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风湿病
15509000000002

第2章 风湿病症的治疗

一、中医治疗风湿病

中医治疗风湿病遵循辨证论治原则,首当辨明虚实寒热。病属实者,以肢体关节肿胀、疼痛、麻木为主症,无正气虚弱表现。病属虚者,伴气血损伤、脏腑亏虚证候。临床治疗风湿病通常按病证寒热性质主要分为风寒湿痹与风湿热痹两型。目前各药店里治疗风湿病的中成药很多,患者应根据自己的具体证型选用,才有可能取得好的疗效。

1、 风寒湿痹  症状:肌肉筋骨关节疼痛、肿胀,肢体麻木,展伸不利,恶风畏寒,得热痛减,遇冷痛增。舌苔薄白或白腻。风寒湿痹又有行痹、痛痹及着痹之分。行痹以感受风邪为主,肢体关节多呈窜痛,痛处游走不定;痛痹以感受寒邪为主,肢体关节痛剧,痛有定处,喜热怕冷;着痹以感受湿邪为主,肢体关节肿胀,痛处固定,肌肤麻木、沉重。  治则:散寒、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中成药:风寒湿痹冲剂、风湿关节炎片、追风透骨丸、疏风定痛丸、小活络丹、宝光风湿液、风湿骨痛丸、祖师麻片、麝香风湿片、老鹳草膏、史国公药酒、冯了性药酒、骨刺消痛液、护骨酒、木瓜酒。  外用药:骨友灵擦剂、麝香壮骨膏、天麻追风膏、狗皮膏。

2、 风湿热痹  症状:肌肉筋骨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灼热,甚者痛不可及,得冷稍舒,或伴发热、恶风、口渴、烦闷等全身表现,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  治则:清热、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中成药:湿热痹冲剂、二妙丸、四妙丸、痹隆清安片等。

3、 其他证型  症状一:若病人肌肉筋骨关节肿痛,而无局部冷热与皮色异常,亦无喜暖或怕冷等全身症状,则多属感受风湿之邪。  治则:以散风除湿为主。  中成药:散风活络丸、舒筋活血片、活络丹、天麻丸、风湿关节炎片、昆明山海棠片、雷公藤片、正清风痛宁等,并可外用追风膏、伤湿止痛膏。  症状二:若病人肌肉筋骨关节肿痛,怕冷亦怕热,关节局部喜暖亦喜凉,多为寒热错杂淤血阻络。  治则:散寒清热、通经活络。  中成药:通络开痹片。  症状三:若风寒湿痹病人兼有气血两虚,可见面色萎黄、乏力气短、自汗心悸、食少便溏。  治则:益气养血。  中成药:大活络丹、活血通脉片等。  症状四:若风寒湿痹病人兼有肝肾亏虚,可见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健忘尿频、关节强直畸形或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阳痿遗精;偏阴虚者,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咽干盗汗;偏阳虚者,形寒肢冷。  治则:补养肝肾、强壮筋骨。

二、中医辩证分治

【辩证施治】

1.风热痹症状:高热,咽痛,烦渴,关节红、肿、热及游走性疼痛,皮肤环形红斑。舌红,苔黄,脉滑数。本型常见于急性风湿热。

证候分析:年少阳盛,疾病初起,正气尚未虚弱,邪气亢盛,正邪交争,邪热嚣张,肺胃津伤,则高热,咽痛及烦渴等症;风寒湿邪为热所郁,速从热化,闭阻经脉,流注关节测关节红、肿、热及游走性疼痛;邪入营血,损伤经脉,则见皮肤环形红斑;舌红,苔黄,脉滑数,均为邪热亢盛,正邪交争之象。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加减。

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2克桂枝9克赤芍15克生地IS克桑枝20克秦艽9克忍冬藤20克随症加减:咽痛者,加金银花、连翘各15克,以清热解毒;瘀热入血,皮下环形红斑明显者,加丹皮12克、制大黄12克,以清热凉血化瘀;热毒化火,壮热剧痛者,加水牛角30克(先煎)、羚羊角粉0.6克(兑服)、制乳香、制没药各6克,以清热凉血,通络止痛。

