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也是频发率比较高的疾患,尤其是妇女最容易患此病,肛裂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下面简要读者为朋友们做一介绍。
一、肛裂初期极易治愈
肛裂若能在初期便引起足够的重视,那治愈将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患者可按下述两点去做,定可收到明显的效果:(1)通过调节饮食、生活,使粪便呈牙膏状的柔软物。
(2)排便后立即洗清臀部。
买药涂涂虽会暂时好一下,但若排便不规则,臀部不清洁,同一个部位会裂开很多次,症状恶化乃肛裂的特征。
但是,用成药调整通便,是相当困难的事。故若有肛裂症状,不可犹豫,应立刻找专门医生诊断。
二、肛裂严重时的现象
肛裂严重时,除了难以忍受的疼痛外,还会产生肛门紧缩之现象。久而久之的肛裂,使肛门周围有了很多放射状的浅的裂痔,医学上称为多发性肛裂。
患者感觉好像在肛门扎起硬硬的皮带或环似的,粪便细、肛门口变小。开始时是臀部有痛感,渐渐转移成为肛门溃疡时就会感到特有的疼痛。
这样反复再发,肛门口即肛门上皮部分变成硬硬的轮状,到了这个地步,便需要手术才能根治。
三、肛裂的手术治疗
对慢性及急性肛裂经治疗无效者,则应选择手术治疗。手术疗法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1)切除术:适且于Ⅲ期或慢性肛裂,术后效果好,极少复发。
(2)后方内括约肌切开术:主要目的是消除内括约肌痉挛。
(3)侧方内括约肌切开术:主要目的是减少和防止肛门功能不良。
(4)肛管扩张术: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肛管弹性消失和收缩,括约肌功能不良,发生的器质性狭窄。
(5)V-Y肛管成形术:适用于肛管皮肤缺损及明显狭窄的肛裂。
(6)肛门周围皮肤裂治疗:应依据病因、病情来选择手术与否。
(7)肛裂并有Ⅰ期或小型Ⅰ期内痔:应先做侧方内括约肌切开术,肛裂治愈后再注射治疗内痔。
(8)其他疗法:如激光、电灼治疗等。
(9)肛裂切除术的步骤:肛裂切除术是治疗各种肛裂最常用的方法。其简便易行,直观,解剖层次分明。
本术式适用于慢性,长期反复发作,甚则裂底可见内括约肌,肛管皮肤角化不完全的肛裂;且伴有外痔、肛窦炎、乳头肥大、内痔和狭窄的肛裂。
手术步骤:常规消毒,铺巾,待局麻生效后,以碘伏先行消毒直肠下端,待肛门括约肌松弛后,扩张肛门,先用止血钳牵起裂口下端旁开约0.5~1厘米之皮肤,用剪刀在止血钳下方剪开皮肤,若有结缔组织外痔,应包括在切口内,将裂口从其下方组织分离。剪切时应注意避免损伤括约肌,只剪去裂口的边缘及底部的瘢痕组织,同时,保留正常的肛管皮肤。待剪至齿线附近时,应观察齿状线位置,使其不要超越齿状线。在此处,用7号或10号丝线,结扎切除之裂口的根部。结扎时应注意把同点的肥大乳头、肛窦炎及内痔同时结扎,并把结扎的组织多余部分剪去,只保留结扎残端。术中要注意有无皮下瘘管。术毕,最好做适度的扩肛,然后,查无活动性出血时,以痔疮栓或消炎痛栓纳肛中,油纱敷于切口处,塔形纱布加压包扎即可。
(10)肛裂常做的侧方括约肌切开术:肛裂常做侧方括约肌切开术,是为了防止肛门功能不良而采用的手术方法。
①皮下法:局麻生效后,用碘伏消毒直肠下端,以手指从肛门内向外摸寻,可摸到一条索状,直径约0.5~1厘米的环形肌束,若摸不清时,可采用扩张肛门的方法,使括约肌绷紧,即可摸到内括约肌下缘。然后用白内障剥离刀,从旁开肛缘0.5~1厘米处,刺入皮肤,使刀进至内外括约肌之间向上到达齿线,手下感觉刀在肠壁外与条索状内括约肌之间,在肠腔内以触摸指压迫刀背,切断内括约肌下部,抽出术刀,持续压迫术处,防止皮下出血、血肿,而后加压包扎即可。
术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摸清括约肌后,再刺入白内障刀;
★避免穿透肛管皮肤及直肠黏膜;
★切断括约肌后,一定要压迫止血,防止皮下出血或血肿发生。
★此术要求消毒严格,防止术区脓肿发生。
②开放法:多数用于内括约肌痉挛较重,且伴有外痔或乳头肥大者。
