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15501200000004

第4章 心绞痛和心肌梗死(3)

若能再次启动这部位的血液流动,心肌的功能不久便能恢复原状。实际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初期患者来说,虽然能采用再灌注疗法(后面有述)使血液流动恢复,但恢复后,该部位心肌功能仍处于低下状态(心室壁的部分作用变坏),这使其与心肌坏死症状相似,更加难以分辨。

此外,慢性缺血型心脏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处在狭窄部位远端领域内的心肌(心脏壁)功能下降,有可能已陷入局部细胞坏死状态。患者可以接受搭桥手术、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等血行再建术,这样能使功能变坏的部位恢复正常。

这种现象英语称为hibernating myocardium。

hibernation是冬眠的意思,因而称之为心肌冬眠症。

心肌冬眠是慢性血流下降(低灌注状态)的原因所在,同前面提到的休克状态很相似。

总之,因为休克和冬眠症状使心脏壁运动低下,使心肌出现类似坏死的症状,但该部位的心肌仍然活着。因而,假如能及时进行血行再建,是完全可以治疗的。但对于心肌真正死亡(陷入坏死状态)的症状,即使进行血行再建也不能恢复其功能。

对于患者来说,应尽力去预防心肌坏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三、出现急剧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

对于心肌梗死,习惯上把发作时症状剧烈称作急性心肌梗死。劳力型心绞痛经常在身体运动时发作,但心肌梗死的发作时间是不可预测的。心肌梗死发作时通常表现出激烈的症状,有严重的胸痛感,胸中似着了火一样,疼痛遍及脊背、头部、下颌一带,胸部有种被勒住的感觉,同时,整个身体冷汗淋漓,伴随着恶心呕吐,像是时刻有死神相伴一样,严重时可能陷入神志不清的状态。

心绞痛发作时服用硝酸甘油便能控制住病情,可是心肌梗死是因为冠状动脉某一部位完全闭塞,即便硝酸甘油能使血管扩张,也不能使该部位的血流恢复,因而,硝酸甘油只能使症状稍微减轻些,而不会产生像对付心绞痛那样的效果。

有心绞痛经历的人,经常携带着硝酸甘油,但假如使用该药不能产生效果,那么就应考虑到有可能是心肌梗死。

四、无症状表现的心肌梗死

有激烈症状是心肌梗死的典型特征,但是,也有毫无症状表现的心肌梗死。既不疼痛也不胸闷,只是有点情绪异常,自己也很难想到是心肌梗死,习惯上把此类心肌梗死叫作无症状心肌梗死。

无症状心肌梗死的多发者一般是年纪较大的人或糖尿病患者。因为年纪较大,对疼痛症状感觉迟钝,因而感觉不出有强烈的胸痛。糖尿病患者因疾病缠身而使神经受损,若多症同时发作,外伤的疼痛就很难感觉到,因而像心肌梗死这样的疼痛可能也很难觉察到。

也就是说,无症状心肌梗死并非没有症状表现,也不是发作程度过于轻微,而是因为患者对疼痛的感觉迟钝,不能清楚地觉察到症状的表现,因此,往往接受治疗也很晚。

在急性心肌梗死与无症状心肌梗死之间,还有一种症状表现为非常轻微的心肌梗死。比如,在参加宴会的途中忽然觉得有点胸闷,并且冒冷汗,稍作休息,5分钟后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第二天到医院一检查,从心电图知道是发生了心肌梗死,像这样的病例也经常出现。

一提到心肌梗死,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有激烈症状表现的疾病,但上面所说的只有轻微症状表现的心肌梗死也时有发生。因而,假如觉得心脏有些异常,最好找医生检查。

五、心肌梗死的检查

业务精良的医生能根据对患者症状的观察及患者关于症状的讲述,很容易地对心肌梗死和心绞痛作出诊断,但要进一步证实就要进行检查。

首先是心电图检查和血液检查,通过这两种检查,可以知道患者出现过何种症状。

1.心电图检查

心肌梗死是因为冠状动脉出现闭塞,致使远端血液不能流通,从而引起心肌活动异常,这些都是在心电图上能看到的特征。心绞痛是暂时性发作,过后很快恢复原状,而心肌梗死的异常症状具有持续性特征。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检查,不只是为了诊断而检查,有时可对心肌梗死引发的危险性心律异常进行监视。详细情况在后面治疗条目中有介绍。有些人因为心肌梗死而进入心电监护室,因而,所谓的心电图监测是指不断地监视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并且在出现危险性心律异常时,马上对其进行治疗。

2.血液检查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心肌坏死引发的,因而在血液检查时能看出其异常。在发作期间,白细胞数量增加,从心肌分泌出的各种酶的数值也大量增加,首先是CPK酶、GOT酶的值增加,随后,LDH酶也增加。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数值逐渐恢复正常,CRP检查呈阳性,血沉值(“红细胞沉降速度”的缩略语)增高。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经常要做血液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做出诊断。另外,心绞痛不是因为心肌坏死引发的,因而从原则上讲,是查不出血液异常的。

