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农村文化娱乐常识——木偶
15505200000001

第1章 概述

(第一节)释义简介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

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

木偶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木偶,古代叫傀儡、魁儡子、窟儡子。用它来表演的戏剧叫木偶戏。

在我国,木偶艺术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它们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木偶起源于原始时代,发展于春秋战国时代,秦汉时代成为角抵百戏中的主要表演节目。

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杂技艺术之一。

木偶戏的起源有不同说法,学术界一般认为是由乐舞俑发展而来的,春秋战国时已经出现了乐舞俑,山东莱西县出土的西汉活动大木偶,已为典籍记载木偶戏“源于汉”找到了考古证据。这个大木偶高193厘米,肢体由13段木条组成,关节可活动,坐、立、跪兼能,有学者认为这就是最早的提线木偶,但是其真正作为表演艺术,大约形成于北齐时代。皮影艺术较木偶戏略晚,齐人少翁张灯设幕,为汉武帝天亡的宠姬招魂的故事,自宋代高承的《事物起源》就被认为是“影戏之原”,但缺乏实证。真正成为表演艺术,木偶、皮影皆较杂技为晚,大约在唐宋时代,距今亦有千余年的历史,堪称历史悠久。

最早的木偶可能与奴隶社会的丧葬俑有关。1978年山东莱西县汉墓的发掘发现;使我们看到汉代制作的可坐、可立、可跪、可灵活操纵的木偶实物,这也证实了《列子 汤问》记载的“偃师造神奇木偶”和《乐府杂录》记载的“陈平用木偶美人解冒顿围困刘邦”故事的可能性。据唐杜佑《通典》记载:“窟儡子,亦曰魁儡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丧家乐也,汉末始用之于嘉会”。这说明到了汉末,已有了丧葬、嘉会并用,且具表演功能的木偶。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载:“灵帝时,京师宾婚嘉会,皆作傀儡。”三国魏明帝时,木偶人已能表演各种杂技动作。

三国时马钧创造的“水转百戏”,就是通过水力发动木偶表演歌舞。唐代木偶的制作已非常精巧,机关木人可以“酌酒行觞、唱歌吹笙、侍人梳妆”……这些富有传奇色彩的记载,尽管有夸张之处,但还是真实地反映了唐代木偶制作的水平和驭物为灵的特征。

南北朝的木偶戏又叫:“郭秃”。相传有个秃顶姓郭,行事滑稽,后来演傀儡戏就把他的形象搬上舞台,引导戏中歌舞,插科打诨,故名。北齐后主高纬非常喜欢木偶戏,常让艺人在宫中演出。当时傀儡戏还流传到高丽国(朝鲜)。唐宋时期,木偶的制作更加完美,尤其是宋代,木偶剧的发展达到鼎盛,其种类繁多,有悬丝傀儡、走线傀儡、杖头傀儡、药发傀儡、肉傀儡、水傀儡等。

到了隋代,木偶的制作高度发达,已从演百戏(古代杂技的总称)、歌舞发展到表演故事片断,形成了木偶戏的雏形(详见《大业拾遗记》)。

唐代,木偶艺术日渐成熟、高超。据《明皇杂录》载:唐玄宗被李辅国迫迁西内时,曾作过一首咏吟傀儡的诗:“刻木牵线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一说此诗为梁锃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当时木偶戏的逼真及观赏者的感受。封演撰《封氏见闻记》载:唐“大历中,太原节度使辛云京葬日,诸道节度使人修祭。范阳祭盘最为高大,刻木为尉迟鄂公突厥斗将之戏,机关动作,不异于生……又设项羽与汉高祖会鸿门之像,良久乃毕”。

由此可见,唐代木偶不但成为表演完整故事,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形式(尽管它还不时地为丧葬服务),而且已发展到“闾市盛行焉”(见杜佑《通典》)。宋元时期是木偶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据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汴京开封瓦舍(宋代城市里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很多,其中最大的有“大小勾栏(百戏杂剧演出场所)50余座”,“可容数千人”。宋代木偶称为傀儡,作为民间表演艺术有五种:悬丝傀儡、仗头傀儡、水傀儡、药发傀儡和肉傀儡。其中“水傀儡”和“药发傀儡”两种就是机关道具的技艺表演,有时也被归于杂技门类,驭物为灵是其特性。近世木偶戏与皮影戏表演中,有许多表现偶人和影人特技异能的技巧,显示了表演者驭物为灵的高超技艺,如福建龙溪布袋木偶,表演技艺精湛,小小偶人,能做出挥扇、舞剑、搏杀、翻跃等高难动作,艺人指掌功夫,出神入化,双手操纵两个偶人搏杀格斗,动作节奏快捷有力,“反套”(表现偶人背手)和“飞套”(偶人飞出,或表现腾空、或跃墙,套入另一只手)的操纵技巧,令人惊叹,以物质永存艺术生命,木偶艺人驭物为灵的技巧成为其艺术高低的标志;皮影戏的操竿艺人比木偶戏艺人更能显示自己的特技异能,皮影艺人表演的马上武打,不只刀、枪、剑、戟交战,战马迈步,四蹄生烟,令人叹为观止。

