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掌控你的心理
15492500000027

第27章 报复心理

报仇,它到底又有什么意义呢?

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

失去自由的马

有一匹马一直在自己的领域里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肥沃的草场有它一辈子都吃不完的草食。忽然有一天,一只鹿的闯入扰乱了马原本平静的生活。马觉得这块草地只属于自己,它不允许别的动物和自己分食。

马想把鹿赶走,但是自己势单力薄,它必须借助人的力量。于是马和人达成了协议:人要给马戴上髻头然后骑在马背上去追赶并猎杀鹿。

鹿很快就被人猎杀了,马很开心,但是他发现自己失去了自由。人给它戴上的髻头成了禁锢它的工具,它必须听命于人,不然就会受到无情的鞭打。

这个时候马突然觉得悔恨难当,它虽然借助人的力量报复了鹿,但是自己却失去了更多,真正得益的是充满智慧的人。

本来马和鹿奔跑起来,人的两条腿是无论如何也追不上的。因为马的报复心理让它甘愿被人束缚,结果自己也成了人的奴隶。

现在的马依然戴着髻头,任人差遣,稍有不顺便早到鞭打和训斥。不知道马有没有反省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为了一时之快而失去永远的自由。

报复心理是在社会交往中欲以攻击方式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不愉快的人发泄怨恨、不满的一种情绪。

报复是人性中一处扭曲的心理死结。对别人的伤害总会受到报复的,尤其是自己内心的谴责;它如同对你肉体上的伤害一般,会让你身心久久不能得到宽慰。

有一个画家以在集市卖画为生。有一天一位年轻顾客在一群人的簇拥下来到画家的摊子上,他在画家的画作前仔细观赏,最后相中了一幅画。但是这位画家却收起那幅画用布包裹起来不给年轻人看,并且坚决不卖这幅画。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年轻人是一位大臣的儿子,而这个大臣是曾经害得画家父亲心碎而死的凶手。画家为了报复大臣所以坚决不卖这幅画。

大臣的宝贝儿子非常喜欢那幅画,因为买不到画而落下心病很快就变得憔悴不堪了。大臣无奈只好自己出面,他找到画家表示无论出什么价钱都可以,只要能买到那幅画。可是画家根本就不图钱财,他宁愿把画挂在墙上也不同意出售。大臣只好悻悻而归。画家面对画像自己对自己说:“我就是要报复。”

画家有一个习惯,每天的开始他都要画一幅自己信奉的神像,这是他对自己信仰唯一的表示方式。突然有一天画家觉得自己画的神像跟从前画的有些不太一样了,他觉得很奇怪,心里充满了不安。画家害怕因为自己不够虔诚,神像会怪罪他,于是不停的寻找原因。直到有一天画家画完神像后眼神就那么定格在神像的眼睛和嘴唇上,他惊恐的发现自己每天都画的神像居然跟他痛恨的大臣如此的神似,画家惊呆了。

紧紧抓住过去受到的伤害不放,只能给双方带来悲痛。要认识到这一点,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被认为是引起问题的人,可能感到自己受到排斥或辱骂,坚持认为不公平的一方会长期被痛苦所折磨,并且使问题永远存在。

巨人海格力斯有一天在街上闲逛的时候碰到一个蜷缩起来的小东西,乍一看像只刺猬。对于这样的小东西海格力斯是不屑一顾的,直接抬脚就踩上去了,心想不一脚踩扁才怪呢。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只小东西不但没有被踩扁,反而比原先的体积大了一倍。海格力斯不服气了,他找来一根绳子把这个怪物捆绑起来,然后挥舞着木棒使劲儿的捶打。这一打不要紧,怪物居然越来越大了,大的挡住了整条道路,相比之下海格力斯自己反而变得渺小了。这下海格力斯傻眼了,丢了木棒,不知所措地站在怪物面前。

智慧女神雅典娜突然出现了,她告诉海格力斯:“这个不断变大的怪物叫做仇恨袋。里面都是仇恨,当你不理它的时候它会安静的待在一个地方也不会变大;当你想制服它的时候它就会不停的膨胀,直到遮住你所有的视线。这就是仇恨的威力。所以你还是放开它吧。”

报复使我们由原本平和快乐的人变成了充满愤怒和阴暗心理的人,使我们失去原有的快乐。伤害别人,只会再次伤害自己,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恶毒、狭隘、不善良的人。这值得吗?