为了便于区别,无论是心肌梗死还是心绞痛,都做脂肪质量检测,以便于掌握缺血型心脏病(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状况。

3.图像诊断

(1)核医学检查(RI检查):心肌梗死同心绞痛一样,要进行心肌某一部位缺血检查时,也能通过心肌闪烁扫描法,观测到局部损伤的现象。

可是,心肌梗死不能像心绞痛那样发作后恢复原状,因而,即使过一段时间也看不到像心绞痛一样的再分布发生。

(2)超声心动图:这是对心肌某一部位发生异常而进行的检查,该检查能大致了解梗死的部位和范围。另外,超声心动图还能对轻微的心肌梗死、坏死过的心肌疤痕、心肌活动异常等进行检查。

根据上面介绍的各种检查,能诊断出心肌梗死发生的大致范围。

若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症状,为了预防心肌坏死,还可采用冠状动脉闭塞再通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在治疗条目里有详细的介绍。随着溶解血栓、打通闭塞冠状动脉的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推广,需准确地找出冠状动脉的闭塞在何处,因此,有时需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第六节)检查冠状动脉的必要性

一、确定治疗方法与方针

近年来,对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缺血型心脏病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血液循环重建术逐渐推广,其中包括利用导管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这些治疗方法将在第四章进行详细说明。

随着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面临着选择药物治疗还是选择血液运行重建术治疗的问题。

其中,有关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生活背景、症状等问题,都必须充分考虑,而且,还应该参照前面介绍的心电图、运动耐量测试、长时间记录性心电图、核医学检查等检查结果。在决定是否进行血行再建术以及应采用何种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查当属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根据这种检查,可以知道冠状动脉的哪一分支,哪一部位发生了何种程度的狭窄。

检查方法是从动脉末梢插入导管,再在大动脉的起始部位把导管分派到冠状动脉的入口处,然后通过导管注入少量的造影剂。

造影剂能阻止X射线透过,当它在血管内流动时,可知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部位及狭窄程度。

二、经皮检查法

这种检查方法是从传统的经皮法发展而来的。需将导管插入到肱动脉和股动脉中去。传统的方法是剖开臂弯处的皮肤露出肱动脉,然后在肱动脉上开一个小口插入导管。现在的做法是利用一种穿刺针刺入大腿腹股沟处的皮肤,再插入导管,也就是说无须切开皮肤,而是用一种特殊的针直接刺入动脉。

这是一种有鞘状外套管的特殊针,将此针从皮肤插入动脉内,接着把针拔出来,外套管留在动脉内,再从外套管插入导管。

最近,又引进了前臂动脉经皮穿刺法,利用比肱动脉更细的桡动脉进行穿刺。这种方法能成功,得益于导管制作工艺的改进,使导管越来越细。

但是,选择哪种治疗方法要由主治医师来决定。

医生往往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来确定治疗方针。因而,冠状动脉检查便成了对付缺血型心脏病的指南针,只有根据检查结果,才能决定治疗方针。

(第七节)检查冠状动脉的注意事项

对于缺血型心脏病患者,做怎样的检查,应由医生综合考虑后作出决定,能否作出正确诊断以及制定出治疗方针,接受适当的检查是相当重要的。

例如,某患者在接受诊察时对医生说:“昨天,在上台阶时开始感觉到胸痛,便马上来医院检查了。”

通常情况下,心电图检查与血液检查当天就能进行,但假如需要做运动耐量心电图测试、长时间记录性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核医学检查等检查时,只能在指定的几天内按计划进行。

像这种情况,即使在等待期间不发生疼痛,也应该接受严格的检查。

根据以上检查的结果,可能要进一步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关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必要性,在前面已有说明,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决定今后的治疗方针,因而是必不可少的检查。

不过,有的患者认为该检查很恐怖很讨厌,因而坚决抵制,不愿意进行此种检查。假如拒绝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以说是自动放弃了这种较为先进的技术。因为该检查相当必要,经常是医生劝患者去做这种检查,当然,患者自己也应仔细考虑一下,并征求家人的意见,作出正确的决定。

还有,在做这种检查时,需要本人在检查同意书上签字,同时还应有家人相陪。这是一种有一定危险性的检查,可能会使患者感到有些不安,又因为这是一种对患者身体有伤害的检查,因而需征得患者的同意并有家人相伴。但不是说这种检查特别危险,因此,应理智地看待这个问题。

有的患者担心把导管插入血管内、再送入心脏的冠状动脉处,是否会使血管受到损坏,从而发生事故。确切地说,在某些病例中曾发生过类似事故,但随着技术和导管等器具设备的进步,现在完全没有必要再担心此类事故的发生。

导管的改进是相当惊人的,现在使用的导管非常细软。过去曾做过这种检查的患者,若今天再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肯定会感觉到比以前好多了。因此,随着导管的进步,患者的负担也减轻了。

再重申一次,是否接受这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是与你今后的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和生活意义密切相关的。

假如想接受现代进步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决定是否接受血行再建术时,若需要决定选择哪种方法,请不要忘记起关键作用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