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农村文化娱乐常识——麻将
15505800000001

第1章 麻将的历史渊源

“麻将牌”又名麻雀牌,简称“雀牌”。它是一种四个人参加的游戏。麻将的前身是诏代的“叶子格戏”,相传是唐代名僧一行为太宗所制,表示唐朝可传二十代。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讲,叶子格就是骰子格,因“以叶子写之”而得名。唐代的达官贵人在宴聚时,都要玩“”叶子格戏”,此风一直延续到五代。明朝万历年间,那时候叫马吊牌,由四十叶纸牌组成,因此也叫做“叶子戏”。此后马吊牌传到欧洲。欧洲人把四张四十叶的纸牌改变演化为四种花色五十二张牌的桥牌(即扑克,一般还有两张鬼牌,但打桥牌时不用鬼牌),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竞技项目。

最早的麻将牌是纸牌,因为图案印在纸上,故得名。“纸牌”的规格为:宽3.5厘米、长15厘米,上印万、索、筒的图样。后来又增加了类似东、南、西、北、中、发、白的七种牌。

由于纸牌拿在手中不方便,并且难以理顺;在打牌过程中看起来更不方便,所以怎样克服这种缺陷成了当务之急。

实践经验给予人们以启发,硬质的东西可以用来代替纸片。于是,纸牌上的图案被刻于竹片或骨料之上,新的硬质牌出现了,从此,“纸牌”这一称谓便销声匿迹了。随着社会的前进与发展,制牌材料也逐渐由原来的竹片、骨料,直到发展成为今天的硬塑料与有机玻璃。

麻将除了其游戏价值以外,还具备收藏价值,最早的明朝麻将牌价值连城,清乾隆帝游江南时带回的紫砂陶麻将更是难得的真品,除此而外,金玉麻将、象牙麻将、镶宝石麻将在中国历史上虽屡见不鲜,但亦难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