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陕西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
15504700000034

第34章 陕西纸质传媒业的市场运营与经营业绩

从全球范围来看,传媒产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特别是在我国,由于传媒产业自身所具有的资源垄断性,使得该产业的利润空间和成长空间都非常巨大。纸质传媒业作为传媒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宏观经营业绩将继续保持适度的增长势头。但是在总体业绩增长的情况下,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纸质传媒企业的微观业绩却会发生巨大的分化,这种状况在我省体现的也较为突出。

一、图书出版和发行业的市场运营和经营业绩

由于我国的图书出版业仍然带有政府的行政垄断特色,图书出版实体垄断着图书出版的关键资源——书号,所以,只要书号资源没有采取市场化的配置方式,我省的各大图书出版实体就仍能保持较好的业绩水平,但是,如果要仔细考察一下图书出版的拓展产业环节,则情况就不会那么乐观。

优秀出版资源转化为更好形式的出版物,不仅只是新技术的有和无,更主要的是出版单位、策划编辑的新技术意识、新技术素养。我省绝大多数出版物出版形式单一,以纸介质传统形式为主,版式设计呆板,装帧形式传统平庸。新的图书形式特别是文化旅游类多以文图并茂,附赠光盘,甚至延展到网络以E—BOOK的形式出现;为携带方便,有的出版物以口袋书的形式深受读者欢迎,读者享受了方便、超值服务,销售自然比传统形式更具吸引力、竞争力。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近年来所做的旅游类图书“自助游”系列、“读行天下”系列很值得借鉴。

我省多种优势出版资源对应的有多种出版消费市场,可能是国内的,也可能是国外的;可能是专业的,也可能是综合的,应该大力加强市场培育。如考古与历史文化,陕西几乎是华夏文明的最大宝库,建立专业化的出版服务平台与读者服务平台,就能培育专业化的市场与通道;陕西旅游出版物的开发一直比较散乱,各出版单位如能统筹规划,协调开发,针对宾馆、饭店、旅游景点等建立标准化陈列展示方式,也能培育专业化市场。

同时还要创新盈利模式。改变单一的纸介质图书销售盈利模式,实现多介质出版形式的立体开发,探索图书出版与专业服务的有机结合,多维度、深层次开发著作权与版权。为此,陕西应着力打造多个具有国际视野和版权开发经营能力的中介机构,为省内各出版单位版权综合开发进行市场咨询与综合服务。

二、报刊出版业的经营业绩

报纸出版业的收入来源既包括了广告收入和发行收入,又包括了以报业为核心的拓展产业链所带来的收入。

由于报业和期刊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广告和发行收入,而广告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报业和期刊业的收入将直接决定着相关企业的整体业绩。据不完全统计,至2006年底,陕西省报纸发行量已达200多万份,报业年广告收入近10亿元,报纸年印刷收入3亿元。

陕西的报纸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党报类,如《陕西日报》、《西安日报》、《宝鸡日报》、《榆林日报》等;二是生活类,如《华商报》、《三秦都市报》、《西安晚报》、《西安商报》等等;三是专业类,比如《陕西工人报》、《教师报》、《西部法制报》。尽管是选取各类中有代表性的报纸调研,但陕西报业结构呈锥形分布的情况仍然不难看出,即生活类报数量多,在市场上的份额大,发展速度快;而党报数量较少,在市场上占的份额小,发展速度慢;专业类或称行业报多数和党报情况相似。党报、生活报和行业报三分天下,鼎足而立。我们从以下的分析中便可看出这个结论的客观性。

首先,从大市场的概念讲,市场最终是由读者组成的,读者是报纸的最终消费者。消费者不仅包括市民,也包括广大党政干部、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和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党报和行业报自有其市场和读者。从各自的发行总量看也差不了多少,行业报稍弱一些,但其地位却是无法取代的。

其次,从报纸的生存状态看,不少生活类报是党报的子报,仍依靠党报这个母体维持着生存。也就是说,有些生活类报纸的生存和发展是建立在党报的物质支持之上的,或者说一些生活类报的发展实际上是党报的发展;相反,有些生活类子报的萎缩也影响了母报的发展。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子报,党报会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壮大一些。

再次,党报和行业报的性质和作用是生活类报纸代替不了的。这是因为,党报和行业报独有的定位和读者群以及多年积累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是生活类报所缺乏和没有的。试想,一大批党政干部和公务员没有党报看可能吗?显然不可能。又如《教师报》拥有一批多年的忠实读者,取消了《教师报》,陕西的教育势必受到影响。同样,如果没有《陕西工人报》,陕西的工会工作也会被削弱。而这些专业内容又恰恰是当今生活类报纸所缺乏的。

目前西安报业市场是:一枝独秀《华商报》,晚报余威今犹在,其他报纸无序竞争。也许这三句话难以准确概括陕西报业市场的现状,但事实上西安报业市场至今仍未突破这种局面。捷足先登抢得先机的《华商报》经过奋斗,如今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报纸发行量居全省报纸之冠;《西安晚报》作为老品牌的市民报,在西安乃至陕西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拥有大批读者;《陕西日报》发行量虽在西安市区有限,但仍然有固定的读者群。其他进入西安市场的报纸多为生活类报,其中又以城市生活尤其以白领阶层为多,竞争激烈的也就是这类报纸。《华商报》因为定位于广大市民且已独占鳌头,独步西安乃至陕西报业市场。而其他生活类报纸因为当初东施效颦而无效益,无奈而退出广大普通市民的定位,等于退出了与《华商报》的竞争,而转向与其他生活类报竞争的白领阶层,从而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市场、发行、广告争夺战。

纵观陕西报业市场竞争,尽管一度很激烈,呈现无序状态,但都是些报界“小鱼”弄潮,泛不起大浪。没有像外省一些地市的报业大战引发的价格恶性竞争,愈演愈烈,损伤惨重。相比之下,从宏观上讲我们的报业市场还是规范的,基本上呈发展繁荣的良性态势。日趋规范的竞争将有利于良性发展态势的保持。

如果说不尽合理的报业结构导致报业市场的无序竞争,那么,无序竞争也会引发不正当的竞争。痛定思痛,陕西报业界人士通过反思过去,总结经验教训,对过去一些欠妥的无序竞争的做法开始有了清醒的认识。各个报社的领导班子日益年轻化、知识化,在报纸经营上很有一套想法,不论是主业经营,还是拓展多种经营,都有一些不错的甚或是有新意的思路。有的已在实验或实践中。唯一依靠广告经营的局面将逐渐打破。总而言之,陕西报业发展较快,呈现繁荣景象,在全国报业具有较大影响,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报业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生活类报过多太滥,有待重组压缩;报业结构的不合理是导致西安市区报业无序竞争的主要原因,而无序竞争又引发了不正当竞争手段的出笼。反过来,不正当竞争手段加剧了无序竞争,无序竞争使报业结构不合理的弊端更加显现。因此,要规范陕西省报业,关键是调整报业结构,这是治本之策;其次是优化报业市场环境,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报业有序健康地发展;同时纠正和惩治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和行为,褒扬公平竞争和优质服务的先进单位,也有利于引导我省报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另外,近年来我省期刊出版业的经营业绩也是相对可观的。从总体上看,我国期刊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两大块,由于期刊的广告版面有限以及出版周期过长,使得发行收入要远远超过广告收入,即便如此,广告收入还是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