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冠心病
15501300000005

第5章 冠心病的诊断(2)

五、室壁瘤对病人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如何检出室壁瘤我们一般所说的室壁瘤都是指真性室壁瘤。如室壁瘤较小,可无任何症状。如室壁瘤占左心室表面积的20%以上,则可使心腔增大,瘤样囊区运动与周围心肌不协调,出现矛盾运动,而使心脏收缩效率减弱,心脏射血分数减低,引起难治性左心衰竭。室壁瘤内附壁血栓形成可引起周围动脉栓塞,如脑、肾、腹腔脏器及肢体动脉等的栓塞。此外,在室壁瘤周围还可形成折返环,引起难治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总之,心肌梗塞病人如合并室壁瘤预后较差。检出室壁瘤的方法主要有:(1)据症状判断。急性心肌梗塞后病人如发生持续的、难以控制的左心衰竭或周围动脉栓塞,或难治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应考虑此合并症存在。

(2)心电图。急性心肌梗塞后两周,如ST段持续抬高,应考虑有室壁瘤形成。但目前认为,持续的ST段抬高,是严重左室区域性功能异常的一项特异,但不甚敏感的指标。

(3)超声心动图。是检出室壁瘤的一种敏感而可靠的检查方法。二维超声心动图不仅可显示室壁瘤的位置、瘤腔的大小,还可测定瘤壁各部位的厚度和活动情况。并可对室壁瘤周围的正常心肌作出估价,为手术切除室壁瘤提供依据。超声心动图对室壁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安全性均优于体表心电图、X线及心室造影。

(4)核素及核磁共振。此方法对检出室壁瘤具有其独特的优点。

六、左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希氏束从房室结发出后,在室间隔上部很快分为左右束支。左束支较粗,血供也较丰富。左束支继续分为左前分支与左后分支。左前分支较细,较易发生传导阻滞,而左后分支较粗且接受前降支、后降支双重血液供应,不易出现传导阻滞,但一旦发生,说明病情严重。

左束支阻滞最常见的病因为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或两者并存。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者,占2%~4%,这类病人有两条血管受累,心肌损害严重,预后差。

七、病窦综合征可通过哪些方法确诊

由于早期病窦综合征病人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等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时,往往已到了病变不可逆期。因此早期诊断极为重要。对于疑为本症的病人,可借助以下方法进行诊断:(1)阿托品激发试验。此项试验有助于鉴别窦性心动过缓为功能性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还是窦房结功能障碍所致的病窦综合征。其方法是静脉注射阿托品1~1.5毫克后,心率如低于90次/分或出现窦房阻滞、交界性心律、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属阳性,对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2)动态心电图监护。可长时间观察心率及心脏节律的改变,而且常在夜间睡眠中发现白天所不能发现的心律失常,有助于诊断。

(3)心脏电生理检查。通过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种方法来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窦房传导时间及窦房结固有心率等指标来确定有无病窦综合征。此种方法较上述两种方法有更为可靠的诊断价值。

八、什么叫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什么意义超声心动图是用超声波来显示心脏结构的一种检查方法。超声波是一种振动频率非常高的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到的,但通过超声波的探头,接触人的皮肤后,超声波可以在人体内传播。当遇到不同密度的组织就反射回来,好比我们向池塘里扔进一块石头,水波遇到池塘壁反射回来一样。这种反射回来的声波信息,又通过这个探头被接受,经过超声心动图仪器放大后,显示在仪器的屏幕上。根据这种特性,我们利用B型超声或称扇形扫描,可以清楚地看到心脏和血管的结构与跳动及变化的图形。对于冠心病,超声心动图的主要用途是观察心室壁的活动和测量左心室功能,以及心肌梗塞的定位诊断。

冠心病时,不同部位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使靠它供血的那部分心室壁发生心肌缺血或梗塞,该壁心肌收缩力就会减弱或丧失,出现运动障碍。超声心动图可以清楚地显示室间隔、前壁、侧壁、下壁和后壁的运动。我们可以根据室壁运动的减弱、运动消失与反向运动等来明确缺血或梗塞部位。并可根据室壁运动障碍的节段的多少,大概估计梗塞面积的大小;根据室壁有无局灶性膨出并有奇逆样运动提示有无室壁瘤存在。超声心动图还可直接显示左、右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旋支的近侧端,以提示冠状动脉管腔有无局部狭窄,管壁有无增厚、钙化。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实用意义。此外还可根据测量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来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如射血分数低于30%为收缩功能重度损害;30~40%为中度损害;40~50%为轻度损害。超声心动图还可发现心肌梗塞的并发症如腱索断裂,室间隔穿孔,附壁血栓和室壁瘤等。由于此项检查对病人无害无痛苦,方便,安全及重复性好,很受病人的欢迎和医生的重视。目前此项检查已极为普及。

九、什么叫心脏电生理检查,其临床意义如何心脏电生理学检查,是用来诊断和探讨各种心律失常及传导系统病变发生的机理、治疗效果和评价预后的一种极为有用的方法。是通过把一个多极电极导管,根据临床的需要而插入食道及/或心腔内及/或直接安置在胸壁或心外膜上,以此来直接或间接地记录心脏的激动电波和希氏图,从而可以阐明下列各类临床问题:(1)测定窦房结功能,以明确有无病窦综合征。