局麻生效后,若乳头肥大,或肛门有外痔,无论其痔在何处,即均可选择在最邻近痔的肛门侧方,距肛缘1厘米处,做一梭形切口,切除一条正常皮肤和外痔,若乳头肥大或伴有内痔,可同时在其基底部予以结扎。从梭形切口处以血管钳分离皮下组织,把手指伸进肛门,摸到内括约肌后,使血管钳在食指引导下,进入内括约肌外侧,然后翻转弯血管钳,挑出内括约肌全部,完全暴露,经确认无误,完全切断,贯穿缝合伤口;若无乳头肥大及外痔,可在肛缘外1厘米处,做一1~2厘米长的切口,如上方法分离之,待切断内括约肌,缝合伤口后,盖油纱,加压包扎即可。
此方法,内括约肌暴露完全,切断彻底,能减少复发率。
但要注意,内括约肌侧方切开术,主要的并发症有出血、脓肿、排便紧迫、肛门功能不良等,因此,术式选择要非常仔细。
四、肛裂的病理状况
肛裂通常发生在肛门瓣和肛门缘之间、内括约肌最下部浅面。初起只是肛管皮肤裂口,有的裂到皮下组织或括约肌。裂口呈线形或梭形,将肛管扩张,则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整齐,底浅有弹性,由纵肌将裂底与内括约肌分开。如治疗得当,可以痊愈。
五、肛裂的手术效果
专业人士在评价各类手术效果时,多采用HSU和Mackeigen(1984年)的1743例长期慢性肛裂各种手术治疗作比较。
①肛裂切除术和浅部内括约肌切开术共334例,伤口部分或完全缝合,手术26.5分钟,注射2.8次,住院4.6日,尿潴留16.6%,脓肿、肛瘘、失禁、伤口愈合不良和狭窄6.1%,复发13.1%。
②肛裂切除术和痔切除术874例,手术41.7分钟注射4.6次,住院5.6日,尿潴留31%,出血、脓肿、肛瘘、失禁、伤口愈合不良和狭窄7%,复发4.9%。
③侧方括约肌切开术89例,手术时间11.1分钟,因疼痛注射麻醉剂1.6次,住院2.5日,尿潴留7.9%,伤口并发症脓肿1.1%,复发5%。
④多处内括约肌切开术199例,手术1.5.5分钟,注射麻醉剂1.7次,住院2.6日,尿潴留8.1%,伤口出血1.5%。复发5%。
⑤V-Y成形术247例,手术45.6分钟,注射3.3次,住院5.2日,尿潴留27.1%,脓肿、出血、皮下坏死、伤口愈合不良和狭窄2.4%复发7.2%o以上比较,其手术术式的选择、优缺点可见一斑。
六、肛裂的其他疗法
肛裂除使用上述的方法外,还经常使用一些特殊方法。
(1)V-Y肛管成形术:肛裂合并肛管皮肤缺损和明显狭窄的患者,适合于此手术。该手术严格意义上说,属于肛门整形术。即做“Y”形切口,切除肛裂及肛窦,切开浅部括约肌,再做倒“V”形皮片,使皮片底在肛管外,将皮片牵入肛门内,与直肠黏膜缝合。
(2)肛门周围皮肤裂:急性肛门周围皮肤裂应治疗病因。而慢性肛门周围皮肤裂,应切除病变皮肤,缝合或开放伤口。
(3)肛管扩张术:肛裂若合并Ⅰ期或Ⅱ期内痔时,先做侧方括约肌切开术,并同时切除同点内痔并结扎,若不在同点,则应在切开术后,再注射内痔。
当内痔过大时,则应先做痔切除术后,再行肛裂侧方括约肌切开术。
肛管扩张术是肛裂手术的一种。它多适用于肛裂疼痛,肌肉痉挛收缩,引起肛管功能性狭窄;或因长期滥用泻药,致腹泻、稀便,从而使肛管弹性消失和收缩,括约肌功能不良,发生肌管器质性狭窄的病人。
手术的目的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肛裂愈合。肛管扩张术可使括约肌松弛、痉挛解除。
手术步骤如下:
①扩张器扩张法。使用长10厘米,形似喇叭状的肛门扩张器,或使用普通型的喇叭状肛门窥器,表面涂以油膏,每日扩张肛管1~2次,每次2~5分钟,2~3周一个疗程。多数人一疗程可痊愈。以后每日扩张1次,持续2~3个月,使粪便成形排出,防止复发。
②括约肌牵张术。应先脊椎麻醉或全麻,两食指用力牵拉肛管,再伸入两中指向前和向后牵张肛管和直肠下部,特别要注意重点是牵张后壁。牵张4~10分钟,使内、外括约肌暂时松弛,解除痉挛,疼痛消失,伤口愈合。因外力的撕裂作用,常使肛门周围皮下渗血,肛门周围水肿,血栓外痔以及内痔脱出。因此,内痔过大者,不宜做此扩张术。
肛管扩张术对急性肛裂效果较好,而慢性肛裂则效果稍差。此术可引起肛门功能不良,且复发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