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普知识常识——农药知识(中)
15509500000030

第30章 怎样防治地老虎

地老虎(地蚕,切根虫)指的是地夜蛾属幼虫。主要有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和白边地老虎等多种,蔬菜、甜菜、烟草、棉花及玉米、小麦等多种作物均可严重受害。小地老虎具有长距离迁飞习性,发生量大,为害时间集中,为害最大。地老虎成虫对糖蜜或黑光灯有强烈趋性,可用诱杀法防治。

药剂防治地老虎的关键是掌握3龄以前施药。因为这时幼虫在地面上活动,取食杂草或寄主幼嫩部位,食量小,抗药力弱,4龄以后钻入表土层下,昼伏夜出,将幼苗从根颈处咬断,或拽入土穴取食,造成缺苗断条甚至毁种。

当幼虫3龄以前暴露在地面或寄主植物上时,可用溴氰菊酯(敌杀死)等多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2 000~3 000倍液喷雾。50%辛硫磷乳油、90%晶体敌百虫、80%敌敌畏乳油1 000~1 500倍液喷雾也能有效地防治地老虎。高粱禁用敌百虫、敌敌畏和辛硫磷。

幼虫在4龄以后用毒沙、毒饵防治。用敌杀死等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乳油,每亩30~40毫升,与20~25千克细土或沙子混匀,顺垄低撒,侧重撒在幼苗根际附近。毒饵的种类有麦麸毒饵和鲜草毒饵。麦麸毒饵用90%敌百虫30倍液将麦麸拌潮;鲜草毒饵是将地老虎喜食的灰菜、苋菜或菜叶切成小段,每50千克鲜草用90%敌百虫0.5千克,加水适量化开,与鲜草混拌即可。麦麸毒饵和鲜草毒饵应在傍晚撒布,每隔一定距离撒一堆,每亩1.5~2千克。最好撒前清除田间杂草,减少害虫食料。撒施毒饵是在虫龄已大,错过防治适期,或早期没有达到防治要求,后期为害较普遍的情况下才采用的补救措施。如果虫龄较大,虫口密度又较高,即使撒施毒饵,也难免缺苗。

对为害严重地块,可用90%敌百虫1 000倍液,顺垄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