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普知识常识——农药知识(中)
15509500000048

第48章 怎样确定施药适期

适期用药的目的就是要以少量的农药取得防治的最大经济效益。原则上讲,施药适期应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灵活掌握。

(1)要在有害生物发生初期施药。此时,病害仅限于点片或发病中心,尚未蔓延流行。害虫发生量很少,世代整齐,虫态一致,尚未造成为害。杂草稀落,滋生缓慢,若抓住时机打药,很容易控制。

(2)要抓住有害生物生命活动的薄弱环节施药。一般地说,害虫在低龄阶段(三龄以前)抵抗力差,对药剂敏感,是用药的有利时期。病菌的孢子抵抗力往往较强,而孢子发芽后抵抗力就大大减弱,此为药剂防治的有利时机。

(3)要在果树抗药性较强和抗有害生物侵袭力最弱的阶段施药。果树芽期,开花期容易产生药害,应尽可能不施药或少施药。苹果轮纹病菌是在幼果期侵入,成熟期发病,据研究幼果期不抗侵入抗扩展,成熟期不抗扩展而抗侵入,这就说明,防治苹果轮纹病应在幼果期用药。

(4)要按“灭害保益”的要求施药。采取的措施:①使用选择性农药。②田间用药时,采用分区施药,即有的喷药,有的不喷,给天敌留有一定量的“食物”。③用药注意益害比,在天敌多发期,一般不用药或少用药,利用天敌对害虫进行控制。一个好的防治策略,必须包括控制用药面积给天敌以繁殖回旋余地,采用对口药方,适期、适量、适次、适法的最佳方案来调节益害比例,使每次用药时尽量做到消灭害虫多于杀伤天敌,努力设法保护和扶持天敌种群的发展,充分发挥天敌等有益生物的控制作用,提高生态效益。

总之,掌握施药适期是提高药效,减少用药的关键。不论施早了或迟了,既浪费了农药,又达不到防治目的。因此,要综合考虑有害生物、有益生物、被保护果树及气候条件等各种因素,抓住关键时机适期施药。