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肝炎病
15508500000010

第10章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2)

82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因输血引起者25名,无输血史者57名。25名因输血引起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配偶中,有3名(12%)出现肝功能障碍,57名无输血史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配偶中,有7名(12.3%)出现肝功能障碍。由此可见,82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配偶中,有10名(12.2%)出现肝功能障碍,其中无1例是酒精或药物引起的,也均无输血史。而对照组47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配偶中,无一例出现肝功能障碍(P值<0.05)。结果表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配偶的肝功能障碍发生率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配偶的肝功能障碍率明显为高(P值<0.05)。因此认为,丙肝病毒可在配偶者之间发生传播。

慢性丙型肝炎在其配偶中的传播率可高达21%,显著高于其他家庭成员。研究还表明,夫妻间感染的丙肝病毒,其核糖核酸(HCVRNA)基本上是一样的,对夫妻间感染丙肝病毒的序列分析已肯定,其同源性显著高于其他人群。

十一、各国急性输血后与慢性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的丙肝抗体阳性率的差异一般来说,慢性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丙肝抗体(抗HCV)阳性率高于急性输血后丙型肝炎。来自美国的报告,慢性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丙肝抗体阳性率为100%,而急性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丙肝抗体阳性率只有60%。同样,来自日本、联邦德国及中国的报道,慢性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丙肝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8%(18/23)、79%(44/56)及95.2%(60/63),均明显高于急性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丙肝抗体阳性率,后者分别为15%(2/13)、20%(4/20)及37.5%(3/8)。因此,慢性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在流行病学上,是更重要的传染源。

十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和异常的供血者丙肝病毒抗体的阳性率据来自美国、英国、西班牙、德及中国的报道,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转氨酶)正常的供血者,丙肝抗体阳性率很低,而且各国基本一致,0.5%~1%。而转氨酶异常的供血者,丙肝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转氨酶正常者。各国差异较大,如美国丙肝抗体阳性率44%,中国93.8%,德国仅1.3%。认为应用丙肝抗体筛选供血者,可排除85%具有丙肝病毒传染性的供血者。

十三、丙型肝炎的临床特征

(1)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比较,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转氨酶)峰值较低,无症状及无黄疸病例较多,大多数患者不易被发现,除非定期检查肝功能才能作出诊断。

(2)转氨酶升高呈3种特殊的类型,即单相型、双相型及平坦型。

(3)潜伏期2~26周,平均7.8周,较输血后乙型肝炎平均11.8周为短。有报告短潜伏期丙型肝炎,大多见于用第Ⅶ因子的血友病患者,潜伏期最短者4天至2周,大多数1~4周。散发型丙型肝炎(无输血史者)的潜伏期不易确定,有人分析家庭内散发病例潜伏期为12周。潜伏期的不同,可能反映丙型肝炎因子的不同或同一因子的不同剂量所致。

(4)短潜伏期丙型肝炎,病情较重,症状较多,常有黄疸,但较少发展为慢性化。

(5)长潜伏期和轻型或无黄疸型丙型肝炎,易发展成慢性,女性较男性易发展为慢性,经皮传播较肠道传播易发展为慢性。

(6)生化和组织学康复后2~3年,常常又出现转氨酶缓慢升高或间歇升高。

(7)无症状供血者传播丙型肝炎给受血者,以及从一个供血者连续6年采集的血液,对黑猩猩仍具有传染性,提示有慢性丙肝病毒携带状态,其携带率甚至比乙型肝炎更高。

(8)丙肝病毒感染后的临床或自然演变过程各国相似。一般规律是:约1/4的患者有显性症状,3/4呈无症状;临床上1/3为黄疸型病例,2/3为无黄疸型。在住院的丙型肝炎总病例中,约有1.5%的患者发展为暴发型肝炎,半数以上发展为慢性。从丙型肝炎急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变成慢性丙型肝炎的平均过程约10年,发展到肝硬变约20年,少数患者恶变为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需30年左右。

(9)重型丙型肝炎在散发性病例中很少见,发展为暴发型肝炎者多系重叠感染所致。

十四、丙肝抗体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临床过程是否有关系日本对108例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查,发现阳性者87例,阴性者21例。将两组病例进行比较,丙肝抗体阴性者,转氨酶多表现为单相型,临床过程大都趋于正常,预后良好;而丙肝抗体阳性者,转氨酶常表现为双相型,临床上多数病例迁延化,预后较差。

