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15501200000001

第1章 心血管障碍概述

(第一节)心脏缺血

一、冠状动脉

心脏从人出生前到死亡,从胎儿时起就一直跳动,发挥着作用。心脏的作用在于把人体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作为生命不可欠缺的重要的泵,心脏的跳动是一刻也不能停止的。大致估算一下,心脏1分钟跳动70次,那么,每天要跳动10万次以上。

心脏的主要成分是肌肉,通常称之为“心肌”,心肌正常工作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由血液输送。

因此,为保证心肌能正常工作,心肌自身具有特殊的血管。

这些血管像花冠一样包围在心脏的表面,称之为冠状动脉。从冠状动脉细分出无数的分支血管,它们是更细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把血液输送到心脏的每个角落。

从全身返回到心脏的血液,因为缺少氧气,颜色显得有些黑,这是静脉血。

通过全身的静脉返回心脏的静脉血,经由冠状静脉聚集在右心房,再经过右心室来到肺动脉,然后输送到肺中,在肺中交换入大量的氧气,变成鲜红色的动脉血再返出来。动脉血经过肺静脉,来到左心房,再进入左心室,然后,输送到主动脉,供给全身。

冠状动脉从左心室出来立即分为右冠状动脉和左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进一步分为两根分支血管,其中一支血管是输送血液到心脏前面的降支;另一支血管是旋支,把血液输送到心脏后侧面。这样,我们便了解到冠状动脉是由右冠状动脉、降支和旋支3根血管构成。为了便于理解,请记住上述内容。

另外,请注意,习惯上把左冠状动脉的降支和旋支的前端部分叫作左主干部位。假如左主干部位发生严重的狭窄或堵塞,便会侵害大面积的心肌。

二、供氧不足及血液循环不良造成缺血

为了保证心肌正常工作,血液是必不可少的,要保证血液良好运行,最重要的是供给氧气。

心脏无休止地跳动,心肌也无时无刻地工作着,与较为平静时,即身体处于休息状态时相比,上台阶、爬坡道或身体进行运动(包括运动和劳动)时,心脏要输送血液给整个身体,心肌工作强度加大,因此,心肌所需的血液(氧气)也相应增加。

供给心肌血液的冠状动脉正常时,心肌所需的血液(氧气)能保证供给,这便是所有健康人在上台阶或快步爬斜坡时,也不觉得胸闷或喘息剧烈的原因。

但是,假如冠状动脉发生异常,即血管有某种程度的狭窄时,心肌所需血液(氧气)的供给便发生障碍。在身体不运动、较为平静时,因为心肌所需氧气量少,因而还不成问题。可是,假如身体稍做运动,心肌所耗的氧气量急剧增加,经过冠状动脉运送的血液(氧气)就不够用了。

像这种心肌所需血液(氧气)供给不足,即血液的需要和供给不平衡的情况,习惯上称之为心肌缺血。由此引发的疾病主要是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容易产生心律失常,严重的会导致突然死亡。

习惯上把因冠状动脉发生狭窄而引起心肌缺血的病症称为缺血型心脏病或冠状动脉疾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同属于这类疾病。

这种病的实际情况是因为血管内壁异常而产生狭窄,从而引发疾病,冠状动脉血管内壁异常时常表现为动脉硬化症,接下来我们就介绍这种疾病。

三、可怕的缺血型心脏病

近年来,在各国癌症和心脏病造成的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许多昨天还健康工作的人突然死亡的情况很常见,大多数都与缺血型心脏病有关,因而,对此担心是不无道理的。在美国,心脏病特别是缺血型心脏病(主要是心肌梗死),居死亡原因的第一位。

那么,为什么缺血型心脏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如此可怕呢?