木偶艺术是流传地域极为广泛,兴盛于民间的艺术,至明清时代,北自黑龙江、南至广东,西至甘肃、青海到处都有这三种艺术的表演。清代的宫廷也盛行演出木偶剧,时称“大台宫戏”。随着真人演出的戏曲兴起,特别是京剧崛起后,逐渐由城市转向农村和小城镇。现存的木偶剧形式有三种,即布袋木偶、杖头木偶和提线木偶,多用戏曲曲调演唱,有的则用对话或歌舞,1980年,北京成立了“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

新中国成立后,木偶戏在丰富人民文化生活,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方面一直起着重要作用,并多次获奖。近年我国各地木偶剧团连年分赴美国、德国、新加坡、芬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挪威、丹麦、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比利时、法国、南斯拉夫、泰国等众多国家访问演出,受到专家和观众的普遍好评。

(第二节)木偶艺术的文化内涵

木偶艺术传统节目广泛流传,民族特色突出,地方特色却不鲜明,木偶由于与地方戏曲和民间音乐的结合紧密,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也是民间艺术的不同之处。

负载着深厚民族、民俗文化内涵的木偶艺术是中华国粹,民族文化瑰宝,新世纪必将焕发异彩。国家文艺表演中的最高奖“文华奖”过去只有戏剧、歌舞,近年木偶也进入了评奖范围,这是有识之士的理性决定。

中国的木偶艺术有着共通的文化品格,又有着相同而又有差异的审美特征,探讨一下它们的文化品格与审美特征,不只对欣赏和理解传统民间艺术有益,而且有助于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的认识和对文化人类学的进一步研究。

木偶艺术是长期深植在中华沃土的民俗文化,在历史长河的淘琢下,沉淀了中国传统民俗、宗教、哲理等众多文化元素,负载着民族的精魂和民众感情的密码。木偶曾为宗教所用,又都受儒、道、释传统文化浸润。中国古彩戏法的“仙人栽豆”,用一颗红豆开始变化,就深寓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理,而“百子献寿”等节目又生动表现了中国的福寿观念。木偶在近代与戏曲结合,扮演的多种剧目,更深切地表现着传统文化精神。

(第三节)木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中国的木偶艺术同样是传入西方极早的民间表演艺术。

木偶戏据说唐、宋时已传向海外。明、清时流传地区更为广泛。据《东南亚的中国人》载,17世纪末,当时的暹罗(今泰国)为招待法国王路易十四的使节,曾在宫中演出“中国人的傀儡戏”。1774年,德国大诗人歌德(1749~1832年)曾在展览会上向德国观众介绍中国的皮影戏;1781年8月28日,在他32岁生日的时候,他以举办中国影戏演出来庆祝自己的生日,并以此招待来自王宫的贵宾。

18世纪的外国传教士带走的是唐山和北京的皮影,他们开始是喜欢皮影戏的镂刻艺术,作为中国民间的工艺美术品带回去的。他们观摩了皮影戏的整个操作过程和方法,并将之介绍到本国去。

据说1767年,法国一位名叫居阿罗德的天主教传教士,首先把中国皮影的全部形式和表演过程带回法国,后来又传人英国。

中国木偶艺术的魅力为各国专家和民众一致称赏,并在国际比赛中不断获奖,日本铜锣剧团团长宫原大刀夫考察了漳州的木偶戏后说:“福建有两个世界第一:漳州的布袋戏世界第一;泉州的提线戏世界第一。”美国加州大学戏剧学教授、国际木偶协会美国分会主席梅尔?海尔斯坦看了泉州提线木偶戏《卢俊义》《火焰山》后说:“泉州提线木偶神奇而美妙的表演,简直像魔术般变幻莫测,使人难以置信。”他特别指出:泉州提线木偶精湛的表演技艺,是他考察过的50多个国家的木偶艺术中的佼佼者。

中、日两国的木偶艺术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紧密合作,由中国成都木偶艺术剧院与日本东京影法师剧团合作演出的大型木偶戏《三国志》,举行2000年世界巡演,先后在日本、中国、法国、韩国、美国、加拿大演出,更把木偶艺术的国际交流推向新世纪。

(第四节)中国木偶戏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木偶戏的表演更加丰富多彩。除了演出传统的戏曲节目外,还表演话剧、歌舞剧、连续剧,甚至出演广告等。与此同时,木偶戏也面临着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激烈竞争。传统的木偶戏蕴藏着各地、各民族人民的思想、道德和审美意识,应加以扶持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