我国采用ChironC-100酶联免疫试盒检测临床型丙型肝炎152例中,丙肝抗体阳性率为90.8%(138/152)。其中于发病1月内检测者仅37.5%的病例阳性;1~6个月内仍有转氨酶增高者的阳性率高达82.8%;7~11个月转氨酶异常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88.9%;12~23个月及2年以上转氨酶异常者丙肝抗体阳性率分别是95.2%及100%。对其中45例急性丙型肝炎随访3年,发现转慢率43.9%,无黄疸型较黄疸型更易发展成慢性(无黄疸型52.4%,黄疸型35.0%)。观察发现转氨酶持续异常超过半年以上者丙肝抗体阳性率明显增加。发展为慢性者,丙肝抗体几乎持续阳性。

临床工作中应特别注意发现乏力、食欲低下、肝区不适等症状均轻微的转氨酶正常的患者,也应关注无任何自觉症状而单项转氨酶增高的患者,应不厌其烦地查询输血及血制品史,注射免疫生物制品应用史、血污染物接触史、拔牙史、不洁注射史和针刺、文身史等,防止漏诊、误诊。

十五、丙肝病毒血症在临床上常见的形式

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丙肝病毒血症常见有下列5种模式:(1)急性自限性肝炎伴暂时性病毒血症。

(2)急性白限性肝炎伴持续性病毒血症,如41例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被随访1~8年(平均6年),5例在病后2~6周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RNA)转阴,另5例虽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但HCVRNA长期阳性。

(3)持续病毒血症但不发生肝炎,呈HCV无症状携带状态。

(4)慢性丙型肝炎伴间歇病毒血症。

(5)慢性丙型肝炎伴持续性病毒血症。上述41例中31例(75.5%)属此类。

(第二节)丙肝的防治

一、丙型肝炎诊断中常用病原学检测方法

1.丙肝病毒抗体(抗-HCV)的检测

(1)第一代试剂盒是以丙肝病毒(HCV)阳性克隆(C-

100)与编码超氧歧化酶(SOD)的基因片段融合,经高效表达的重组抗原(C-100-3)包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或放免法检测患者血清内的抗-HCV。

(2)重组免疫印迹法(RIBA)。初期是以C-100-3和5-1-1抗原检测血清抗-HCV,进一步发展又加上C33C和C22抗原,这样大大提高了检测敏感性,后者称为RIBA-2,可检出早期HCV感染者。

(3)第二代抗-HCV酶联免疫方法检测(EIA-2)的抗原与RIBA-2相同,因其方法较RIBA-2简单,已广为临床采用。

(4)第三代抗-HCV试剂盒是在第二代基础上加NS5区抗原,将进一步提高HCV感染的检出率。

血清丙肝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M(抗-HCVIgM)的检测采用ELISA法,若抗-HCVIgM持续阳性,预示慢性化,或病情严重化。

2.血清丙肝病毒核糖核酸(聚合酶链反应)的检测由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内HCVRNA较丙肝抗体出现早,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用灵敏度高的聚合酶链反应来检测丙肝病毒核糖核酸是提高丙肝病原学特异性诊断和判断传染性的一项重要的实用方法。

3.肝组织HCV标志检测

(1)肝细胞内HCV抗原检测,可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组化法进行,结果可见HCV核心区、核壳区(E)及NS3区抗原阳性,比例数分别为11/48、8/32及11/42例,抗原分布于胞浆内。凡抗原阳性者肝组织病变也重。

(2)肝组织的分子杂交及肝细胞原位杂交检测HCV病毒核酸的方法可以高效特异地了解病毒的复制、整合及细胞内定位状态。

二、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丙肝病毒核糖核酸的临床意义检测肝炎患者血清中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RNA)有助于丙肝抗体(抗-HCV)阴性的丙型肝炎诊断和早期诊断;丙型肝炎的肝损害可能与HCVRNA血症有关;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可贮存HCVRNA,在丙型肝炎患者的慢性化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临床上已发现,用第二代试剂检测急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抗HCV为78%,慢性丙型肝炎可达96%,而血清中的HCVRNA检出率,在急慢丙型肝炎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假如同时开展PBMC的检测,则在急、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的PBMC内的HCVRNA分别是32.6%和80.95%,说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阳性率比急性丙型肝炎高1倍多;还发现凡是PBMC内检出HCVRNA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85%呈不正常;在抗-HCV阳性而ALT正常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PBMC中检出HCVRNA的比例只有11%~28%,说明能检出PBMC中HCVRNA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呈慢性活动倾向,同时发现病理上的肝损害亦相应明显。一般认为PBMC中HCVRNA仅在抗-HCV阳性患者中检出,尚未发现抗-HCV阴性患者中PBMC内存在HCVRNA阳性。但在血清HCVRNA阴性的外周单核细胞中却能查到HCVRNA阳性,不能排除这是丙型肝炎患者趋向慢性化的标志。