2.风寒痹症状:不发热或低热,关节不温无红,但痛如刀割,遇寒尤剧。面色白,皮下结节。舌谈黯,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紧。本型常见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证候分析:风寒偏盛,则不发热或低热;寒客经络,气血凝滞,则关节不温无红,但痛如刀割,遇寒尤剧;寒盛阳虚,则面色白;寒凝血瘀,则为皮下结节;

舌淡黯、苔薄白或白腻,脉浮弦紧,均为风寒偏盛之象。方药:大乌头煎加味。

制川乌 9克(先煎)麻黄 9克桂枝 9克甘草 3克白芍12克威灵仙12克独活9克蜂蜜12克(兑服)随症加减:畏冷,四肢不温者,加当归9克、细辛3克,以活血通经;皮下结节者,加桃仁9克、白芥子6克,以温通活血散结;兼关节肿胀者,加防己12克、薏苡仁30克,以祛风湿。

3.风湿痹症状:关节肿胀,麻木疼痛,或伴关节冷痛。舌苔白腻,脉沉濡。或伴身热不扬,关节热痛,口渴不欲饮,多汗。舌苔黄腻,脉濡数。本型见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证候分析:风挟湿邪,郁留经络关节,气血运行不利,则关节肿胀,麻木疼痛;如挟寒邪,则关节冷痛,舌苔白腻,脉沉濡;如温郁化热,湿热蕴蒸,浑身热不扬,关节热痛,口渴不欲饮,多汗,舌苔黄腻,脉濡数。方药:蠲痹汤加减。

羌活9克独活9克桂枝9克秦艽9克威灵仙12克桑枝20克当归9克制乳香6克制没药6克随症加减:如关节冷痛兼夹寒邪者,加麻黄9克、制川乌9克(先煎),以助温散通经;关节热痛,身热不扬属湿郁化热,湿热蕴蒸者,加黄柏10克、苍术10克、薏苡仁30克、防己12克,以清化湿热。

4.邪痹心脉症状:关节疼痛微肿,或伴咽痛,胸闷或痛,气短,自汗,或心悸少寐。舌胖,色红或黯红,脉细数或结代。本型见于风湿病累及心脏,出现心脏瓣膜病变者。

证候分析:风寒湿邪,郁而化热,由表入里,由经络而脏腑。袭于表则咽痛;滞留经络则关节肿痛;

痹于心脉,心血失运,则胸闷或痛;邪稽日久,伤阴耗气,气阴两伤,心神失守,则气短,自汗,心悸,少寐;

舌胖、色红或黯红,脉细数或结代,均为邪痹心脉,气阴两虚之象。

方药:生脉饮加味。

太子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防己10克木瓜10克秦艽10克海桐皮10克随症加减:咽痛者,加金银花、连翘各12克,以清热解毒;气短、自汗者,加黄芪30克、浮小麦15克,以益气敛汗;心悸少寐者,加酸枣仁12克、柏子仁12克、龙骨30克(先煎),以养心宁神。

【中成药】

1.小活络丸 每次3克,每日2次。

2.冂桐丸 每次5克,每日3次。

【简便方】

1.老鹳草、稀苍草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适用于风湿病的风寒湿痹。

2.鹿衔草、薏苡仁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适用于风湿病的慢性期,体质虚弱、关节缓痛者。

【其它疗法】

外治法:大黄、生南星各15克,共研细末,醋调敷于急性发病期红肿热痛的关节处。

针灸疗法:针刺曲池、尺泽、阳陵泉、犊鼻等穴,也可为阿是穴(即疼痛部位)。风热痹加大椎,风寒痹加肾俞、关元,风湿痹加足三里、商丘等。根据辨证选择补泻手法,或拔罐法。

磁疗法:取穴同针灸法,用500~3000高斯的磁片,每次选2~4个穴,敷贴一周后更换穴位。

食疗法:黄芪15克、太子参10克、麦冬15克、薏苡仁30克、红枣15克,与猪心1只同炖,放清淡调料,熟后喝汤,吃猪心。适用于体质虚弱、风湿热反复发作而累及心脏者。