(2)确定房室传导阻滞的部位和程度。

(3)测定心脏各部的不应期,并阐明房室结的快、慢径传导现象。

(4)用于预激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5)研究各类阵发性心动过速的机理与诊断治疗。

(6)选择待用的心脏起搏器,判断安装起搏器后,可能出现的血液动力学效果和心律失常。

(7)寻找有效防治心律失常的措施——电药理,电起搏,电复律,电外科。

十、什么是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什么意义经常在医院或在其他场合,看到有的人身上背着一个像半导体收音机大小的盒子,到处自由走动,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背了一个什么新式武器。其实,这是现代医学技术的一个新式仪器叫“动态心电图”,又称Holter心电监视仪。它是一个小型心电接收器,医生只要在病人胸前贴上3~4个电极,就可以把病人24小时的日常生活和睡眠中的心电图,全部连续地记录在接收器盒内的磁带上。病人可以把盒子背在身上或别在裤带上,带着它照常生活与工作,不受任何影响。睡觉时把它放在枕边即可。24小时之后,医生将磁带取出放到一个特制的仪器内,并可在仪器屏幕上,显示出病人24小时记录的全部心电图图形,还可根据需要记录在纸上,自动分析报告。它对冠心病的诊断作用是:(1)对心绞痛和心律失常发作骤来骤去。常规心电图常难以及时记录到的心电变化,可进行连续监测,以判断心绞痛时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及心律失常的频率、类型,与活动、睡眠有何关系,是否有致命性心律失常等。通过分析以指导医生的正确治疗。

(2)对于那些原因不明的心悸和头晕的病人,通过连续的心电记录,可以判定与心跳的快慢、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是否有关。

(3)对一些特殊的药物治疗的前后,进行鉴别对比以客观地评价药物的治疗效果。

(4)对无症状的缺血性心脏病病人,可以通过动态心电图观察,辅助诊断。

十一、哪些情况下不适合做心电图运动试验

由于心电图运动试验增加了心脏的负担,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因此对已有明显的心绞痛,严重的心律失常,严重高血压,心力衰竭,严重主动脉瓣狭窄及服用洋地黄类药物的病人,不要做运动试验。对于怀疑有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和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性期,也不应做此检查。另外在运动试验中,一旦心电图出现缺血改变,严重的心律失常,心绞痛发作,血压过分升高和降低等,就必须立即停止运动试验。

十二、什么叫放射性核素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何意义在冠心病诊断方面,放射性核素检查,是较为常用而且有诊断价值的一种方法。放射性核素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原子示踪剂,检查时仅需用微小的剂量注入静脉后,通过特殊的照相技术和图像分析,就可以显示心肌和心脏的功能。其方法简单安全,无创伤,重复性强。目前常用于心血管检查的两种核素是99M锝和201铊。99M锝用于冠心病的诊断,主要是通过测定心排血量和射血分数来测定左心室功能。一般休息状态下心脏的射血分数正常,但在运动后,射血分数不增或反而减少,或是运动前射血分数有明显下降,都表示左心功能异常。左心功能的分析,对诊断冠心病有直接的使用价值。这种检查不但可在静态下测定,而且可以做运动试验,以此了解左心功能,判定冠心病的存在与否。所以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201铊是一种心肌显像剂,由于它是一种阳离子元素,易被正常心肌细胞所摄取,所以注入体内后,有功能的正常心肌摄取了它就会显影,而病变部位则不显影。冠心病时由于血供障碍,或是心肌梗塞使心肌细胞功能受到损伤,核素摄取减少或是无摄取功能,相应部位的心肌就会出现放射性缺损。如果休息状态下显示心肌有缺损,于运动状态下仍然存在缺损则诊为心肌缺血。据国外多数学者报告,201铊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为77%~92%,特异性为86%~100%,而心电图运动试验灵敏度为65%,特异性为75%,可见201铊心肌灌注显影技术,对冠心病的诊断是一种可取的好方法。

十三、什么叫冠状动脉造影,有何临床意义

冠状动脉造影,是用来诊断冠心病的一种有价值的先进技术。其方法是从病人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或上臂的肘动脉,送入一根心导管,在X光线的帮助下,将导管的尖端一直送到心脏的冠状动脉。然后注入高比重的造影剂,对左、右两冠状动脉进行造影检查,即可清晰分辨冠状动脉及其分支有否狭窄,狭窄的部位及程度如何,以及侧支循环与左心室功能情况。这不仅可以直接对冠心病做出准确诊断,还可为外科心脏手术提供依据。这种造影术目前在国外已广泛开展。我国部分医院虽也开展了一些,但因为这一方法是创伤性检查,少数病人在术中可出现一些并发症,加之需要熟练的技术和良好的设备条件,所以限制了它在我国的广泛应用。但这种检查是对冠状动脉的直接真实显影,无疑对冠心病的诊断较其他检查更为精确可靠,尤其对那些需要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和冠状血管内成形术的病人是术前必需进行的一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