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我给庄子做专访
15500700000028

第28章 转个“弯”看问题,才能看到全貌

【引子】

子独不闻夫埳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

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于是埳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庄子·秋水》你不曾听说过那浅井里的青蛙吗?井蛙对东海里的鳖说:“我实在快乐啊!我跳跃玩耍于井口栏杆之上,进到井里便在井壁砖块破损之处休息。跳入水中,井水漫入腋下并且托起我的下巴,踏入泥里,泥水就盖住了我的脚背,回过头来看看水中的那些赤虫、小蟹和蝌蚪,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快乐!再说我独占一坑之水、盘踞一口浅井的快乐,这也是极其称心如意的了。你怎么不随时来井里看看呢?”

东海之鳖左脚还未能跨入浅井,右膝就已经被绊住。于是它迟疑了一阵子之后又把脚退了出来,把大海的情况告诉给浅井的青蛙说:“千里的遥远,不足以称述它的大;千仞的高旷,不足以探究它的深。夏禹时代十年里有九年水涝,而海水不会因此增多;商汤的时代八年里有七年大旱,而岸边的水位不会因此下降。不因为时间的短暂与长久而有所改变,不因为雨量的多少而有所增减,这就是东海最大的快乐。”

浅井之蛙听了这一席话,惊惶不安,茫然不知所措。

【专访】

庄子特别重视个人心灵的修炼,他主张人们在认识宇宙、人生时,要保持一种虚旷、开放的心灵,千万不要使自己陷在固有的思维模式、心理结构里,不要固步自封。

庄子否认世界上有绝对的真理,反对把好坏对错、是非善恶等应当具体看待、具体分析的复杂问题简单化,尤其反对把自己的成见、偏见当成普遍真理强加于人。

对此,庄子先生与弟子说了这样一段话:

一天,弟子向庄子请教说:“辩论可否确定是非?”庄子回答说:“假如我和你辩论,你赢了我,你就一定是,而我就一定是非吗?相反,如果我赢了你,我就一定是,而你就一定非吗?难道我俩必须有一个是,有一个非吗?或者说,我们俩都是非吗?既然,我和你都无法判断,那么,人与人之间都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样真理就很难得出结果。我们又该请谁来订正呢?如果你请意见与你一致的人来决断,那么,他的意见肯定与你相同;如果你请意见与我相同的人来决断,那么,他肯定赞同我的意见,也就没有办法裁决了。或者你请意见与你和我都不同的人来决断,既然他还有其他的意见,那么,裁决也就没有必要了。或者你请意见与你我都相同的人来决断,既然结果与你我都相同,那么结果也很难判断出。那么我与你与人都不能确定谁是谁非,再又靠谁来判定呢?”

听了老师这样一番绕口令一般的分析,弟子似乎更加糊涂了。于是,他直截了当地说:“那究竟有没有是非之分呢?”庄子先生说:“任何事情都是浑然一体的,只是因为观者的角度不同,所以有了不同的判断标准。然而,究竟哪一个是对的,哪一个是错的,这还要看观者的角度,所以说,任何事情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孰是孰非,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观点,并不需要强求达成一致。”弟子若有所思。

《庄子·齐物论》中说:“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依据个人成见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那么谁没有这样的标准呢?何必认为只有通晓事物变化更替之理的智者才有判断是非的标准呢?愚昧的人也是有的。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庄子先生提醒人们在对一个事物进行判断的时候,不能总是坚持个人的意见,或者一条路走到黑,这是不对的,要懂得用开阔的眼界去看事物,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分析,这样才能对事物得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对事物武断地下结论,这样就很容易对事物产生偏见,很难能够再对事物有深刻的了解,这就为自己以后的判断堵上了路,妨碍了你对事物的真正认识,所以认识事物要学会转弯。

执竿入城的古老笑话就说了这样一个遇事不懂得转弯的人。

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想要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他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一位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于是,那个鲁国人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因为这个人不懂得思考,胡乱地相信别人的话,照搬照做,只相信老人片面的经验。试想想,他本来要用一根竹竿,截断了又有什么用呢?因此我们一定要开动脑筋,积极地思考,切勿盲目听信他人的语言,这只是自己害自己。

看足球比赛时,经常听到解说员这样的评论:“某某队员完全是在用脑子在踢球。”有的运动员在上场之前信心十足,计划好了如何去踢,而且作了最坏的打算。可是真正上了场,进入到比赛的环节,一切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就像出了洞的老鼠蒙头转向,始终处于梦游之中,自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且有些是平时训练绝不会出现的失误,甚至是故意地报复对方。而那些头脑清醒、精明作战的运动员则表现出色,发挥超常,最终取胜。

“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遇智者赢”;“敢拼不硬拼,斗智不斗力”。聪明人都是以智取胜。世界著名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提出“思考致富”,即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财富。如果一个人只知道一味地努力工作,而不会动脑筋思考,这个人最终也不会太富有。

【专访总结】

为了正确地判断人和事,一定要学会让自己的头脑转弯。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头脑转弯呢?胡适在与友人谈治学时曾说,要“心平气和,虚心体察,平心考查一切不合己的事实与证据,抛开成见,跟着证据走,服从证据,舍己从人”。而胡适先生的这段话同样适用于我们对人和事的判断,因为只有心平气和,才不会意气用事,武断地下结论;只有虚心体察,看问题才能全面,不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