其原因是,这种病在以前没有积极的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以往多数患者死亡都集中在发病的第一天,特别是在发病初期的一两个小时内。其中,多半是因为发生了能在突然间便夺去人的生命的心律失常,即脉搏紊乱而造成的,这种症状在医学上称心室颤动。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作初期,发生心室颤动的危险性很高,一旦发生,患者几乎在瞬间便失去意识。

静止呼吸,幸运的能救助成功,可以苏醒过来,免于一死。

在这种病多发的美国,医务人员曾对此下了一番苦功,在20世纪60年代便开发出了名叫心电监护室(CCU)的特殊治疗病房。

把急性心肌梗死初期患者安排在特殊的治疗病房内,在那里做46小时心电图持续监测,假如能确诊出是危险的心律失常,马上进行适当的治疗,就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若发生心室颤动,假如在数秒内用电流冲击,便能除去危险,把这种治疗叫作心脏电除颤。

由CCU的出现,使患者在发病初期因心律失常而死亡的数量减少。

(第二节)血管老化

一、动脉硬化——血管狭窄及脆弱

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缺血型心脏病是由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动脉硬化是由许多连医生也不能理解的因素造成的,很难简单明了地表述出来,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用浅显的语言继续介绍。

冠状动脉由内膜、中膜和外膜3部分组成。血管内部的圆形空洞叫血管腔,血液从这里流过,覆在血管腔表面的是内膜。换言之,血液流经血管腔时接触到内膜及其最表面的内皮细胞。

血管分成3层膜,实际上,内膜、中膜特别是内膜是相当薄的。

血液中除了胆固醇还有各种脂肪,通常情况下,胆固醇值越高越容易引起动脉硬化,即高胆固醇血症。

其中,运载胆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是发生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这种LDL被氧化后进入冠状动脉内膜的内皮细胞,对内皮细胞产生作用。这样,血液中的白细胞和单核细胞就容易聚集到LDL的作用点,使血液中的单核细胞穿过内皮细胞的间隙侵入到内皮细胞下,从而发生变性,不断吞噬被氧化的LDL,这种状态的单核细胞称为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成为氧化LDL不断进入平滑肌细胞的入口。

假如被氧化的LDL不断地侵入巨噬细胞,就会使细胞膨胀起来,这种细胞叫泡沫细胞。胆固醇在泡沫细胞内形成胆固醇酯并不断地积累。

这种情况不断进行,就会导致内皮下细胞体积增大,凸向血管腔,使血管内壁隆起,就形成了所谓的“蚀斑”。在蚀斑的局部出现炎症时,长满脂肪的细胞坏死,脂肪进入别的细胞,从而引起细胞增殖。有炎症的蚀斑纤维化后,脂肪或石灰等物质沉积,使病源中心扩大。

这种现象就叫动脉硬化,也叫粥样硬化。因为内膜病变,蚀斑体积逐渐增大,使血管内腔变得狭小。

冠状动脉硬化便是这样产生的。对于患者来说,没有必要弄清楚这么复杂的问题,只要了解导致血管内膜突起的蚀斑就可以了。

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即缺血型心脏病,是由动脉硬化引起的,而动脉硬化又是因胆固醇偏高而发生的,其中,病源是LDL值过高。假如LDL大量积累,便会导致动脉硬化,从而引起缺血型心脏病。

反过来,假如能采取措施把病因清除,哪怕使其数值降低,也能防止疾病的发作。

二、全身血管处于同样状态

动脉硬化不只是在冠状动脉处发生,整个身体的动脉都有硬化的可能,特别是带有容易引起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人,更需要加以注意。

冠状动脉因动脉硬化而导致血管腔变窄,从而引起缺血型心脏病,假如发生硬化的是颈动脉或其他脑血管,可能引起脑梗死或脑血栓,它的前兆常常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TIA)。

因动脉硬化使身体下肢的供给动脉狭窄,下肢血液供给不足,从而造成间歇性跛行,习惯上把这种行走障碍叫作血管闭塞性动脉炎,即ASO症。

本书以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为中心展开论述。从患者的角度看,不能认为自己只是心脏不太好大脑却很健康。若是心脏以外的血管发生动脉硬化,首先别忘了与医生联系,并按医生的指导接受各类诊治。

另外,脑梗死、脑血栓患者或闭塞性动脉炎患者,假如觉得胸口疼痛或有其他症状时,也应考虑心脏是否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