【注意事项】

1.风湿病具有反复发作倾向,易累及心脏而致风湿性心瓣膜病,故应在急性风湿热发作时及时治疗。

2.生活作息应避免感受风寒及长居潮湿阴冷之所。

3.积极锻炼身体,加强饮食调养,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

三、风湿病的常见治疗方法

风湿性疾病是一组以内科治疗为主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及各种病因引起的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等的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如下:

1.风湿病常常侵犯关节、肌肉、骨骼以及软组织,疼痛、肿胀、关节功能障碍、发热这些症状比较突出,解热镇痛消炎,缓解症状是治疗这组疾病的首要目的,因此往往选用非甾体抗炎药,如扶他林、莫比克、乐松、天新利德、西乐葆、万洛等,而且新型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作用好、疗效高,副作用明显减少。

2.如果风湿性疾病得不到正确合理的治疗,关节、肌肉、骨骼等病变会导致功能障碍和畸形,留下终身残疾,影响生活和劳动,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经济损失。从风湿性疾病侵犯的组织看,称之为结缔组织病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多发性肌炎、坏死性血管炎、强直性脊柱炎都有自身免疫的紊乱,属于自身免疫紊乱的一组疾病。痛风性关节炎已明确是嘌呤代谢紊乱而导致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内沉积,往往有关节腔、骨骼、韧带受累。因此风湿病的治疗除了对症治疗缓解症状外,还需进行病因治疗,自身免疫紊乱性的疾病需要免疫调节,例如使用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疗法有了很大的进步,新药物不断发现用于临床,如骁息、爱诺华、帕夫林;新疗法也不断发现,如①对轻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采用小剂量强的松、氯喹、MTX的联合治疗,可以明显减轻副作用;②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联合治疗,一线药与二线药的联合治疗,二线药之间的联合治疗。③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风湿病。

3.生物治疗及骨髓移植治疗也已试用于临床。

4.对于关节病变还可以采用关节镜治疗,大大提高疗效,改观了疾病的预后,致残率明显下降,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

四、风湿病能否根治

在现代医学概念中风湿病是风湿性疾病的简称,泛指影响骨节、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如滑囊、肌腱、筋膜、血管、神经等一大组疾病。风湿性疾病包含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类风??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炎性肌病、硬皮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白塞病等)、系统性血管炎、脊柱关节病(如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瑞特综合症等)、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上百种以上的以累及骨、关节等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总称。

国际上把风湿性疾病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研究已有百年历史,1927?世界五大洲成立了国际抗风湿联盟。在我国内科学中,风湿病学是最年轻的一门临床学科, 1985年成立了中华风湿?学会,在此前后国内几十家大医院先后成立了风湿免疫科。经过几代风湿病大夫的努力,我国的风湿病诊治水平,已正在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然而,风湿病的知识在我们国家尚未得到广泛普及,误诊误治仍然非常普遍,所谓的“祖传秘方”、江湖游医、假药乘虚而入,不恰当夸大西药的副作用,使相当比例的风湿病患者深受其害,而风湿病的诊治一定要到建有风湿科或风湿免疫科的大医院才有可能保证。

各种风湿性疾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风湿病,往往有全身多系统和多器官损害,具有繁复的症状,常因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成为疑难杂症。风湿病的病程有些慢?、迁延不愈,有些爆发起病,诊断和治疗是相当烦琐和复杂的,如果不正规使用药物,常使诊断和治疗更加困难。

患者的诊断不仅需要详细的病史和查体,而且需要进行各种抗体等检查,确诊后的治疗更是一个长期过程。多数风湿病是难以根治的,往往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尽管多数风湿病难以根治,但仍是可以治疗的,通过正规、系统的用药,绝大多数的患者可以控制病情、缓解症状、预防残疾、提高生活质量和挽救生命。如果患有风湿病,不进行治疗或治疗不系统,常会延误病情,导致残疾、甚至危及生命。随着风湿病发病机理研究的深入,风湿病的根治?法,如干细胞移植等,正在临床试验中,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风湿病是一定可以根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