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幻觉
2009年初,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大背景下,为了扩大内需,各地政府纷纷把发放各种形式的消费券作为新的保增长手段。例如,西安市为拯救乳业准备为居民发放“购奶券”;成都给低收入居民发放购物券;郑州出现购房券;杭州、常州等地向全国派送旅游券……与此同时,一些商业企业也动足脑筋,通过发放“企业消费券”、“消费抵用券”,积极开展促销活动。一夜之间,“券风”席卷大江南北。有人惊呼,中国市场又进入了“券时代”。
很显然,政府或企业发放各种消费券的初衷既是为了刺激消费,同时也是让利于民,可谓双赢之举。但从实际运作来看,有的消费券是给消费者带来了惊喜,不过,有些消费者使用了消费券后却发出这样的感慨——消费券,想说爱你不容易。
就拿购房券来说,就出现两种结果:
(1)拿着购房券的低收入者仍然买不起房,仍然不会购买,这就起不到刺激楼市消费的作用。
(2)政府发放购房消费券,可能导致开发商继续硬撑着不降价,最终政府发放购房消费券实际上是给开发商送钱,得益的是开发商而并非中低收入者家庭。这不由让人想起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货币幻觉。
货币幻觉是美国经济学家费雪于1928年提出来的,是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它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
大家可以仔细想想,人们为什么会发出“消费券,想说爱你不容易”的呼声?为什么这些券中看不中用?为什么消费者拿到券却很难使用出去?为什么消费者即使拿到优惠的消费券却不想使用出去?
(1)当下许多地方的消费券,虽然包含了政府的补贴在内,但从实质上看,却越来越像是企业对商品进行打折的代用品。
(2)所谓的消费券,其实并不意味着人们购买力的增加。
因为人们的收入并没有在这一轮的全球金融危机中获得增加。既然人们的收入没有增加,那么期望人在经济不是很景气的背景下多消费,这本身就是一种过于天真的臆想。
(3)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消费券不过是一场相关部门发起的销售策略罢了。以前的企业销售策略是打折,只不过现在一律改为发售消费券,打折的本质是相同的,只不过在销售的策略与销售的手段上略有不同而已。
要知道,用消费券拉动消费,有一定作用,但是这个作用极为有限。当消费券的发售越来越普及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几乎全部的商品价格都会出现上涨,而不同商品的涨价幅度则会根据消费券持有者对商品的青睐程度有所不同。其中,老百姓最希望用消费券购买的日常消费品价格将会率先上涨,并且涨幅将把消费券持有者所获得的政策福利全部吃掉。
说得更极端一点,政府发放消费券就如同央行把每个人的银行账户余额全部增加一个零,但结果就是所有商品价格会同步提高10倍,人们只是把形式上的交易货币由百元变成千元,货币真实价值贬值1/10。当然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对具体商品供求关系因为消费券出现造成的影响理解不同,会在短期内出现价格错乱。但从长期看,消费券只能发挥出准货币供给增加的作用,而且因为购物券属于“软通货”,最终必然会被官方货币所挤出。因此,理性的消费券持有者都将尽快把消费券兑换成为硬通货,最终结果就是消费券贬值,相关商品价格上涨,直至消费券带来的货币幻觉消失。
在国际金融危机刚刚过去,中国经济尚未完全复苏的大环境下,政府发放一定量消费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危机对人们的影响,达到扩大内需的目的。但是,如果消费券发行量过大,最终会成为“货币幻觉”,甚至是通货膨胀。
每天多学一点点
事实上,购物券的意义在于结构上而不是全局上,也就是不能够以普涨形式去构筑虚假繁荣,但能够成为弥补社会保障不足的有效手段。正如同逢年过节,国家都会安排财政资金救济中低收入群体一样,购物券如果能够针对这部分群体以“送温暖”的形式定向发放,货币幻觉的问题就能够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