有个姑娘与男友相恋了4年,可以说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男友。有一天,她发现男友原来另有所爱,而且还爱得很认真,于是大为恼怒。在悲愤和绝望之下,她决定报复自己的男友。她忍气吞声,假装对男友好,并做了很多令他家人很感动的事。当这个男人大张旗鼓请好客,并到酒店交了婚宴款,准备与她结婚时,她却突然宣布要与另外一个男人结婚,让所有的人不知所措,而实际上,这个男人并不是她所喜欢的男人。她做出了这样一个重大的决定,在结婚后的一年,她离婚了,并且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过得非常落魄。

在美国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一位牧场的主人因为全家大小被土匪枪杀,因而变卖牧场,天涯寻仇。

家毁人亡,这种不共戴天之仇一定要报!牧场主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历经了千辛万苦找到凶手时,才发现那位凶手垂垂老矣,且重病缠身,躺在床上毫无抵抗能力。凶手要求牧场主给他致命的一枪,结束自己痛苦的生活。牧场主人把枪举起,又颓然放下。

结果,牧场主沮丧地走出了凶手的那间破烂的小木屋。在夕阳照耀下的大草原中,牧场主陷入沉思。他喃喃自语:“我放弃一切,虚度十几个寒暑,如今我也老了。报仇,它到底又有什么意义呢……”

“冤冤相报何时了”,报复别人不但于事无补,而且早晚有一天,这报复会回到自己头上,因为任何一个人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必将在自己的心上留下污点和阴影。如果你的报复不成功,那么害人害己;即便成功了,你所感受到的也将是更多的空洞和悲凉,绝对没有任何快感可言。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当你受到了真正的不公平的待遇的时候,你完全有理由怨恨他人,当然你也肯定会产生报复的念头,因为事实上你真的受了委屈。可是,请你冷静地想一想,当你想报复他人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报复是一把双刃剑,在伤别人的同时也会伤到自己。你的报复行为表面上好像出了一口气,实际上却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使自己遭受更大的伤害。有的人因出这一时之气而招来百日之悔,如果为报复而打架斗殴、互相伤害,轻则使人际关系更加恶化,重则两败俱伤,甚至导致犯罪,锒铛入狱,追悔莫及,这又何苦呢?失去理智的报复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无疑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愿看到的。

学以致用:

我们在茫茫人世间,难免与别人产生误会、摩擦。如果不注意,在我们心动仇恨之时,仇恨便会悄悄成长,你的心灵就会背负上报复的重负而无法获得自由。报复让人们癫狂,让人们的心中充满杀戮与残忍,就像一把带着火焰的屠刀。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必须放下心中的仇恨。

(1)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不可能没有利害冲突。我们要在遭受挫折或不愉快时,不妨进行一下心理换位,将自己置身于对方的境遇之中,想想自己会怎么办。只有设身处地,以心换心,才能真正理解人,从而摒弃报复心理。

(2)学会宽容。宽容就是不计较,事情过了就算了。每个人都有错误,如果执著于其过去的错误总想着要报复,就会形成思想包袱。不信任、耿耿于怀、放不开,限制了自己的思维,也限制了对方的发展。我们经常从别人嘴里听到宽容,可是,能真正做到宽容的人并不多,宽容需要胸怀与气度,需要不计较的心态,宽容能够浇灭报复的火焰,让燃烧的报复在你心中渐渐地熄灭。

(3)多考虑报复的危害性。当你从报复行为中体会到一时的“解恨”和给报复对象造成危害时,自己会不会得到对方更大的反报复?会不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会不会触犯刑律?须知,欲加害于他人的人,最终多半是害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