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鸡蛋好吃有营养,但剥鸡蛋皮却很麻烦。
我们都曾有过将煮熟的鸡蛋剥得“体无完肤”的经历,这样既不卫生,又不美观。那么,如何让煮熟的鸡蛋皮易于剥离呢?
这里介绍几个非常简单的方法:
1.在煮鸡蛋前,先将生鸡蛋轻轻磕出一个小坑来,然后再放入水中煮,这样,煮熟后的鸡蛋就能很容易地把皮剥得干干净净了(磕鸡蛋时必须小心,千万不要用力过猛,否则裂口太大,煮的时候蛋清就会溢出来)。
2.鸡蛋煮熟之后的方法:鸡蛋煮熟后,用一个塑料饭盒,里边加入大概三分之一的水,然后把鸡蛋放进去,盖上盖子。左右晃动饭盒大概十几秒钟。取出鸡蛋,鸡蛋皮就很容易被剥下来了。鸡蛋皮之所以不好剥,是因为蛋壳和蛋清之间有一层薄膜紧紧连接。把鸡蛋放到装有水的饭盒里摇晃,会使鸡蛋的蛋壳产生裂痕,而水就会沿着蛋壳的裂痕进入蛋壳和蛋清之间,破坏蛋壳和蛋清之间的薄膜,这样再剥就很轻松了。
3.如果你在煮蛋时放入少许食盐,煮熟的蛋壳就很容易剥掉。或将鸡蛋放入冷水里浸湿,再放进热水里煮,蛋壳不会破裂也容易剥下。
凉水冲鸡蛋其实是错误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喜欢把煮熟的鸡蛋捞后置于冷水中冷却,这种做法很不科学。这是因为鸡蛋的蛋壳内有一层保护膜,蛋煮熟后,膜则被破坏,当煮熟的蛋放入冷水中,蛋发生猛烈收缩,蛋白与蛋壳之间就形成一真空空隙,水中的细菌,病毒很容易被负压吸收到蛋内这层空隙中。
如何保存前一晚上已经剥了皮的熟鸡蛋呢?一般情况下,在天气凉爽的情况下,直接放在外面就可以,但是如果气温过高,就需要简单处理一下了:熟鸡蛋剥了皮之后用酱油腌上既保险又好味,最重要的是这种吃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癌!或者可以放到保鲜袋里面放入冰箱中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