老红军、曾任空军副司令员的谭家述中将,用自己的工资积蓄采购北京房山特产汉白玉做成后,送到井冈山寄托自己对井冈山无名烈士的哀思的。谭家述中将为什么要做这件善事?用自己的话来解释是:当他躺在病床上看到《解放军将领》《解放军将帅名录》时,感慨万千,对人说道:“我们这些人,还有这个传记,那个名录,可井冈山不知死了多少人,他们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留下哟!”于是,他就敬献了这座汉白玉 “无字碑 ”。他的夫人沈阳是空军政治部办公室秘书、北京诗词学会会员,深为谭老的行为所感动,为此填写了一首诗词——《水调歌头 ·井冈山》。

红 4军参谋长王尔琢同志

黑夜举星火,井冈是摇篮。

不知多少先烈,碧血染青山。

今日神州巨变,满目山花烂漫,美景艳阳天。

五色瑞云绕,赣水好山川。

忆往事,思梅品,默难安。

倦人倚枕,常挂青史缺名篇。

老区深情似海,今日春风更劲,改革焕新颜。

白玉无铭志,敬捧一碑还。

“白玉无铭志,敬捧一碑还。”这座没有刻上一个字的汉白玉 “无字碑 ”,凝聚了多少井冈山老红军、老一辈革命家对无名烈士的深情厚谊和不尽思念啊!中国唐代女政治家武则天在她谢世时,也留下一座 “无字碑 ”让后人评说,不失为一个女皇的明智之举,但它所表达的是一个封建统治者个人的胸怀和气度。而井冈山上的 “无字碑 ”,汇聚的是 3万多红军战士、中国革命先烈的不朽英魂,展示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表达的是亿万中华儿女对井冈山无名先烈的缅怀深情。

在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红军指战员千千万万,他们当中的大多数牺牲后连名字也没留下,他们为了什么呢?特别是他们明明知道打仗是要牺牲的,有些仗由于敌众我寡,实力相当悬殊,在打之前就知道凶多吉少,牺牲的可能性非常大,这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们又为了什么呢?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不应该经常反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