三、干扰素对急性丙型肝炎治疗有效吗

Omata等在1990年曾总结干扰素-α(IFN-α)对急性丙型肝炎的疗效。他对11例急性丙型肝炎患者用IFN-α治疗4周,14例急性丙型肝炎患者不接受治疗作对照。1年后,对照组的14例患者有13例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波动,而治疗组11例中只有4例波动。两组差异显著。治疗组中血清ALT波动的4例患者再次采用IFN-α治疗,随访2年中只有1例波动;而对照组接受持续随访的12例患者中10例ALT多次波动异常。2年后,治疗组接受随访6例患者中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RNA)和丙肝抗体(抗-HCV)有3例阴转;对照组9例被随访者的HCVRNA及抗-HCV全部为阳性。Omata等认为IFN-α可以防止急性丙型肝炎向慢性化发展。用干扰素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丙型肝炎病毒可被抑杀,发病过程可以中断。另有一些学者认为,对急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IFN-α治疗,至少可防止30%的丙型肝炎患者向慢性化发展。北京某院近年用国产或进口的lFN-α治疗急性丙型肝炎10例,剂量为每次300万单位,每周3次,疗程1个半月。10例患者全部有输血史,9例患者在治疗后10日左右症状逐渐消失,1个月内ALT恢复正常,其中5例患者的HCVRNA在治疗结束后15~30日内阴转,另一例在随访第二个月阴转。提示干扰素治疗急性丙型肝炎确实有效,特别在输血后1个月内接受治疗的2例丙型肝炎阳性病原指标都在治疗后1个月就转阴,提示急性丙型肝炎早期诊断后用干扰素早期治疗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四、人成纤维细胞干扰素-β治疗输血后丙型肝炎的疗效国外报道,用人成纤维细胞干扰素-β治疗输血后丙型肝炎11例,治疗前用肝活检证实,5例为慢性活动性肝炎,6例为急性肝炎。方法是将人成纤维细胞干扰素-β300万单位加入500毫升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每周3次,共4周。治疗结束后,对4例急性肝炎及4例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进行了肝活检,另一例急性肝炎于1年后行肝活检,结果如下:(1)4例急性肝炎患者中的3例和4例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中的2例,其门脉区和肝小叶周围炎性浸润改善,未发现肝细胞坏死,但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无改善,另1例急性肝炎在治疗1年后,肝活检示组织学正常。

(2)5例慢性活动性肝炎于1周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转氨酶)开始下降,3例降至正常范围,但1个月后,全部患者转氨酶回升,12个月达治疗前水平;6例急性肝炎,5例转氨酶降至正常范围,其中4例稳定12个月,1例3周后转氨酶回升,4个月后自行恢复正常,稳定7个月;另1例急性肝炎于治疗结束后,转氨酶立即恢复正常,且稳定12个月。

上述结果表明,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效果肯定,而对输血后慢性丙型活动性肝炎,仅有暂时降酶作用。因此认为,干扰素-β短期小剂量治疗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疗效良好,前景广阔,但能否防止急性肝炎慢性化,还需要作对照研究。

五、淋巴瘤停用化疗时的丙肝病毒携带者易发生暴发型肝炎吗例144岁,男性,有慢性丙型肝炎病史2年,无肝硬变。

当伴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时采用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博莱霉素及口服强的松等治疗10个疗程。停药2周后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高达6030单位/升,胆红素296.6微摩尔/升,Ⅲ°肝昏迷。多聚酶链反应检出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RNA)阳性。基因型1b。其他肝炎病毒指标均阴性,各免疫抗体均阴性。以急性肝功能衰竭于6日后死亡。

例231岁,男性,6年前输血后丙肝抗体(抗-HCV)阳性,组织学证实为丙肝病毒(HCV)相关性肝炎,但无肝硬变证据。因伴发霍奇金淋巴瘤,并用阿霉素、博莱霉素、长春新碱、氮烯咪胺治疗2个月。停药后24日患者ALT3870单位/升,胆红素201.8微摩尔/毫升,Ⅲ°肝昏迷,HCVRNA由治疗结束时的108基因组当量/毫升降至102基因组当量/毫升。HCV基因型为2a,其他病毒和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平滑肌抗体、肝肾微粒体抗体均阴性,经支持疗法后患者康复。于第五十日肝组织活检显示慢性丙型肝炎表现,ALT正常。

这两例丙型肝炎在化疗期间无输血、吸毒或酗酒史。但均证实为慢性丙肝病毒携带者,在停用化疗或糖皮质激素时,会出现广泛肝坏死。提示对即将进行化疗的患者,应进行丙肝抗体检查,如为阳性,治疗前、中及后,或在糖皮质激素减量时,应密切注意ALT及肝细胞发生致命性恶化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