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违背良心道德的事
在奥普多湖的中心岛上,11岁的小男孩安德鲁常常坐在他家小屋前的码头旁钓鱼。
在开禁钓鲈鱼的头天晚上,安德鲁和父亲很早就来到了湖边垂钓。安德鲁把鱼饵穿在鱼钩上掷往湖中。
鱼钩激起阵阵多彩的涟漪,水波随着月亮的照射,荡漾起圈圈银光。
当鱼竿被有力地牵动时,安德鲁知道有大鱼上钩了。父亲在一旁赞赏地看着儿子敏捷纯熟地收钩。
安德鲁小心翼翼地把一条大鱼提出了水面。
呵!这是他见到过的最大的鱼!是条鲈鱼!
父子俩兴奋异常地瞧着这条大鱼,月光下隐约可见鱼鳃还在翕动呢。
一旦丧失道德,便是丧失了一切。
这时,父亲划根火柴看看手表,整10点——离开禁时间还差两小时。
父亲看看鲈鱼,又看看儿子,终于说:“安德鲁,你必须把鱼放回湖里去。”
“爸爸!”安德鲁不禁叫了起来。
父亲安慰他说:“我们还能钓到其他的鱼。”
安德鲁大声嚷着:“哪里还能钓到这么大的一条!”
安德鲁环视了一下四周,朗朗月光下没有任何人,又眼巴巴地盯住了父亲。
尽管此时此刻没有任何人看见他们,也不会有谁知道他是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鱼的,但是,安德鲁从父亲坚定的语调里明白,父亲的决定毫无通融的余地。
他只好慢慢从大鲈鱼口中拔出鱼钩,将它放回湖里。鲈鱼扑腾扑腾地摆动了几下,消失在水中。
安德鲁满腹惆怅,他想,再也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以后,每当遇到违背良心道德的事情时,安德鲁眼前总是会浮现出那条大鲈鱼。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那个小男孩安德鲁已成为纽约一位功成名就的建筑师。父亲的小屋仍然在湖心小岛上,已经做了父亲的安德鲁,也常带着儿女到当年的码头钓鱼。
哈佛MQ一点通
一个正直的人往往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即使在无人监督、无人察觉的情况下,也会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良心道德的事。在这则故事中,安德鲁是否把大鲈鱼放回湖里,就是考验他能否遵守道德底线的试金石。
☆ 名师谈写作☆
用景物衬托法烘托故事气氛 →
在写人、写事为主的作文中,常常借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以及故事的背景等。例如本文:“鱼钩激起阵阵多彩的涟漪,水波随着月亮的照射,荡漾起圈圈银光。”既烘托出环境的静谧、祥和,又为下文中安德鲁在无人时的犹豫不定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