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掌控你的心理
15492500000038

第38章 空虚心理

有人一圈圈孤独地散步,有人拖着鼠标在网络里游荡……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

走向犯罪之路的邵某

众所周知的“九九情色论坛案”是我国公安机关破获的注册人数最多、网络骨干人数最多、对未成年人危害最严重的网络色情案,也是首例境内外相勾结的淫秽色情网站案。而让大家始料未及的是该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邵某居然是一位年方28岁的女性。在网站众多骨干中她是唯一的一位女性,是网站在国内的“领导者”。

2005年安徽省公安厅破获了该案件后,依法提起公诉。网站在国内的“领导人”——“女校长”邵某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其余10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12年至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2005年5月11日,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终身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年轻的邵某是怎样一步步滑向犯罪的深渊的呢?负责审讯邵某的合肥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的刘警官说,邵某是典型的“精神空虚”一族,她没有固定的工作,家庭条件的优越也让她没有任何经济负担,每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24小时都泡在网上。在网上的虚拟世界里她化名“芸”跟不同的网友闲聊,久而久之就有固定的聊友了,对于不同的聊友她都很会应对。碰到正经的聊友她都言语谨慎,尽显“淑女本色”;碰到无耻下流的聊友她也不避讳,极尽挑逗之能事。就这样慢慢地跟色情有了深入的接触。为了追求大胆刺激,她把自己的裸照发布到色情网站上,甚至约会网友进行淫乱活动。在“九九情色论坛上”她是活跃分子,作为版主,空虚的邵某把色情论坛当作“事业”来做。后因一篇设想的“色情网络施政纲领”赢得了国外开办者的欣赏,直接由“版主”提升为“校长”,管理国内所有的会员。开办者的提拔让邵某初尝“升职”的甜头,传播色情更加肆无忌惮了,最终因一失足成千古恨沦为众人唾弃的阶下囚。

空虚心理指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切空白,没有信仰、没有寄托、百无聊赖。精神空虚是一种社会疾病,它的存在极为普遍,当社会失去精神支柱或社会价值多元化导致某些人无所适从,或者当个人价值被抹杀时,就更易于出现这种疾病。

如果你在每天早晨睁眼那一瞬间就开始觉得异常空虚的话,那你就真的是被空虚吞噬的躯壳。你或许经常抱怨说“无聊”、“没劲”,不管看电视、看书,都有种无法抑制的落寞;或者你决心做什么事,但往往只开了个头,便借口种种原因而放弃了;你把很多时间花在睡觉上、网上,但是一觉醒来,或是从网上走下来,你会觉得更加寂寞……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空虚是一种消极情绪。这是它最重要的一个特点。被空虚所乘机侵袭的人,无一例外地是那些对理想和前途失去信心,对生命的意义没有正确认识的人。他们或是消极失望,以冷漠的态度对待生活,或是毫无朝气,遇人遇事便摇头。为了摆脱空虚,他们或抽烟喝酒,打架斗殴,或无目的地游荡、闲逛,沉浸于某种游戏,之后却仍是一片茫然,无谓地消磨了大好时光。空虚带给人的,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空虚通常发生在这样两种情景之中:一种是物质条件优越,无需为生活烦恼和忙碌,习惯并满足于享受,看不到也不愿看到人生的真实意义,没有也不想有积极的生活目的;另一种是心比天高,对人们通常向往的目标不屑追求,而自己向往的目标又无法达到而难以追求,结果是无所追求,心灵虚无空荡,精神无从着落。

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些年轻人会不停地追问生命(生活)的意义,其实答案是很丰富的。但是如果碰巧接触生活的很多阴暗面,得到的是“生命本无意义”的答案,他们往往就会感到痛苦、无聊,甚至觉得生活没意思,相应地就会产生空虚感。我们常说,事物都有两面性,所以即使当生活的硬币翻到消极的一面,也要学会用积极的心态,用另一副“眼镜”看世界。

田某、张某只有十五六岁,初中毕业后就一直闲在家里。他们百无聊赖,无所事事,为了打发时间,便与村里其他几个赋闲在家的青年李某、冯某等厮混在一起,经常一起出入酒吧。

2006年2月22日晚,李某与冯某、田某、张某等人前往酒吧喝酒,李某因与酒吧老板有矛盾,因而存心滋事。田某、张某等人为了所谓的“哥们义气”而听从李某的指使,在酒吧内捣乱,任意砸烂电视机、饮水机、花盆等财物,致使该酒吧无法正常经营。

当地人民检察院以寻衅滋事罪对田某、张某等人作出逮捕决定。

检察官认为,生活空虚,没有精神追求的人,是很容易导致犯罪的。

精神空虚的危害性非常大。毛泽东同志曾说,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也即是说,一个人要有理想、有抱负、有志气,才能迎接一切挑战,有为于世界。

空虚会造成以下危害。

首先,会让人缺乏作出决定或根据自己作出的决定去行动的能力。这种病态行为的根源在于精神空虚、情绪紧张、意志薄弱,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易受暗示及环境的摆布,并有酗酒、嗜烟、聚赌等不良行为。例如一些犯罪团伙及迷信团伙的成员,之所以受团伙头目的操纵、摆布,就是因为空虚丧志,不能自控。

其次,会让人对一切都持否定态度。

再次,让人变得毫无斗志。“混日子”是内心空虚的人所过的生活。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病态行为,所谓“混”就是随大流,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实际上就是无远大理想,把社会责任推诿给别人,自己则老等“天上掉下馅饼”坐享其成。

空虚的人面对的是一个失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只能看到一种颜色:灰色。只能看到一种人的特性:无聊。看到所有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没有个性,只有共性。空虚迫使一个人麻木地生活,然后又麻木地去做一些麻木的事,试着充实你的生活,让你的生活充满阳光不再空虚。

学以致用:

空虚是无尽的黑暗,是纠缠的恐怖,是没有血肉的空空袍袖,是理也不清,剪不断的蛛丝铰接的网。所以要逃离空虚,于是,有人一圈圈孤独地散步,有人拖着鼠标在网络里游荡……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一个人脱离空虚的困扰呢?

(1)调整需求目标。空虚心态往往是在两种情况下出现的。一是胸无大志;二是目标不切实际,使自己因难以实现目标而失去动力。因此,摆脱空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生活目标,从而调动自己的潜力,充实生活内容。

(2)多读名人传记。以名人的奋斗史作为人生的楷模,正确认识自我,不时反思自我,记录自我的人生轨迹与心理变化轨迹。从中感悟人生的奥秘,了解困惑与抉择的得失,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从而确立一种“积极有为”的人生哲学,除去无精神追求的心态。

(3)忘我地工作。劳动是摆脱空虚极好的措施。当一个人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工作时,就会忘却空虚带来的痛苦与烦恼,并从工作中看到自身的社会价值,使人生充满希望。

(4)目标转移。当某一种目标受到阻碍难以实现时,不妨把目标转移一下,比如从学习或工作以外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书法、打球等),使心情平静下来。当一个人有了新的乐趣之后,就会产生新的追求;有了新的追求就会逐渐完成生活内容的调整,并从空虚状态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