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我给庄子做专访
15500700000049

第49章 做自己的主人

【引子】

河伯曰:“何谓天?何谓人?”

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庄子·秋水》河神说:“什么是天然?什么又是人为?”

海神回答:“牛马生就四只脚,这就叫天然;用马络套住马头,用牛鼻绾穿过牛鼻,这就叫人为。所以说,不要用人为去毁灭天然,不要用有意的作为去毁灭自然的禀性,不要为获取虚名而不遗余力。谨慎地持守自然的禀性而不丧失,这就叫返归本真。”

【专访】

生活中,我们不要总是拘泥于别人制定出来的条条框框中,也不要总是拘泥于别人已经设定好的原则与真理之中。人与人是不同的,正因为人们之间存在差别,所以,世间才有如此多的人存在着,并演绎着自己的人生精彩。所以说,适合别人的却不一定会适合你,你需要做的就是守护住自己的心,在众多的人群中“走”出来,“找回”自己。没有了众人的喧嚣,人便守住了自己的宁静,没有了他人的人云亦云,人便找到了真实的自己,没有他人的所谓的高明策略,人便学会了独自前行,这是一种与自己和谐的做事原则。

庄子认为:“如果证明我是对的,那么人家怎么说我就无关紧要;如果证明我是错的,那么即使花十倍的力气来说我是对的,也没有什么用。”

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有一位老人带着自己的孙子去集市上溜达,走着走着,正巧在集市上看到有个人卖驴。这头驴不仅长得肥壮,而且价格便宜。于是老人想,这么便宜的一头驴,如果买下来,牵回家就可以下地干活了。于是,老人就把驴买了下来,然后牵着驴,带着孙子一起回家了。

在回家的路上,老人一想到自己花了很少的钱买了一头很肥壮的驴,心里就喜滋滋的。正当爷孙俩高高兴兴地向前走时,一个过路人对老人说:“老人家,为什么牵着驴走而不骑着走呢?那样不是更轻便吗?”

老人家一想,觉得路人说得有道理,买了驴不用,这不是浪费吗?于是老人顺势把孙子抱到驴背上,让孙子骑着驴走,自己在下面牵着驴,继续往前走。

走过了一座小桥,他们又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对老人家说:“老大爷,您为什么不骑上驴走呢,这驴这么肥壮,一定能驮动你们爷孙俩的。”听了他的话,老人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于是自己也翻身骑上驴背。

然而,刚刚走了不远,老人又听见几个种地人在小声说:“这么好的驴,肯定是个干活的好帮手,两个人骑,想把驴压死啊。”

听到这样的话,老人琢磨了一阵,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到底是骑着走,还是不骑着走呢?这时坐在爷爷怀里的孙子说:“爷爷,要不咱们扛着驴走吧!”老爷子觉得孙子说得有道理,于是二人合力扛起驴向家里走去。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一个人在前行的道路上,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做自己的主人,不能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这样到最后只能像爷孙俩一样闹出扛驴而走的笑话。

如果故事的主人公是你,那么,你又该听谁的,又该作何选择呢?我们不得不说,很多时候人是很茫然的,茫然到不知如何决定一件事情,茫然到不知自己该穿哪一件衣服更合适,茫然到在人生的岔路口不知道自己该作何选择。为什么我们总是会因为他人的建议而困顿住自己的思想?为什么我们总是会习惯性地按照他人的建议来主宰自己的生活?要知道,当世间每个人都一样时,这样的天地将会单调而苍白。庄子在这里提出了做自己的主人,做自己的王就可以了,不要茫然,要保持心性的本真。

【专访总结】

做自己的主人,是一种很高的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是一种“定力”,表面上看,好像是无所作为,而事实上其间蕴涵的力量却几乎是无法估量的。有一位哲人说过:“树林中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海滩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物体因差异显示出多彩,事物因不同呈现出多姿,绚丽多姿万紫千红方构成大千世界。人有着不同的遗传背景,有着不同的社会和家庭环境条件,有着不同的人生机遇,有着不同的人生感受体验,从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个性。人应该活出自己鲜活独特的个性,生命才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