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我给庄子做专访
15500700000059

第59章 朋友资源可用但不可透支

【引子】

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

——《庄子·天下》不被世俗所累,不以外物为追求,不依附他人而存活,随顺自然不违背众情,但愿天下安宁让百姓得以生存,从衣食俱足即可,别无奢求,以此寡淡清白其心。

【专访】

老子说:“治人事天,莫如啬;夫唯啬,是谓早服。”“啬”字,其意思就是节省、爱惜、保护。因此,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老子的这句话,就是针对人类经济行为说的。从另一角度讲,这也是老子提供给人类“经济方法”的极其重要的原则。发展经济的最基本因素是资源,第一是资源,第二是资源,第三还是资源。没有资源,经济就没有发展的可能。如果资源耗尽,就会导致经济的死亡。节约保护资源就是保护国民的命根子。人类认识到了透支地球资源的重要性了,却忽略了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吝”一说。朋友就是一笔宝贵的资源,如果超额透支,不幸的只会是自己。

人生的交友智慧有千万条,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对他人不能索取太多。

庄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一定的限度,无论是多么亲密的关系,对方总会因为你的要求太多而弄得不愉快。

而这也就是我们生活中所说的度的问题,“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和界限,而超出了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会发生变化。所以说,虽然人情的威力很大,可以帮我们做很多原来以为不可能的事,但是人情并不是取之不尽的水,任你自由取用。相反,人情就像银行的存款,耗用无度也是会入不敷出的。

人和人之间相处最不可缺少的就是“情”这个字,简单地说就是“人情”。有些人喜欢用“人情”来办事,但“人情”是有限的,不能挥霍无度,否则,到最后,你可能什么也没有。

无度地耗用人情,其结果会是怎样的呢?第一,你们之间的感情会随着你的消耗而渐渐淡化,甚至不相往来,情分就此断了。第二,你在他心目中的印象发生了变化,你给他留下了不知人情世故是何物的人的印象,一旦出现这样的现象,那么你们之间的感情也会随着发生变化。但是,并不能说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们就不去依靠朋友,借用朋友资源,要知道,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离开人情也是举步维艰的。

那么如何动用友情才不至于“透支”呢?

(1)人情需要用在刀刃上。首先要清楚彼此之间的交情究竟有多深,人情究竟有多重,然后再根据事情的轻重程度来酌情考虑是否能够请求朋友帮忙。

(2)不要总是把别人欠你的人情时时刻刻记在心上,如果你这样做,那么,你的心理就会时时刻刻产生想要对方归还这份人情的思想,一旦你有事真的需要求助对方帮忙,那么,此时的你可能就需要以对方欠你的人情为赌注来请人帮忙,你们之间原本的感情也许就会因为此刻你的这种心思而就此戛然而止。

(3)很多人都有一本或数本的银行存折,如果你年初存5000元,到了年底,你会发现,存折上不只是5000元,还有利息!人际关系也是如此。

真正头脑灵活的人,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量“给予”的。而受到此种看似不求回报的人帮助的人,只要稍微有心,绝不会毫无回礼的。他会在能力所及的情形下与你合作。透过此种交流,彼此关系自能愈来愈亲密,愈来愈有力,终至成为对你很有帮助的人。

【专访总结】

关系网编织起来并不容易,所以一定要悉心经营,千万不可不计后果地耗用无度,一点点地花费,最后“透支”,粉碎,让你的人情存款愈来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